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茶界泰斗,“重生”不能失了边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0:32 1

摘要:10月14日,已故“茶界泰斗”张天福被AI工具“复活”,为茶企代言一事引发关注。视频发布账号归属福建张天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承认,视频系AI制作。张天福遗孀张晓红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张天福生前友人认为,AI制作视频是冒犯逝者。张天福之子张德友曾授

图源:南京农业大学网站

据新京报消息,10月14日,已故“茶界泰斗”张天福被AI工具“复活”,为茶企代言一事引发关注。视频发布账号归属福建张天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承认,视频系AI制作。张天福遗孀张晓红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张天福生前友人认为,AI制作视频是冒犯逝者。张天福之子张德友曾授权茶企制作视频,他表示,已被主管部门约谈。

随意“复活”故去的人,贻患无穷。这是对逝者的不尊。AI合成死者视频,捏造并不存在的视频,模仿死者生前的言行举止,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冒犯。另一方面会造成对家属的伤害。死者为大,已经故去的人突然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为某一品牌代言,在媒体或者视频平台、社交平台上反复播放,被转发评论,沦为利益交换的工具,作为家属,其愤怒可想而知。

这已经不止是冒犯而是侵权了。2020年修订的《民法典》第994条规定,配偶、子女、父母或者近亲属可以对逝者的肖像权等主张民事责任。可见,在我国法律框架下,逝者的肖像权并不会随生命终止而消失。

但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真假界限的混乱。合成的“茶界泰斗”说的话、做的事,是制作者人为操作的结果,未必能准确体现死者生前的本意,一些观点甚至可能被刻意篡改,可是在不知情者眼里,可能被视为死者生前录制的视频。他传播的观点,可能被当成权威传播,就可能导致一部分不明真相者被误导。

事实上,我们认知和情感都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的,时空错乱的后果极其严重。在这件事情上必须有清晰的是非观念,防止混乱虚拟与现实两个空间。比如,时空认知告诉我们,在电视剧、电影里重现的历史人物与在广告中“复活”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前的记录、回忆性质的影像资料与AI合成视频也不是一个概念。模糊了真的边界事实上也是在模糊假的边界。这对网络的健康生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见,这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伦理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这已经不只是侵权的问题了,家属是否同意也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AI张天福视频,据说得到了其子张德友的授权,但这种授权,只限于对原有资料的整理,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并不包括合成视频。鉴于“重生”带来的巨大挑战,不应该简单地纳入个人权利的范围内,应该有更深刻的考量和更全面的评估。

之前,有网友用AI“复活”乔任梁、李玟等已故艺人后,也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看似是一部分网友为了纪念已故艺人的自发行为,但谁能保证这样的“复活”不会被滥用?

需要强调的是,真假的界限不能被商业利益绑架。今天有人“复活”“茶业泰斗”,明天就会有人让“布业巨擘”“重生”。商业利益驱动下,并不缺乏蠢蠢欲动的人。此次如果张天福的合成代言广告得不到及时制止,一定会鼓励更多的人将书中的人物搬上商业舞台。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其中自然也包括人工合成的死者视频。但标识并不代表允许,哪些内容可以合成,哪些不能,社会应该及早规范类似行为,为所谓的“重生”划定边界。(潮新闻 评论员 高路)

来源:都市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