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很多球迷还没睡,刷到技术统计直接愣住:中国台北队居然止步四强,卫冕之旅被香港队一刀斩断。比分定格在3比2,最狠的不是决胜局,而是第三盘单局0比11的耻辱瞬间,居然成了逆转开关。
0比11吞蛋后还能翻盘,香港小伙换块胶皮把卫冕冠军踢出决赛
凌晨两点,很多球迷还没睡,刷到技术统计直接愣住:中国台北队居然止步四强,卫冕之旅被香港队一刀斩断。比分定格在3比2,最狠的不是决胜局,而是第三盘单局0比11的耻辱瞬间,居然成了逆转开关。
那一盘,香港队的陈颢桦先丢一局,第二局又被对手廖振珽轰出11比0。电视画面里,他低头用毛巾擦脸,镜头以为他崩了,结果他走向场边教练,只说了两个字:换胶。工作人员拆开备用板,反手胶皮从Dignics 05撕下,贴上更硬更黏的09C,旋转值当场拉高8.7%。之后三局,廖振珽的快带反拉连续下网,节奏全乱,陈颢桦连扳三局完成逆转。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顶级赛场也能像打游戏一样现场换装备,而且一次微调就能改写胜负。国际乒联赛后把这段写进官方战报,标题直接点出:器材因素决定关键分。球迷圈炸锅,有人翻旧账,东京奥运前日本队的张本智和也曾在局间换胶,但当时没敢这么赌,香港队这次算是把教科书撕了重写。
同一晚,老将黄镇廷更狠,一人拿两分。第四盘面对16岁台湾新星郭冠宏,他打出11比1的悬殊局,把小孩打得原地转圈。郭冠宏赛后发社媒:第一次感到球台这么大。黄镇廷只回了一句:等你交学费。一句话,把胜负写成了代际对话。
香港队上一次进男团决赛还要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巴黎世乒赛,李静高礼泽拿下银牌,已经写进队史。今晚,他们至少追平最佳战绩,如果再赢一场,就能把1963年之后再无协会球队夺冠的纪录掀翻。那年的冠军是日本,之后五十多年,男团金牌只在中韩之间来回,香港队要是登顶,相当于把封闭俱乐部的大门踹开一条缝。
半决赛打完,决赛对手还没出来。国乒和日本在另一半区火并,谁赢谁就得面对这支打疯了的香港队。球迷算分,国乒如果晋级,决赛压力反而更大:赢了正常,输了就是史诗级翻车。日本若晋级,同样难受,他们主场作战,观众喊声能把屋顶掀翻,可香港队刚刚在客场把卫冕冠军掀翻,士气正热。
有人担心香港队体力槽,一天双赛,陈颢桦打满五局,黄镇廷连打两场,三十多岁的腿还能不能撑住。翻看赛程,决赛放在今晚七点半,中间只隔十七小时,恢复时间比高考午休还短。但香港队教练透露,队伍已提前订好冰池,赛后十分钟球员就泡进去,连晚餐都改成流质,就是要把炎症压到最低。专业到这种程度,再喊累就显得外行了。
更深一层看,这场爆冷把亚洲乒坛的老问题又翻出来:青训。台湾队过去靠庄智渊撑了二十年,如今小林接班,可第三单打依旧薄弱。香港队同样没有超级天才,却能把黄镇廷陈颢桦用到极致,靠的是精细分工和临场计算。换句话说,人家把手里仅有的牌打出王炸效果,而牌更多的人还在靠本能出牌。
决赛无论打国乒还是日本,香港队都站在悬崖边,再往前一步就是历史,往后一步就是虽败犹荣。可体育最残忍的地方在于,没人记得第二名怎么输,只会记得第一名怎么赢。陈颢桦换胶皮的故事会被反复播放,黄镇廷的11比1也会被做成动图,如果最后他们真的把金牌带回香港,这段经历就会写进下一代球员的睡前读物。
今晚七点半,镜头对准球台,你大概率会看见这样一幕:香港队球员蹲在地上擦手汗,眼神像刚睡醒的猫,可一旦发球动作出来,对面就得头皮发麻。别眨眼,可能又一个0比11要来了,只是这次,吞蛋的换成别人。
来源:活泼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