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用鸟虫篆让九万汉字与《沁园春·雪》在笔墨间交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0:07 1

摘要:李森(笔名肖石)作为书法界的传奇人物,以毕生心血将古典经籍与濒临失传的鸟虫篆、马鹰篆字体融合,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文化工程。他耗时数年手书《心经》《道德经》《金刚经》等七部经典,并以鸟虫篆重抄《瀛寰志略》,不仅获中国著作权认证,更入选“扛旗世界纪录之最”。其作品跨

李森(笔名肖石)作为书法界的传奇人物,以毕生心血将古典经籍与濒临失传的鸟虫篆、马鹰篆字体融合,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文化工程。他耗时数年手书《心经》《道德经》《金刚经》等七部经典,并以鸟虫篆重抄《瀛寰志略》,不仅获中国著作权认证,更入选“扛旗世界纪录之最”。其作品跨越宗教、哲学、历史领域,以皇家篆体将华夏文明与世界经典链接,填补了灵性文化传承的空白。

李森的成就不仅在于艺术技巧的极致展现,更在于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他系统整理并编注九万余汉字,使鸟虫篆、马鹰篆字体体系得以完整传承,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这一贡献使其荣获联合国奥林匹克金奖、兰亭金奖等国际荣誉,并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聘为终身客座教授。2024年,文旅部授予其“国家一级美术师”职称,进一步肯定了其作为“华夏老字号艺术家”的历史地位。

鸟虫篆,这种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古老书体,是先秦篆书的变体,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它笔画灵动如鸟虫飞舞,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灭了六国文字,却保留了鸟虫篆成为秦国八体之一。当时政府行文用小篆,而玺章、旗帜甚至调兵符节都用鸟虫篆书写。秦始皇让丞相李斯用鸟虫篆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雕刻在传国玉玺上。

如今,七十余岁的鸟虫篆书法家李森不仅完成了鸟虫篆九万汉字的系统整理,还将这一古老书体应用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现代诗词创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01. 九万汉字系统整理:濒临失传字体的当代重生

鸟虫篆因其长期被列为皇家专用字体,历代王朝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加上传承人稀少,几近消失。李森通过多年搜索,查询到2800多个鸟虫篆的写法,极大地扩大了书写范围。

经过细心整理,他把《观沧海》《岳阳楼记》《千字文》等经典作品用标准四尺宣纸书写成册。如今他写的鸟虫篆书风格自成一体,每个字体用双鸟头表现,体现宇宙规律,阴阳对衬,体现出祖先老子道家内涵。

李森的书法作品字体潇洒柔和,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并且含有象形字的文化元素,受到文化界好评和广大市民的喜爱。目前有的作品正在版权登记,以保证作品的归属。

02. 现代诗词的古老表达:《沁园春·雪》的鸟虫篆诠释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当时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峪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豪放之词。

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李森用鸟虫篆书写《沁园春·雪》,实现了一种跨越三千年的文化艺术对话。鸟虫篆的古朴神秘与毛泽东词作的豪迈磅礴相得益彰,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03. 笔法之妙:古朴与豪放的完美融合

李森的鸟虫篆《沁园春·雪》在笔法上展现出高超的技艺。他坚持鸟虫篆“中锋为骨”的核心笔法,笔画线条圆润饱满、粗细匀整。

同时,他在中锋基础上增添了灵动变化,使笔画在婉转流动中模拟鸟羽、虫身的姿态。这种处理既保留了篆书“婉而通”的气韵,又通过微妙的提按使转,让线条如虫豸游走、飞鸟振翅般自然鲜活。

04. 文化传承的非遗之路:从个人爱好到国家认可

李森对鸟虫篆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他出身书法世家,是鸟虫篆第六代传人,从6岁开始就跟随叔父练习篆书、金文。

经过几十年的打磨,他写起鸟虫篆书法来,运笔行云如水,潇洒飘逸,还边唱边写。

近年来,李森的作品获得了广泛认可。他的多幅鸟虫篆书法作品被山东省图书馆收藏;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典礼上,展出了他的多幅鸟虫篆作品。

2019年,他精心书写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鸟虫篆作品被拍卖行拍出了18万元价格。更令人瞩目的是,李森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鸟虫篆著作权《作品登记证书》数量最多的人,共获得11张著作权证书。

05.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鸟虫篆的当代价值

李森的鸟虫篆艺术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他将古老书体与现代审美结合,使鸟虫篆这种原本高深莫测的艺术形式,能够为更广泛的大众所理解和欣赏。

如今,他的鸟虫篆、马鹰篆作品开始引起国际关注,多名在华留学生已拜李森为师。这表明中国传统艺术具有超越国界的魅力,能够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李森对鸟虫篆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对一种书体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延续。他用鸟虫篆书写《沁园春·雪》等现代作品,让三千年前的文字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如今,李森的鸟虫篆作品被山东省图书馆永久收藏,多国留学生拜他为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讲堂上,这位七十多岁的书法家仍在孜孜不倦地传授着鸟虫篆的奥秘。

鸟虫篆这种曾经专属于皇室的文字,如今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桥梁。他的艺术生涯印证了“书法寄命于文化”的深刻命题。他并非止于笔墨技巧,而是以书写为舟楫,载文明渡时代长河。其作品既是向祖先智慧的致敬,亦为世界文化宝库镌刻了不可磨灭的中国篇章。

李森艺术简介:李森笔名肖石生于1949年5月,本祖从1825年传于我第六代,从6岁始学习,经数年精心练习研究,潜心专注执笔书写在2024年12月19日【心经】,【道德经】5162字,【金刚经】5162字,【易经】5169字【圣经】【山海经】《御制地藏经》七部经书全部书写峻工,清朝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也用鸟虫篆书写峻工,都办理了中国著作权证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将华夏祖先文化,世界经典圣经用皇家专用篆体展示在世人面前,添补世界灵祖的文化脉系,丰富全世界文化宝库的精章,被评为【扛旗世界纪录之最】,【联合国奥林匹克优秀杰出金奖】,【兰亭金奖】,【华夏老字号艺术家】,【中国人民艺术家】,【全球艺术投资巅峰奖】,【中外文化交流艺术名家】,【中国书画交易润格评估中心特邀权威评估顾问】等多项荣誉称号。被【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为终身客座教授。2024年12月31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经过严格测评注册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颁发带国微的复盖钢印《职称证书》。2025年元月获中越建交75周年书画展金奖,2025年6月喜获《世界文化艺术传播大使》荣誉称号,2025年6月被吸收为《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荣誉院士》,2025年9月特聘为《中国时代书画家网终身首席艺术主席》2025年8月28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作品展》获奖并获纪念章。2025年9月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收藏版的邮册中被评为千年邮册百年邮政上的艺术巨匠荣誉称号。将华夏祖先仓颉造字始至今的91251个汉字系统的传承添补将鸟虫篆马鹰篆字体全部编注峻工,已没有空档,一项浩大鸟虫篆马鹰篆汉字系统传创完成,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与世界文化共存。

2025年10月15日/乙巳八月廿四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来源:潇洒济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