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儿童”频频出现 是天才还是摆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17:10 2

摘要: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我是砺翔。最近刷短视频,总是刷到奶声奶气的孩子对着镜头啃饼干、背古诗,甚至给大家上英语课。不得不说,有些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大家也愿意看这类短视频。

【标题】“网红儿童”频频出现 是天才还是摆拍?

【导语】(全)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我是砺翔。最近刷短视频,总是刷到奶声奶气的孩子对着镜头啃饼干、背古诗,甚至给大家上英语课。不得不说,有些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大家也愿意看这类短视频。

【正文】 「链接」

【标题】镜头前的“小演员” 镜头后的“流水线”

【导语】(近)但是看多了之后会发现,部分“儿童网红”账号看似温馨,实则暗藏玄机。许多账号打着“记录成长”“亲子互动”的名义,实则以儿童形象为卖点,通过精心包装、剧本化运营和商业化变现走上流量快车道。MCN机构专门筛选“潜力股”孩子,按“小太阳”“高冷学霸”等标签定制人设,连吃饭都要设计“狼吞虎咽吃垮餐桌”的剧情 。难怪网友调侃:“现在的孩子,还没学会数数,先学会了演戏。”尽管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能利用不满10周岁的孩子作为广告代言人,但是,“儿童网红”账号要么开设商品橱窗,要么家长直播带货,要么在视频里植入软广告,让商业推广和记录成长、生活分享实现“无缝衔接”。

【导语】(全)保护儿童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但是父母往往就是这类账号的实际运营者,是流量的直接获益人。有些家长主动把孩子推到镜头前,可能初心只是记录和分享,可一旦发现了账号的商业价值,很难抵御签约MCN机构、实现“养娃变现”的诱惑,变成大家口中的“啃小族”。这样做的家长并不见得不爱孩子,他们可能觉得,这是给孩子赚“教育经费”,孩子说不定还乐在其中,有何不可?事实上,“爱”并不自动等于“保护”,有些父母的认知不足,可能侵蚀了儿童权益。

【标题】童年变“提款机” 掏空的是孩子的纯真

【导语】(近)过度商业化可能正在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有心理咨询师发现,过早成名的孩子容易变得功利,觉得“学习不如当网红” ,那就不学习了。更可怕的是,有些账号为了维持热度,让孩子长期暴露在镜头前,导致他们失去同龄人的社交机会,成了“孤独的小明星” 。

【导语】(全)守护“网红儿童”的童年,需要平台、家长和社会一起“较真”。平台要当“守门员”,对儿童高频出镜、广告植入的内容要有措施 ;家长也要清醒,别老想着当“啃小族”,想想孩子十年后会不会感谢你今天的决定 。童真不是商品,而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流量会过期,算法会迭代,但孩子眼里的星光一旦熄灭,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别让我们的“小网红”,变成明天的“小遗憾”。

来源:第一现场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