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年前的今天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浩瀚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2年来,从载人飞船到空间站中国航天一次次书写新的传奇2003年10月15日早晨进行完出征仪式后身着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杨利伟进入了飞船座舱他系紧胸前的束缚带后向舱外挥了挥手“
22年前的今天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浩瀚太空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22年来,从载人飞船到空间站
中国航天一次次书写新的传奇
2003年10月15日早晨
进行完出征仪式后
身着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杨利伟
进入了飞船座舱
他系紧胸前的束缚带后
向舱外挥了挥手
“明天见!”
起飞倒计时开始了
“10、9、8、7、6……”
当数字数到“7”的时候
杨利伟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
向镜头敬了一个礼
指挥大厅的所有同志们
报以热烈的掌声予以回敬
许多人流下了眼泪
9时整
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在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拔地而起
9时10分,船箭分离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
经历21小时23分
绕地球14圈后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从太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他接过了鲜花和哈达
向着沸腾的人群大声说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后来,人们才知道
这趟旅途充满了惊险
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
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
这让杨利伟几乎无法承受
地面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看到
杨利伟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
都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直到整流罩打开,光线刺眼
杨利伟忍不住眨了一下眼
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
“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千年梦想一朝圆
这是中国人在太空中绘制的
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深影响了许多人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回忆
杨利伟飞天的那一年
他正就读高二
从校园广播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振奋
第一次感受到航天的魅力
从而坚定选择了航天方向的专业
整整20年后
他作为载荷专家
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
走杨利伟走过的路
飞杨利伟飞过的天
中国人首次翱翔太空
还不到一天时间
而为了这20来个小时
多少人付出了自己的毕生心血
还记得
一生牵挂航天事业的钱学森
那一句霸气的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激励了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热情
他首次提出“航天”“航天员”名词
在他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是自己的所愿所盼
杨利伟平安返回地球后
曾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
从此直到2009年10月31日
钱学森逝世
每位从太空凯旋的中国航天员
都会来到钱老家中向他报告好消息
不曾忘
2024年逝世的
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当年担任这个职务时,他正好60岁
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
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
王永志的构想成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
载人航天难度极大
作为总设计师的王永志
要对几十万个元器件的安全负责
他提出了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
强调绝对不能让航天员出事
当杨利伟从返回舱安全走出来时
王永志内心一时百感交集
“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无怨无悔”
在成千上万科研人员
长期默默付出之下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以令人惊叹的速度
一路追赶、并跑、超越
2003到2025,22年来
从三选一,飞一天
到一次仨,飞半年
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
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
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
飞行乘组踏雪出征
实现了“多人多天”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
乘组增加到了三人
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如今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
刘洋成为我国首个飞天的女航天员
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2021年,神舟十二号发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飞行乘组驻留3个月
还实现了两次太空行走
还是在2021年,神舟十三号发射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成功挑战“太空出差半年”
首次在中国空间站里欢度中国年
2023年,神舟十六号发射
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
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
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2024年,神舟十九号发射
宋令东、王浩泽
成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
王浩泽还是我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
不久前
神舟二十号乘组
圆满完成第四次出舱任务
从单次突破到常态作业
一次次“感觉良好”
标注中国航天壮丽的攀登之路
如今,中国航天
已经完成“三步走”战略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工程全面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止
不久的将来
月球上也会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航天员登月模拟动画截图
现在,每当听到中国空间站的新闻
不少网友会调侃
“你不说我都忘了
太空还有3个人在出差”
从神五飞天全民关注
到如今骄傲地说出
“我们在天上还有3个人”
再到感叹飞控大厅里的工作人员
大多数都是年轻的面孔
这是梦想不断照进现实的自信
更充满对未来征程的底气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
来源:南阳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