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癌合并Poland综合征的气道重建术麻醉管理是临床罕见挑战。Poland综合征以单侧胸大肌缺如、肋骨畸形和肢体短指为特征,发病率约1/3万,合并肺癌、气道肿物者极罕见。此类患者常合并胸廓解剖异常、潜在气道畸形及肺功能储备下降,而隆突切除重建术需麻醉与外科共享
作者:江宁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麻醉科
麻醉实施/指导:江宁彬/李泉 潘维敏
一例肺癌合并Poland综合征患者气道重建术的麻醉管理临床病案报告
【前言】
肺癌合并Poland综合征的气道重建术麻醉管理是临床罕见挑战。Poland综合征以单侧胸大肌缺如、肋骨畸形和肢体短指为特征,发病率约1/3万,合并肺癌、气道肿物者极罕见。此类患者常合并胸廓解剖异常、潜在气道畸形及肺功能储备下降,而隆突切除重建术需麻醉与外科共享气道,对呼吸循环管理要求极高,大大增加了麻醉管理难度。本病例的麻醉计划是挑战性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策略,结合多模式镇痛与精细通气调控,为非体外循环下高危气道手术麻醉提供新思路。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男,61岁,身高160cm,体重59.5kg。因“咳嗽半年,确诊肺癌治疗3周期后”于某年5月入我院。既往高血压2级规律治疗,否认手术、过敏及其他病史。
诊疗经过
图1 治疗前支气管镜检查 图2 治疗后支气管镜检查
手术方案(术前方案)全麻下行右开胸右肺全切+隆突切除+主气道成形术(图3)
图3 手术方式示意图
麻醉术前评估
图4 术前胸部CT
图5 患者左手短指畸形
麻醉核心挑战
① 手术和麻醉共用气道,增加气道管理难度及风险;② 隆突重建期间保留患者自主呼吸;③ Poland综合征潜在胸廓畸形影响通气、气道畸形容易损伤;
麻醉计划(图6)
气道工具:单腔气管导管插管
呼吸管理:
单肺通气——气道解剖阶段,将导管引入左主支气管,行左侧单肺通气;
自主呼吸——气道重建阶段,将导管退至隆突以上,并诱导患者自主呼吸;
双肺通气——气道闭合阶段,气道吻合后,双肺机械通气。
麻醉方式:全凭静脉麻醉——TCI丙泊酚+TCI瑞芬太尼+罗库溴铵(有特异性拮抗药)
镇痛管理:
麻醉诱导——气道表麻、胸椎旁神经阻滞
术中——迷走神经阻滞、静脉阿片类药物
术后——肋间神经阻滞+PCIA(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
图6 麻醉计划
麻醉预案
自主呼吸不理想、低氧血症:
①外接无菌通道(如吸引管+吸痰管)至手术台上往胸腔内持续吹氧(“胸腔氧吹拂”)
②术者经术野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左主支气管,行机械通气(建立双通气回路)(如图7)
图7 双通气回路示意图
麻醉过程
图8-1 术中CVP变化
图8-2 术中动脉血气
图9
图10
【讨论】
1. 罕见性与关注点
Poland综合征(又称波兰综合征、胸大肌缺损并指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特征为单侧胸大肌缺损合并同侧手部短指或并指畸形(图7)。Poland综合征的麻醉风险:本例为左侧型(75%发生于右侧),胸大肌缺如可能降低胸壁稳定性,增加单肺通气塌陷风险。术前重点评估:① Allen试验排除血管畸形;② CT阅片警惕气管畸形、狭窄;③ 肺功能代偿能力。
图7 Poland综合征表现
隆突重建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优势:突破传统体外循环依赖及术中双通路机械通气的麻醉管理模式(气管离断前经口气管导管通气+离断后经术野健侧肺插管通气),通过精准表麻+TCI瑞芬太尼,可抑制呼吸驱动但不消除自主呼吸,气道吻合期间减少手术操作干扰,可明显缩短手术时程,有利于患者预后。
Poland综合征合并肺癌(巨大肿瘤)的病例极为罕见,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大大增加了麻醉管理难度。
2. 经验总结
(1)麻醉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麻醉医生术前访视时发现患者患Poland综合征,存在胸壁组织畸形、手部畸形、上气道存在不对称解剖异常,并与外科及时沟通,进而对患者进行更充分的术前评估,制定更详尽的手术及麻醉计划。按原手术计划,术中气道重建期间外科要求“无管”操作,即吻合时气管导管退出术野,并诱导患者自主呼吸。考虑患者Poland综合征,且术前影像学提示患者气道解剖有不对称畸形,避免因困难气道增加气道管理难度(如术中紧急侧卧位气管插管)及增加气道损伤,麻醉计划摒弃了常规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麻醉,直接行单腔气管插管,通过充分的气道逐层表麻,可充分抑制插管反应,实现术中患者带管保留自主呼吸,从而避免术中发生气道紧急事件。
(2)麻醉计划及预案的重要性
非体外循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气道重建术,麻醉管理难度在于面临“自主呼吸期”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佳、通气不足等,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呼吸幅度不均匀影响手术操作。本病例术前即制定麻醉预案:“胸腔氧吹拂”和“建立双通气回路”,若发生以上情况,序贯处理则可顺利解决。若条件允许,可备用高频喷射通气(我单位无该设备)。
(3)麻醉管理应急思维的重要性
本病例术中根据组织冰冻切缘的结果,改变了原先的手术方案,麻醉通气策略也随之变化。麻醉医生需与外科医生充分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麻醉管理也因随之变化。
镇痛方案优化:椎旁阻滞联合气道表麻减少阿片用量,避免术后呼吸抑制。
(4)围术期镇痛管理的重要性
本病例系开胸手术,手术创伤大,通过联合神经阻滞和静脉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围术期疼痛,术后疼痛评分满意,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5)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本例病例在术前访视时,了解到患者就医后并未主动告知任何医护人员自己左手短指畸形,一来患者认为与就诊疾病无关,二来可能存在心理因素。在整个麻醉实施过程,尤其在做畸形相关查体时,非常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和照顾患者情绪,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和围术期焦虑,同时术前充分沟通畸形对麻醉的影响,取得患方充分的理解,提高患者诊疗自信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Liu X, Jiang R, Xiao J et al. Anesthesia airway management for tracheal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 single-center case series. Ann Palliat Med. 2021;10(3):3354-3363
2.徐春红, 季尚燕, 杜敬贤, 何飞. 胸廓内气管狭窄非体外循环下气道重建术气道管理. 浙江创伤外科. 2023;28(4):752-753
3.Wojtyś ME, Kordykiewicz D, Wójcik J, Tomos P, Kostopanagiotou K. Consultations for Poland Syndrome: The Essentials for a Thoracic Surgeon. Medicina. 2024;60(7):1178
4.岑瑛, 喻月. Polan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研究进展. 华西医学. 2023;38(9):1417-1422
来源:新青年麻醉论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