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加拿大,让人瞬间破防的不止是下大雪和等半年才能看的家庭医生,还有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银行发来一封邮件:不好意思,我们不想跟你继续做生意了,麻烦把你的钱都清出去。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三三综述】在加拿大,让人瞬间破防的不止是下大雪和等半年才能看的家庭医生,还有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银行发来一封邮件:不好意思,我们不想跟你继续做生意了,麻烦把你的钱都清出去。
是的,连银行也开始搞“分手不解释”了。
上个月,咱们就聊过,安省一位叫 Tomas Nassab 的老哥在 RBC 银行安安稳稳存了几十年钱,结果某天收到一封冷冰冰的信:我们决定终止与你的银行关系,请在30天内关闭账户并转走资金。
(图片来源:CTV News)
没有原因,没有解释,电话打过去也没人愿意说到底怎么回事,他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投诉过银行职员。
这个事儿咱们月初就已经说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以下链接哈:
[炸裂]RBC银行7天内关闭30年老客户账户 就因这件事!钱放银行都不靠谱了?
本来以为这是个例,结果更离谱的是,CTV 新闻播出之后,陆续有上百名加拿大人站出来说,自己也被过。
有人在 BMO 存了十几年,连房贷都在他们家,结果也被扫地出门。一位名叫 Rob Palfrey 的客户收到的信里写着:你的个人或商业活动不符合我们的风险胃口,因此无法维持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CTV News)
他看完当场气炸:我又没洗黑钱,也没欠你们钱,难道是因为我没贷款没信用卡,不够赚钱所以被踢?
“你要关就关,关了拉倒。但你好歹告诉我为啥吧。”
然而现实就是——加拿大的银行,可以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把你赶出去。而你压根无权知道为什么。
加拿大银行比渣男更渣
加拿大的银行服务申诉专员(OBSI)明确说过:银行可以单方面终止与你的业务往来,而法律并不要求他们提供解释。在账户协议里一般也写得很清楚:我们可以随时关闭你的账户,无需说明原因。
你可以主动分手,银行也可以。
听起来很不近人情?但在银行眼里,一切都是“风险评估”。
多伦多大学金融学教授 Andreas Park 解释说,银行会根据各种数据指标给客户评一个“风险分”。如果你的资金来源来自海外(尤其是某些洗钱高风险国家),如果你经常去赌场,如果你有大额的加密货币进出,那即便你是无辜的,也可能在他们系统里亮红灯。
而自从 TD 因为反洗钱监管不力被美国罚了30亿美元后,加拿大各大银行现在都紧张得很。宁可错杀千人,不愿漏掉一个。
还有一些“更日常但更讽刺”的理由,比如:有客户曾经对银行柜员口气不好,被系统标记为“不受欢迎”;有客户因为账户一直不活跃,占着资源不赚钱,也被默默请走。
你以为银行是服务行业,但银行心里想的是——
我们不是公共设施,我们是商业机构。我们有“风险胃口”,你不合胃口,我们就不吃。
那普通人能怎么办?
根据 OBSI 的统计,加拿大近六年来已经有 419 起“被银行分手”的正式投诉案例,其中六成是储蓄或支票账户被关,27% 是信用卡被停用。2024 年一年就有 94 起,虽然相比前年有所下降,但绝对不是个案。
一般来说,银行会提前30天通知你,好让你有时间把钱搬走。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他们会直接关掉账户,再把钱寄给你。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冤枉,理论上你可以去申诉。但 OBSI 的发言人也坦白:大部分时候,银行的行为都被认定为“合理”。
因为——他们的规定里本来就写了:我们可以不解释,说实在的,有点流氓了啊……
OBSI 的 Mark Wright 告诉 CTV 多伦多新闻,监察员通常会认定银行在终止与客户的关系时已给予合理通知。Wright 表示,为了判断是否给予了合理通知,他们会查看银行的关闭决定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是否根据客户情况公平执行,并且不存在偏见。
赖特说:“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通知,我们可能会建议退还费用或给予赔偿。”
说实话,银行这样的打算的确让很多人没有安全感。
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银行账户:工资发放、租房押金、水电网费、孩子学费、手机套餐……没有账户,你连生存都困难。
所以问题已经不是“我有没有被关账户”,而是“我有没有可能哪天突然被关账户”。
与其指望银行良心发现,不如自己多留条后路:
不要只在一家银行存钱,尤其是如果你有海外汇款、加密货币投资、或者经常有大额转账的习惯;不要把所有收入都从同一个渠道打进同一个账户;不要跟银行杠,哪怕你是有理的,也尽量别在柜台“情绪化”。
毕竟,加拿大的银行还真不是你妈……不能指望它什么时候都接纳消化你。
来源:行者梁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