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多人眼里,A0级纯电小车就是“代步工具”——便宜、小巧、能跑就行,至于空间、质感、智能体验?
在很多人眼里,A0级纯电小车就是“代步工具”——便宜、小巧、能跑就行,至于空间、质感、智能体验?
别想了,预算就那么多,能开就行。
这种想法在过去几年几乎成了共识。
可就在2024年10月,吉利推出了一款叫“星愿”的小车,谁也没想到,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量直接冲破40万辆大关。
今年1到9月,它甚至成了整个中国市场唯一交付量超过35万辆的车型。
算下来,平均每52秒就有一位用户下单。
这个速度,别说在A0级市场,就算放在整个汽车行业,也是相当罕见的成绩。
那么问题来了:
吉利星愿到底做对了什么?
为什么一个“小车”能卖得比很多B级车还火?
答案其实并不玄乎,关键在于它没有把用户当“将就”的人,而是认真去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先说空间。
很多人买A0级车,是因为预算有限,但不代表他们愿意牺牲乘坐舒适性。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可能刚工作不久,手头不宽裕,但对生活品质有要求——车可以小,但不能挤。
星愿的车身长度只有4135毫米,但轴距做到了2650毫米,这在同级别里是非常少见的。
更关键的是,它把空间利用率做到了极致。
官方说“得房率”达到85%,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实际体验很直观:
一个1米8的大个子坐进后排,膝盖前面还能留出将近一拳的空间。这在过去的小车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星愿不只是“能坐人”,它还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细节。
比如前后门洞开得特别大,上下车轻松;后排地板是纯平的,中间坐人也不会硌脚;后备箱基础容积就有375升,放倒座椅后能扩展到1320升,周末露营、搬家、带娃出行都不成问题。
甚至连前备箱都做了70升,还配了气弹簧双撑杆,开合轻松。
这些设计看起来“小”,但用起来特别顺手,用户自然愿意为这种体贴买单。
再说颜值。过去A0级电动车常常被吐槽“塑料感强”“像玩具”,但星愿完全跳出了这个框架。
它采用了宽体低趴的造型,线条饱满流畅,漆面还用了三层珠光喷涂工艺,色差控制在ΔE
尤其是一款叫“天真蓝”的联名色,阳光下金属颗粒会随着角度变化流转,视觉质感拉满。很多95后用户就是看到实车颜色后当场下单的。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辆车好不好看,真的能决定它能不能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
当然,光有空间和颜值还不够。
电动车的核心还是三电系统和使用体验。
星愿全系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芯,电池包通过了针刺测试,安全性有保障。
更重要的是,它的CLTC续航达成率高达91.7%,这意味着你表显还剩50公里时,其实还能稳稳开到家,不用焦虑。
这背后是11合1电驱系统的功劳,能耗控制在10.3kWh/100km,比很多同级车都低。
而且它支持液冷温控,快充30%到80%只要24.2分钟,日常补能非常方便。
动力方面,星愿采用了后置后驱布局,这在A0级里几乎是独一份。
再加上前后独立悬架,开起来不仅灵活,高速变道也稳。
0-50km/h加速只要3.9秒,红绿灯起步快人一步,城市里超车变道信心十足。
这种“小而灵动”的驾驶感,恰好契合年轻人对“驾驶乐趣”的期待:
他们不一定追求速度,但希望车能听话、响应快、开起来不无聊。
智能座舱也是星愿的一大亮点。
它搭载了Flyme Auto系统,这是吉利和魅族深度合作的成果。
最实用的功能是“手车无感连接”——80%的手机一靠近就能自动连上车机,导航、音乐、微信消息直接流转到14.6英寸大屏上,不用插线、不用扫码。
对年轻人来说,这几乎等于把手机生态搬进了车里。刷短视频、回消息、听播客,操作流畅得像用平板一样。
而且界面简洁,逻辑清晰,哪怕是对科技不太敏感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
价格策略上,星愿也拿捏得很准。
起售价5.98万元,但这个价位已经包含了L2级辅助驾驶、Flyme Auto车机、独立悬架、后驱系统等配置。
对比同价位竞品,别人可能还在卖“裸车”,星愿已经给到了“满血版”。
这种“加量不加价”的做法,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再加上杨天真联名款带来的社交传播效应,很多年轻人把买车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
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个性标签。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极其重要的点:
吉利星愿是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正向开发的。这意味着它不是在燃油车平台上“改”出来的电动车,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为纯电而生。
正向开发的好处是,底盘布局更合理,电池布置更安全,空间利用率更高,整车调校也更协调。
这种底层逻辑的优势,最终体现在用户的日常体验里:
开起来更稳、坐起来更舒服、用起来更省心。
回过头看,星愿的成功并不是靠某个单一爆点,而是把用户关心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了“刚刚好”:
空间不小、颜值能打、续航靠谱、开起来有趣、智能好用、价格实在。
它没有试图去“教育市场”,而是选择“理解用户”——知道年轻人既要实用,也要体面;既要省钱,也要享受。
在汽车消费越来越理性的今天,用户不再为虚高的品牌溢价买单,他们更看重真实体验。
星愿恰好抓住了这个转变。
它证明了一件事:小车也可以有大价值,只要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从2024年10月上市,到2025年9月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星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重新定义了A0级纯电小车的标准。
它不是靠噱头,也不是靠低价倾销,而是靠扎实的产品力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这个意义上,它的热销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未来,随着更多用户加入星愿的车主阵营,这款车或许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但眼下最值得记住的是:
当一辆车愿意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用户也会用真金白银投出信任票。
这,就是星愿做对的事。
(全文完)
来源:汽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