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酒吧枪响!4死20伤,9年30万美国人死枪下,超阿富汗战争伤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21:03 1

摘要:这家以非洲风味闻名的老店,墙上挂着古拉-吉奇人的草编图腾,服务员正端着甜薯布丁穿梭在桌台间——谁也没料到,欢庆的音乐突然被枪声撕碎。

当地时间周日凌晨1点,南卡罗来纳州圣海伦娜岛的晚风里还飘着烤肋排的香气,威利酒吧里挤满了人。

这家以非洲风味闻名的老店,墙上挂着古拉-吉奇人的草编图腾,服务员正端着甜薯布丁穿梭在桌台间——谁也没料到,欢庆的音乐突然被枪声撕碎。

“子弹像下雨一样飞过来”,事后有目击者说,人们慌不择路地往隔壁商铺躲,有人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有人抱着受伤的朋友哭出声。

等警察和救护车赶到时,地上已经躺着四具冰冷的身体,二十多个人浑身是血,其中四个重伤员被连夜送进ICU。

博福特县警长在声明里只说了句“现场一片混乱”,至于有多少枪手、用了什么枪、为什么开枪,全是未知数。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地方不是普通的酒吧,圣海伦娜岛是古拉-吉奇文化的根,那些非洲奴隶后裔守了几百年的传统、语言和手艺,全靠这样的场所代代相传。

威利酒吧官网写着“传播文化的慰藉精神”,现在却成了死亡现场,对这个一直被边缘化的群体来说,子弹打中的不只是肉体,更是他们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文化底气。

南卡的血还没干,前一天密西西比州的校园枪击案还在发酵——返校节庆典上,6个年轻生命没了,14个人躺在医院里。

这样的新闻在美国早就不新鲜了,但每次看到还是让人心里发沉,有人统计过,美国近九年死于枪击的人超过30万,比打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死的人还多,2022年一年就有48117人倒在枪口下,平均每11分钟就有一个人没了。

可再惨烈的数字,好像也改变不了什么,议员们只会在社交媒体上写“心碎”“祈祷”,就像南卡那位共和党众议员南希・梅斯那样,说几句漂亮话就没了下文。

真正能管住枪的法案,提了上百次也通不过,这事儿往根儿上挖,就会发现美国的枪支问题早成了死结,绕来绕去全是解不开的麻烦。

最开始的祸根,其实埋在两百年前的宪法里,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就一句话:“鉴于一支管理良好的民兵对一个自由州的安全实属必要,人民存贮与佩用武器的权利不得受到侵犯。”

按理说,这本来是说民兵需要武器,可后来越解读越走样,宪法学界吵了几十年,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这是集体权利,得和民兵有关;另一派说这是个人权利,谁都能持枪。

2008年和2010年的最高法院判决,直接把天平歪向了个人权利,大法官们以5:4的票数认定,就算不和民兵沾边,普通人也能持枪,还能在家用枪自卫。

这一下就炸了锅,本来还能靠法律限制枪支,现在等于有了宪法尚方宝剑,拥枪派更嚣张了,直接把持枪和“自由”绑在一起,谁要控枪就是“侵犯人权”。

可光有法律撑腰还不够,背后得有真金白银推着走,这就不能不提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这个藏在华盛顿写字楼里的组织,比很多政府部门还厉害。

他们楼里的火器博物馆藏着3000把枪,还有个“前总统专区”,九位美国总统都曾是他们的会员,特朗普当年竞选时,光NRA就给了他3000万美元。

2016年总统选举,NRA总共砸了5440万美元,国会535个议员里,307个都拿过他们的钱。

拿了钱自然要办事,2011年有个女议员被枪击身亡,之后五年里国会提了100多个控枪法案,愣是一个都没通过。

不是议员们冷血,是得罪不起NRA,这个组织能发动会员投票,能砸钱打广告骂政客“反自由”,谁要是敢支持控枪,下次选举准保没戏。

皮尤研究中心做过民调,63%的美国人都想要新的控枪立法,可民意在利益集团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更可怕的是,枪支产业早就成了赚大钱的生意,从2008年到2021年,美国枪支弹药产业的营收从191亿涨到705亿,翻了快三倍。

造枪的、卖枪的和NRA绑在一起,形成了个“利益铁三角”,枪击案越多,有人越怕,就越想买枪自卫,结果枪更多,枪击案也更多,陷入了死循环。

2020年以来,美国每年的大规模枪击案都超过600起,2023年差点冲到680起,这数字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制度上的毛病更难改,美国两党现在吵得跟仇人似的,枪支问题成了划分阵营的标志。

共和党把拥枪当成“保守派身份认证”,谁不支持谁就是叛徒;民主党就算想控枪,也得不停让步。

2022年水牛城和得州校园枪击案后,好不容易弄出个《两党安全社区法》,里面全是妥协,根本没实质作用。

三权分立也成了摆设,立法想控枪,司法却不停松绑枪支限制,行政只能干着急,互相扯后腿,啥也办不成。

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最脆弱的人,古拉-吉奇这样的边缘群体,本来就带着奴隶制的历史创伤,现在又遭了枪击,等于旧伤加新伤。

非洲裔被警察开枪打死的概率是白人的2.78倍,2022年有个手无寸铁的非洲裔男子,被8个警察射了90枪,60多发都中了,这哪是执法,简直是泄愤。

孩子们更惨,枪支连续五年成了1到19岁人群的主要死因,2022年就有近6000个孩子和青少年被枪打伤或打死,他们是在枪声里长大的。

每次枪击案后,都有人问“还要死多少人才能改变”,可答案好像早就写好了:只要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读不变,只要NRA还能砸钱买政客,只要两党还在为选票吵架,这循环就停不下来。

圣海伦娜岛的血迹会干,威利酒吧的弹孔可能会被补上,但美国社会里那些藏在暗处的“枪口”,永远不会消失。

那些古拉-吉奇人守护了几百年的文化,那些在酒吧里欢笑的普通人,那些在校园里憧憬未来的孩子,他们本不该成为利益博弈的牺牲品。

可在这个把枪支看得比人命还重的国家里,这样的悲剧,恐怕还会一次次上演。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