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高达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882亿千瓦时,为我国民生用电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高达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882亿千瓦时,为我国民生用电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而我国还在不断规划新能源的发展利用,提出了用1%的沙漠,直接供应全国人民的用电,这并不是幻想,2022年国家郑重对外宣布,在位于大西北的库布齐沙漠建设总装机量4.5亿千瓦的光伏基地,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发电量的总和
在美国还死盯着我国军事方面的发展时,意外发现我国北部沙漠地区立了一些板子,这些都是我国在库布齐沙漠进行的光伏发电板。
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北疆,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离北京仅700公里,而首都大多数沙尘暴主要源头就是库布齐沙漠。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库布齐沙漠光照资源极其充足,而且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未利用荒地,无需大规模的占用耕地和城镇用地,所以才选择它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工程。
来到库布齐沙漠的新能源基地,映入眼帘的则是数不胜数的光伏板,他们正在吸收阳光转化成新能源,目前共2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已成功投入发电。
这些光伏板每年的发电量高达41亿千瓦时,平均每年减少319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截止2025年,我国城乡居民用电已经达到11094亿千瓦时,企业用电、居民用电需求只会越来越高,如此庞大的用电量,无疑是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困难,而恰好光伏发电就是解题的答案。
随着AI领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可方便的背后却是高额的耗电量。
据统计,我国AI相关电力消耗同比增长55%,已经占我国总用电量的6%,并且还以每月3%的速度增长,预估2025年耗电量为6240度。
AI带来高额用电量的同时,也给光伏发电行业注入了另一种能源。
库布齐沙漠的新能源基地已经全面使用AI技术,不仅仅能迅速、准确计算出每一个光伏板的发电量,而且还能精准的识别故障率。
而在人工智能的调配下,库布齐沙漠中的光伏板真正实现了,无人检测、远程操控、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技术,每一块光伏板的发电效率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这些光伏板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用电的需求,还有效解决了当地的极端环境,在光伏板下的黄沙里,竟然长出了绿植。
由于光伏板完全将下面的沙地覆盖住,降低了地表温度,有效保留了沙漠中的水分,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研人员发现了这一现象,通过AI大数据计算后,将种子均匀洒在光伏场区,静等结果。
2023年12月底,库布齐基地的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场区,全部被芦苇沙障覆盖,预计能修复10万亩沙漠,减少了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
现如今库布齐沙尘暴的次数逐年下降,各种植被在光伏板下茁壮成长,而降雨量也随之增加,这就是中国光伏建设交给世界的满意答卷。
光伏发电不仅带来了强有力的用电保障,还能极大的改变我国西北荒漠的自然环境,一旦库布齐沙漠长满绿荫,我们将见证一个新型城市拔地而起。
库布齐沙漠的光伏基地工程巨大,美国NASA使用卫星意外看到这一神奇的一幕,忍不住感慨道:巨大广阔的光伏装置让沙漠重获新生,展现了中国建设新能源强国的决心。
现在库布齐光伏基地还没完全建好,一旦工程完工,这个基地能治理23万亩荒漠,从之前的7%治理率一跃达到50%,而隔壁鄂尔多斯市的水土流失面积也能减少许多。
让我们走出库布齐光伏基地,更能看到中国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发展的成果。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他并不是沙漠,而是一个过于干旱的草原,当地人民评价这个地方为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个荒漠化高达98.5%的地方,如今竟需要大量人工进行人工除草。
2012年我国经过规划,决定在当地正式开建太阳能光伏站,经过13年的沉淀,塔拉滩已经向中国东部地区累计输电500亿千瓦时,每年平均减少7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由于塔拉滩光伏站改善生态的效果实在太好,光伏板底下的草已经影响到正常发电的效果,让专家哭笑不得。
技术人员灵机一动,号召附近牧民牵来牛羊,免费到光伏园区采食,这样既保证了光伏板的正常工作,又能减少当地牧民大部分的粮草开支,此外羊群产生的排泄物也化作了天然肥料,还能滋养土地,这种良性循环更有效的推进了塔拉滩的生态环境。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一座2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如今已经投产,该项目覆盖面积5.38万亩,每年的发电量足以满足130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走进基地能清楚看到,光伏板下的植物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
在我国多年新能源开发项目中,我国还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体系,利用卫星、无人机等手段,实时监测光伏板每小时的发电量,同时能计算出光伏下面植被的成长变化。
现如今,每个光伏园区给每家每户带来光明的同时,还给当地提供了宝贵的工作岗位,当地牧民从事植被养护和畜牧管理,基地周边的旅游业、物流、餐饮等都像光伏板下的植被不断成长。
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人声鼎沸的基地,我国用技术和智慧成功改变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掌握。
一块块光伏板让中国从沙漠创造了绿荫,做到了所有国家从未设想的道路,而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时刻,我国向全世界上了一堂环保课,让其他人看到,我国不仅是能源大国,更是生态强国。
信源:人民日报:【央媒聚焦内蒙古·人民日报】“光伏长城”环抱黄河“几字弯”
信源:央视网:中國新地標 | 青海塔拉灘:戈壁灘光伏“藍海”鑄就清潔能源産業新高地
来源:知识观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