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肿瘤后,靶向药要吃一辈子吗?肿瘤科医生一次讲清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03:0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2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肿瘤门诊,经常有患者一脸焦虑地问:“医生,我是不是这辈子都得吃靶向药了?”这个问题背后,是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担忧,也是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

如今,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药已经成为不少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靶向药是不是一吃就停不了”的说法,也让很多人内心忐忑。

那到底,靶向药是不是要吃一辈子?能不能中途停药?停了会不会复发?今天,我们就把这件事讲清楚。

我们常说的“靶向药”,其实是指一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它们不像传统化疗那样“广撒网”,而是通过识别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异常,实现“定点打击”。

比如,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就可能用上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EGFR靶向药;HER2阳性的乳腺癌,会选择曲妥珠单抗;而ALK融合的肺癌患者,则可能使用克唑替尼。

这些药物的共同点是:精准、高效、毒副作用相对较低。但它们也有一个共性:不能彻底根治肿瘤

国家癌症中心多位肿瘤专家指出,大多数靶向药的使用原则是:疾病进展前持续服用,直到出现耐药或者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换句话说,只要药还有效,副作用能耐受,就得一直吃下去

原因很简单:靶向药并不能“杀光”所有癌细胞,它只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一旦停药,原本被“压制”的癌细胞可能快速反弹,出现复发或转移。

一位三甲医院肿瘤科主任曾打了个比方:“靶向药就像堤坝,能挡住洪水,但水并没有退。如果把坝拆了,洪水自然会漫出来。”

虽然不少靶向药需要长期服用,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得吃一辈子

有些特例,医生可能会建议停药调整方案,例如:

1.出现耐药:肿瘤细胞很“聪明”,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原来的药物就不再有效。这时候需要更换下一代靶向药,或者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2.肿瘤完全缓解:极少数患者在长时间服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完全消失,且持续稳定。这种情况下,一些医生可能会在密切观察下尝试停药,但这需要非常谨慎。

3.副作用严重:如果靶向药带来的副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比如严重皮疹、肝肾损伤等,医生也可能会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停药决定都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执行,不能擅自停药。

比如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一线标准方案。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直至出现耐药。

又比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通过伊马替尼等靶向药,患者可以带瘤生存10年以上。虽然部分患者实现了“深度分子缓解”,可以考虑停药,但这类人群比例不高,而且停药后仍需定期复查

所以,是否能停药,不是患者说了算,也不是医生拍脑袋决定,而是要根据分子指标、影像学结果、治疗反应等多个因素综合判断。

靶向药的确让很多癌症患者看到希望,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也不是一吃就灵。

首先,并不是所有肿瘤都有可用的“靶点”。如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没有靶向突变,那就用不上靶向药。

其次,即便有突变,也要看突变类型。比如EGFR突变中,T790M突变对第一代药物耐药,可能需要换成第三代药物。

再者,靶向药也会有副作用,如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个别人甚至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因此,靶向治疗不是“想吃就吃”,而是“有条件才能吃”

一句话总结:多数情况下,靶向药需要长期甚至持续服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一辈子用药不变

是否能减药、停药,取决于患者具体病情、治疗反应、是否耐药、是否有副作用等多重因素,必须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对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遵医嘱,别盲目听信网络传言自行停药

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锤子买卖。科学用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参考资料:

1.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 国家医疗保障局.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3. 《靶向治疗药物相关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