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0 月 13 日,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对着镜头比划轰炸手势,一番言论将美伊对峙推向火药桶边缘。他一边假意抛出 “解除制裁” 的 “胡萝卜”,声称 “伊朗在制裁下连民生物资都缺,需要美国帮忙”,一边却亮出 “大棒”:“若伊朗不配合谈加沙问题,美军就
2025 年 10 月 13 日,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对着镜头比划轰炸手势,一番言论将美伊对峙推向火药桶边缘。他一边假意抛出 “解除制裁” 的 “胡萝卜”,声称 “伊朗在制裁下连民生物资都缺,需要美国帮忙”,一边却亮出 “大棒”:“若伊朗不配合谈加沙问题,美军就炸掉其铀浓缩设施 —— 之前我们已经投过 14 枚炸弹摧毁过,再炸一次也不难”。这番真假掺半的威胁,气得伊朗外交部当天就召见瑞士驻伊大使(美方利益代表),怒斥 “这是强盗式威胁,伊朗绝不屈服”。
俄罗斯的反制动作比外交回应快得多,外长拉夫罗夫当天就在莫斯科东盟峰会上划下明确底线:“西方对伊朗的单边制裁早被联合国认定无效,俄伊军事技术合作现在完全合规,我们会给伊朗需要的一切装备”。
话音未落,两架俄罗斯安 - 124 重型运输机(载重 60 吨)就从伊尔库茨克机场起飞,避开北约领空,经里海 - 土库曼斯坦航线,将首批雅克 - 130M 战斗教练机送抵伊朗哈马丹空军基地。伊朗空军军官在现场验收时透露,“这批雅克 - 130M 不是单纯的教练机,而是能直接参战的‘多面手’,比我们原来的 F-5 战机战力强 3 倍”。
雅克 - 130M 的升级细节,藏着俄罗斯帮伊朗 “快速形成战力” 的小心思。这款战机原本是训练用机,俄罗斯军工企业为伊朗量身改造:BRLS-130R 机载雷达不仅能探测 80 公里外的空中目标,还能锁定 50 公里内的低空无人机(专门针对以色列 “苍鹭” 无人机);SOLT-130K 光学系统在夜间也能看清 15 公里外的装甲车辆,配合 Kh-25ML 激光制导炸弹(射程 40 公里),可打击以色列边境的军事据点;最关键的是 President-S130 防御系统,能干扰美军 “爱国者” 导弹的雷达信号。
伊朗机械师在基地现场测试时,还成功给它挂上了伊朗国产的 “使者 - 1” 空地导弹(射程 60 公里),证明其兼容性完全适配伊朗现有弹药库。而更受期待的 48 架苏 - 35 战机,虽要 2026 年才交付,但俄罗斯已提前送来 3 套模拟训练舱,10 名俄空军教官也已进驻伊朗,帮飞行员提前适应苏 - 35 的操控系统。
伊朗没等苏 - 35,自己也在打造 “地下防御堡垒”——6 座巨型导弹城市的建设进度已过半。这些城市不是地面建筑群,而是深埋地下 30 米、外层裹着 2 米厚钢筋混凝土的 “地下导弹枢纽”,每座占地约 20 平方公里,地下通道总长超 50 公里,还配备铁路运输系统,能快速转移导弹躲避卫星侦察。
伊朗革命卫队空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在视察时透露,“3 座城市已完工,里面部署了‘流星 - 3’中程导弹(射程 1800 公里,覆盖以色列全境),剩余 3 座 2026 年底投用后,伊朗导弹发射能力将翻三番,以色列的‘铁穹’根本拦不过来”。更狠的是,这些城市还藏着伊朗国产的 “见证者 - 129” 无人机生产线,能实现 “导弹 + 无人机” 的协同打击。
中国相关技术的现身,给伊朗空军解决了 “致命短板”—— 中距空空导弹。10 月 13 日,伊朗空军一架升级后的 F-4 “鬼怪” 战机在德黑兰上空试飞时,机翼下挂载的一枚新型导弹引发热议:该弹长 3.65 米,弹体上印着波斯语 “猎人 - 4” 标识,气动布局、尾翼设计和中国霹雳 - 12 导弹几乎一致,连弹体上的制导天线位置都分毫不差。
军事专家分析,“F-4 是上世纪 60 年代的老机型,伊朗用国产航电改造后,居然能兼容霹雳 - 12 的火控系统 —— 之前测试时,这枚导弹成功命中 15 公里外的靶机,证明伊朗终于有了中距拦截能力”。至于技术来源,有消息称 “导弹导引头用的芯片和中国某型民用芯片同源,性能比朝鲜同类导弹稳定 30%,基本能确定是中国技术输出”。
伊朗想靠买战机建防空体系,远没那么简单 —— 光有歼 - 10CE 还不够,得搭起 “全套架子”。中国军工企业曾给伊朗提过方案:若引进歼 - 10CE,至少需要 2 年时间培训飞行员(歼 - 10CE 的电传操控和伊朗现有俄制战机完全不同),还得同步建维修厂、弹药库,配套的空警 - 500 预警机也得跟上,否则歼 - 10CE 就是 “没眼睛的战机”。
现在伊朗的折中方案是 “先易后难”:用未来 5 年 1000 亿美元的石油出口,换中国的 “防空套餐”—— 先引进 200 架二手歼轰 - 7 “飞豹”(对地打击能力强,飞行员培训只需 6 个月)和 10 套 “红旗 - 9” 防空系统,再逐步引进歼 - 10CE 的生产线技术。中国军事顾问在伊朗考察时建议,“先建预警体系,再补战机短板,这样才能扛住美以的首轮空袭”。
中俄之所以铁了心挺伊朗,根本不是 “仗义”,而是中东战略利益的深度绑定。对俄罗斯来说,伊朗是其在中东的 “核技术出口唯一窗口”—— 俄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的二期工程合同价值 80 亿美元,若伊朗倒了,俄就丢了在中东的核领域话语权,损失比丢叙利亚还大。
对中国而言,伊朗是 “一带一路” 中东段的关键节点,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 12%,若伊朗遭轰炸,国际油价可能暴涨 30%,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表态很隐晦,但态度明确:“中国坚决反对军事干预,若中东局势失控,我们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利益”—— 潜台词就是 “美以敢动手,中俄不会坐视”。
现在的中东就像个 “炸药桶”,美以的小动作不断,伊朗也在紧锣密鼓备战。以色列空军最近频繁在黎巴嫩上空演练 “长途奔袭”,美军 “福特” 号航母战斗群也开进了波斯湾,特朗普还在私下里给内塔尼亚胡打电话,承诺 “若以色列炸伊朗核设施,美国会提供电子干扰支持”。
但伊朗也不是软柿子:雅克 - 130M 已部署到波斯湾沿岸基地,导弹城市的 “流星 - 3” 导弹进入战备状态,F-4 战机挂载的 “猎人 - 4” 导弹也完成了实战测试。一旦开打,不仅伊朗会炸以色列本土和美军基地,中俄很可能通过 “军援加码” 反制 —— 这场冲突要是爆发,绝不是美伊双边的事,而是全球大国博弈的 “中东战场”。
来源:云中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