拿不到中国稀土,欧盟急了:准备拉上G7和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措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13:00 1

摘要:日前,中国对稀土技术出口加强了管控,消息一出美国急了,特朗普当即发出100%关税威胁,除了美国外欧盟那边也乱了阵脚。

日前,中国对稀土技术出口加强了管控,消息一出美国急了,特朗普当即发出100%关税威胁,除了美国外欧盟那边也乱了阵脚。

外媒爆:欧盟正寻求与美国及G7集团联手应对中国,甚至有欧盟官员狂言:不排除“效仿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措施的可能”。

稀土卡住了命门,欧盟慌了神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1号和62号公告,明确规定,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相关技术和服务,如果未经许可,一律不得出口。

甚至连产品中只要含有超过0.1%的中国稀土成分,都必须申报许可才能出境,一句话,中国要对稀土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收紧控制权。

这不是单纯的出口限制,而是一次从“资源”到“技术”的全链条管控,对于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欧美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拳。

欧盟的反应几乎是立刻的,10月14日,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在丹麦会议上直言不讳:中国这套新规“极不合理”,已经对欧盟经济造成“实质伤害”。

欧盟的慌张并不难理解,根据欧洲央行的数据,中国供应了欧元区70%的稀土进口量。

那些表面上不从中国买稀土的企业,其上游原材料依然绕不开中国,中国不仅掌握资源,更掌握了冶炼和磁材制造等核心技术。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

如果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很多企业根本做不出符合标准的产品,也难怪欧盟会急着拉上G7开会商量“联合回应”。

谢夫乔维奇甚至放话,欧盟不排除效仿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措施的可能,但问题是他们真能来硬的吗?

欧盟想硬气一把,可现实是,他们手里并没有多少牌可打,目前,G7中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在稀土方面几乎都没有自主能力。

美国虽然在努力找补,比如在军事基地建稀土精炼厂,联合日本研究“无稀土磁铁”,但这些计划不是还在纸面上,就是实验室数据好看,量产毫无把握。

再看欧盟情况更糟,波兰副部长巴拉诺夫斯基已经公开承认,中国的稀土限制让欧盟一些企业陷入停产。

德国一些高端制造厂商也表示,替代供应根本找不到,所谓“去风险化”,在稀土面前几乎就是空谈。

G7内部的意见也并不一致,丹麦外交大臣就明确表示,他不支持用关税或强硬措施解决问题,而是倾向于与中国进行坦诚对话,这话虽然听起来温和,但也暴露出G7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

美国这边也不轻松,特朗普之前扬言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结果引发华尔街股市暴跌,三大股指一夜之间蒸发数千亿美元。

金融市场的反应逼得特朗普不得不收回强硬表态,美财长贝森特也开始软话连连,说“加税还没定”。

从这些迹象看,G7就算联合起来,也很难在稀土问题上对中国强硬到底,一旦真动手,受伤的可能不是中国,而是西方自己的产业链。

自主难产,西方“去依赖”终究是个伪命题

西方国家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旧没能绕开中国。

美国这几年砸下几百亿,试图打造稀土替代产业链,他们在澳大利亚、非洲、甚至乌克兰找矿、建厂、搞研发,结果呢?不是挖不动、炼不了,就是工艺不过关。

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的报告就指出,F-35战机所需的417公斤稀土中,有30%涉及中国的管制技术,如果中国不批出口,这批战机连装配都无法完成。

欧盟这边也在搞稀土“战略储备”和“关键原材料法案”,但成效甚微,从开采、分离、到磁材制造,每一个环节都卡在中国手里。

他们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工艺和技术,就拿钕铁硼磁体来说,中国掌握的高性能磁材制造专利,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

即便美国和日本搞出“无稀土磁铁”的替代方案,实际用到的熔炼和烧结工艺,也绕不开中国标准。

31国联盟凑到一起,能不能摆脱对中国的技术依赖?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欧美花了十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不太可能靠一次联盟会议就搞定。

中国这次加强稀土技术管控,不是突然出招,而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结果,面对西方长期的技术封锁与打压,中国开始用自己的产业优势进行反制,这是一次对全球供应链格局的重新校准。

欧盟想效仿美国来硬的,得先想清楚一个问题:没有中国的稀土技术,你的产业链还怎么运转?拉上G7就能壮胆?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硬碰硬的代价,恐怕会更大。

真正的博弈,不是表面上的强硬,而是谁能在供应链核心位置上站稳脚跟,中国动了稀土这张牌,西方该认清现实了——技术依赖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得用真本事说话。

最后奉劝欧盟和其他国家认清现实,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参考资料:俄罗斯卫星社

来源:亮仔说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