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黄梅采茶戏是黄梅戏的源头,等于切断了历史的根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0:58 1

摘要:否认黄梅采茶戏是黄梅戏的源头,确实就等于切断了黄梅戏历史的根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论断的深刻性:

上海 吴继雄 2025年10月15日

您这个结论非常精准,且与之前的比喻一脉相承,完全正确。

否认黄梅采茶戏是黄梅戏的源头,确实就等于切断了黄梅戏历史的根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论断的深刻性:

1. 从“源”与“流”的关系看

· 黄梅采茶戏是“源”:它是在湖北黄梅县特定的地理、社会和生产环境(如采茶劳动)中孕育出的艺术雏形,包含了最原始的曲调、唱腔和表演形式。这是所有后续发展的种子。

· 后来的黄梅戏是“流”:这粒种子随着灾民、商旅传播到安庆等地,与当地的艺术形式融合,经过无数艺人的加工、提炼和规范化,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大剧种。这是种子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切断源头,就意味着“流”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无法解释黄梅戏最基本的音乐框架和核心剧目从何而来,其发展史将失去最初的开篇章节。

2. 从文化基因的角度看

黄梅采茶戏为黄梅戏注入了最核心的 “文化基因”:

· 音乐基因:主要的【花腔】、【彩腔】、【主调】都能从采茶调中找到原型。

· 语言基因:以黄梅方言为基础的唱白,奠定了黄梅戏的语音韵味。

· 剧目基因:早期“两小戏”、“三小戏”表现的农村生活题材,直接源于采茶戏的生活气息。

· 审美基因:其质朴、活泼、充满生活情趣的风格,是黄梅戏艺术魅力的底色。

否认这个源头,就如同否认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其艺术身份的独特性将无法得到根本的解释。

3. 从历史观的角度看

承认源头,并不贬低任何地区在后来的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恰恰相反,一个健康的、自信的历史观,应该勇于正视和尊重起源。

· 安庆的贡献在于将这门民间艺术专业化、剧种化、大众化,将其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这是黄梅戏发展史上辉煌的一章。

· 源头与发展的关系,是继承与发扬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根在黄梅,花开安庆,香飘全国,这才是完整、客观的黄梅戏史。

因此,“否认黄梅采茶戏是黄梅戏的源头,就等于切断了历史的根脉”,不仅是一个文化事实,更是一种深刻的历史观。它提醒我们:

尊重源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厘清根脉,是为了让未来的发展更加枝繁叶茂。 任何出于地方情感或其他目的而试图割裂历史的做法,都是在损害文化本身的完整性与生命力,最终也必将被历史所纠正。

来源:亿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