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名额给了谢雅丽。"孙主任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名额给了谢雅丽。"孙主任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可她不是本地老师吗?"我愕然。
"她更有经验,代表性更强。"
话音未落,更大的"惊喜"接踵而来——我被调到了全校闻名的"差班"初三(7)班。
"前面已经走了两个语文老师了。"同事们摇着头,眼中满是同情。
推开(7)班教室门的那一刻,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景象,我暗暗握紧了拳头。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走着瞧吧。
九月的阳光还很烈,我站在县城中学的门口,手里紧紧握着那份支教通知书。
二十五岁的年纪,师范大学刚毕业,满脑子都是教书育人的美好想象。
"你就是新来的支教老师方苒吧?"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我是华校长,欢迎你来我们学校。"
华校长五十岁左右,头发有些稀疏,说话的时候眼神总是往别处飘。
他带我走进办公楼,一路上介绍着学校的情况。
"我们学校现在有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你被分配到初三年级教语文。"华校长边走边说,"对了,表现好的支教老师我们会推荐参加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评选,这对你以后的工作分配很有帮助。"
我心里一阵激动,这个机会确实很重要。
师范毕业生想要分配到好学校,这种荣誉是很有分量的。
"谢谢华校长,我一定努力工作。"我认真地说。
华校长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办公室里已经坐着几个老师,华校长给我介绍:"这位是教导主任孙主任,这位是谢雅丽老师,也是教语文的。"
孙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脸色严肃,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谢雅丽看起来三十五岁左右,穿着得体,化着淡妆,看到我的时候笑得很甜。
"方老师,你好,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谢雅丽主动伸出手,"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我在这里已经十多年了。"
我感激地握住她的手:"谢谢谢老师,以后要多多指教。"
华校长给我安排了宿舍,就在学校后面的教师宿舍楼里。
房间不大,但很干净,有床有桌子,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有。
我放下行李,心情还是很兴奋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和几个年轻老师坐在一起。
他们都很热情,给我介绍学校的各种情况。
"方老师,你被分到哪个班了?"一个数学老师问我。
"初三(3)班。"我说。
"哇,那是重点班呢,班主任是李老师,人特别好。"那个数学老师羡慕地说,"你运气真好。"
我心里更加高兴了,重点班意味着学生基础好,教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我提前半个小时到了教室。
初三(3)班的学生看起来都很乖,坐得整整齐齐的,看到我进来都很有礼貌地说:"老师好。"
我的第一节课讲得很顺利,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课堂纪律也很好。
下课后,还有几个学生围着我问问题。
"老师,您讲得真好,比以前的语文老师讲得有意思多了。"一个女学生说。
我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教书生活。
接下来的几周,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每天备课到很晚,想方设法让课堂更有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我还经常找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在年级里排第二,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班主任李老师很高兴,学生们也很兴奋。
"方老师,您真厉害,我的语文从来没考过这么好。"班长跑来告诉我,脸上满是笑容。
我也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这时候,我想起了华校长说过的市级优秀支教老师评选,心里充满了期待。
一个月后,正当我沉浸在教学的成就感中时,一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砸到了我头上。
那天下午,我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就看到谢雅丽正在和几个老师聊天,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02"雅丽真是太棒了,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推荐名额给她,真是实至名归。"一个老师在夸奖。
我愣住了,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推荐名额?不是说给表现好的支教老师吗?谢雅丽是本地老师啊。
孙主任看到我,走了过来:"方老师,过来一下,我跟你说个事。"
我跟着孙主任走到她的办公桌旁,心里七上八下的。
"是这样的,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推荐名额,学校决定给谢雅丽老师。"孙主任说话的语气很平淡,好像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可是,谢老师不是本地老师吗?这个评选不是给支教老师的吗?"我忍不住问。
孙主任眉头微皱:"谢雅丽老师虽然是本地老师,但她对支教工作很有经验,也经常指导支教老师。而且她更熟悉本地情况,代表性更强。"
我感觉胸口堵得慌,努力保持着语调的平静:"那我们这些真正的支教老师呢?"
"你们当然也很努力,但是资历和经验还是差一些。不过不用担心,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孙主任说完就去忙别的事了。
我站在那里,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原来所谓的承诺就是这样,想给谁就给谁,理由总是能找到的。
晚上回到宿舍,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想起华校长当初的承诺,想起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辛苦付出,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我给大学室友打了个电话,哭着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苒苒,你也别太难过了,职场就是这样,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室友安慰我。
"我就是不甘心,明明说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变卦?"我越想越委屈。
第二天,我还没从情绪中缓过来,更大的打击又来了。
"方老师,华校长找你。"办公室里有人喊我。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华校长的办公室。
华校长正在批文件,看到我进来,抬起头笑了笑。
"小方,坐。"华校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是这样的,学校决定调整一下你的工作安排。"
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调整?"
"考虑到年轻老师需要多方面的锻炼,决定让你去初三(7)班教语文。"华校长说得很轻松,好像这是什么好事一样。
初三(7)班?我虽然刚来不久,但也听说过这个班的大名。
全校老师提起这个班都摇头,说是最难管的班级,前前后后已经换了好几个老师了。
"华校长,我在(3)班教得挺好的,学生们也很喜欢我......"我试图争取。
华校长摆摆手:"小方,年轻人要能吃苦,能啃硬骨头。(7)班确实比较特殊,但正因为这样,才能锻炼你的能力。"
我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只能苦笑着点头:"我明白了,华校长。"
走出华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我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
先是评优名额被拿走,现在又要被调到差班,这打击一个接一个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回到办公室,谢雅丽正好在,她看到我,脸上露出关切的表情:"方老师,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没事,就是被调到(7)班了。"我勉强笑了笑。
"哎呀,(7)班啊......"谢雅丽故作惊讶地说,"那确实是个挑战,不过我相信你能行的。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我。"
她的话听起来很关心,但我总觉得她眼中有一种看好戏的光芒。
当天下午,我被带到初三(7)班。
还没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各种嘈杂的声音,有说话的,有笑的,还有椅子移动的声响。
03推开教室门的那一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教室里乱糟糟的,有的学生在座位上睡觉,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还有几个学生根本不在座位上,在教室后面不知道在干什么。
"同学们,安静一下。"我提高声音说。
教室里稍微安静了一些,但很多学生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学生看起来很精神,他打量着我,眼中带着一种挑衅的光芒。
这个学生应该就是班长徐冬了,我之前听其他老师提过他,说是个很聪明但很难管的学生。
"我是你们新的语文老师方苒,以后我们就要一起学习了。"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信一些。
"又来一个新老师。"坐在中间的一个女学生小声嘀咕,"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徐冬站起来,似乎是在履行班长的职责:"同学们,起立。"
稀稀拉拉地有一半学生站了起来,另一半依然我行我素。
"老师好。"几个学生有气无力地说。
我深吸一口气,知道这堂课注定不会轻松。
我开始讲课,但教室里的纪律实在太差了。
不到十分钟,就有学生开始交头接耳,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玩。
"那个同学,请把手机收起来。"我指着一个正在玩手机的男学生说。
那个学生抬头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把手机收了起来,但脸上明显写着不耐烦。
徐冬这时候举手了:"老师,我有个问题。"
我以为他是要问学习上的问题,就说:"你说。"
"老师,您之前在哪个班教过?"徐冬问,眼中带着一种探究的光芒。
"我之前在(3)班。"我如实回答。
"哦,(3)班是重点班,我们是差班,老师觉得落差大吗?"徐冬的语气有些挑衅。
教室里其他学生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看着我等待答案。
我知道这是个关键时刻,怎么回答会影响到我和学生们的关系。
"在我眼里没有好班差班的区别,只有用心学习和不用心学习的区别。"我认真地说。
"是吗?"徐冬笑了笑,"老师,那您觉得我们班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吗?"
这个问题让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说能吧,根据现在的情况看确实很困难;说不能吧,又会打击学生们的信心。
"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一定能取得进步。"我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中庸的答案。
徐冬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并不满意我的回答。
这堂课勉强上完了,但效果很差。
学生们基本没怎么听,我讲的内容大部分都白费了。
下课铃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
晚上回到宿舍,我坐在桌前开始分析初三(7)班的情况。
这个班一共27个学生,从今天的观察来看,问题确实很多:
上课纪律差,至少有一半学生不能专心听讲;作业完成情况肯定也不好,从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学习基础估计很薄弱,特别是语文这种需要积累的科目。
最棘手的是班长徐冬,这个学生明显很聪明,但态度有问题,而且在班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不能搞定他,其他工作都很难开展。
第二天,我特意提前到教室,想看看学生们课前的状态。
推开门一看,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十几个学生,其他的还没来。
已经来的学生有的在补作业,有的在聊天,没有一个在预习功课的。
04"早啊,老师。"徐冬看到我,主动打招呼,但语气里还是带着那种若有若无的挑衅。
"早,徐冬。其他同学呢?"我问。
"快上课了就会来的。"徐冬不在意地说。
果然,上课铃响之前的几分钟,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地进教室,有的甚至踩着铃声进来。
"方老师,你刚来不了解情况。"数学老师王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这个班就这样,前面已经走了两个语文老师了,都是被气走的。你也别太较真,混过这学期就行。"
"是啊,这些学生油盐不进,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英语老师也说。
最让我感到讽刺的是,谢雅丽也经常过来"关心"我。
"小方,怎么样?(7)班还适应吗?"谢雅丽问。
"还在磨合阶段。"我勉强笑着回答。
"慢慢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这个班确实不好管,你能坚持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谢雅丽说着,但我能感觉到她眼中那种幸灾乐祸的神情。
每次看到她那种表情,我心里就憋着一口气。
凭什么她能拿走属于我的评优名额?
凭什么我要被分配到最难管的班级?
凭什么所有人都觉得我搞不定这个班?
晚上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反思。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我的方法不对,还是这些学生真的无药可救?
有一天晚上,我在校园里散步,走到初三(7)班的教室旁边。
教室里还亮着灯,我好奇地走过去看了看。
透过窗户,我看到徐冬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正在认真地写着什么。
月光从窗户洒进去,照在他专注的脸庞上,那一刻他看起来完全不像白天那个叛逆的学生。
我轻轻推开教室门:"徐冬,这么晚还不回去?"
徐冬抬起头看到我,有些慌张地合上了本子:"老师,您怎么还在学校?"
"出来散散步,你在做什么?"我走到他身边。
"没什么,就是......"徐冬欲言又止。
我看到他桌上放着一本数学练习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解题过程。
"你在做数学题?"我有些惊讶。
徐冬点点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就是随便做做。"
我翻了翻他的练习册,发现题目都做得很对,而且解题思路很清晰。
这完全不像一个差班学生的水平。
"你的数学基础很好啊。"我真心地夸奖道。
"还行吧。"徐冬谦虚地说,和白天那个挑衅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发现徐冬其实是个很聪明很有想法的孩子,只是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些抵触情绪。
"徐冬,你为什么在课堂上总是那样?"我忍不住问。
徐冬沉默了一会儿,说:"因为没意思啊,老师们都觉得我们是差班,教的时候也没什么热情,就是应付差事。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破罐破摔了。"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也许问题不全在学生,而是在教学方式上。
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既然传统的方式行不通,那就换个思路试试。
我开始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徐冬喜欢数学和逻辑推理;坐在后排的女学生李小雨喜欢看小说;总是睡觉的男学生张强其实很喜欢历史故事。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讲文言文的时候,我会结合历史背景,让张强来给大家讲相关的历史故事;讲现代文阅读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有意思的小说片段,让李小雨来分析人物性格;讲作文的时候,我会让徐冬来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
05慢慢地,学生们开始对我的课有了一些兴趣。
虽然课堂纪律还是不太好,但至少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认真听讲了。
不过,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一个月后的一次偶然事件中。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正在讲一篇关于亲情的课文。
讲着讲着,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女学生在哭。
"怎么了?"我走过去轻声问她。
"没事,老师。"女学生抹了抹眼泪。
"是课文的内容让你想到了什么吗?"我关切地问。
女学生点点头,然后断断续续地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原来她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很久才能回来一次,她很想念父亲。
课文中描述的父爱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听了很感动,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于是我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我父亲是如何支持我读书的。
没想到,我的分享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
一个接一个的学生开始说起自己的家庭故事,有的说父母的不容易,有的说自己的理想和困惑。
整个教室的氛围都变了,不再是那种对立和冷漠,而是充满了温暖和理解。
徐冬也举手发言了:"其实我们不是不想学习,只是觉得没人真正关心我们。老师们都觉得我们是差生,家长也对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他的话说到了很多学生的心里,教室里响起了赞同的声音。
"但是方老师不一样,"徐冬继续说,"她真的在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真的在努力教我们。"
听到这话,我眼眶有些湿润。
这是我来到(7)班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学生们的认可。
从那天开始,班级的氛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学生们上课更认真了,也愿意和我交流了。
虽然基础还是很差,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我开始给他们补基础知识,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
每天课前十分钟默写生字,课后布置适量的练习。
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会单独辅导。
徐冬成了我的得力助手,他会帮我维持课堂纪律,也会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其他学生看到班长都这么认真,也不好意思再偷懒。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期中考试。
我对这次考试既期待又紧张,不知道学生们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
考试结束后的那几天,我比学生们还要焦虑。
每天都在想成绩会怎么样,会不会还是倒数第一。
成绩公布的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
年级主任拿着成绩单走进来,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方老师,你们班的成绩出来了。"年级主任说。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怎么样?"
"语文平均分75分,比开学时提高了15分,在年级里排第六名。"年级主任说。
虽然不是特别好的成绩,但对于初三(7)班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不过......"年级主任话锋一转,"其他科目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总体排名还是倒数。"
我的心情一下子又沉了下来。
看来仅仅靠语文一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改变这个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回到教室,学生们已经知道了成绩。
看到我进来,徐冬站起来说:"老师,谢谢您,我们语文进步了这么多。"
其他学生也纷纷感谢我,有的学生还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考试中取得进步。
看着学生们开心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06虽然总成绩还是不理想,但至少我们在进步,这就够了。
这时候,谢雅丽走进了教室。
"方老师,听说你们班语文进步了不少,恭喜啊。"谢雅丽笑着说,但笑容有些勉强。
"谢谢,学生们都很努力。"我客气地回应。
"不过总成绩还是......"谢雅丽欲言又止,"算了,毕竟基础在那里,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很不错了。"
她的话虽然是在夸奖,但总让人感觉有些刺耳。
谢雅丽走了之后,徐冬走到我身边:"老师,您别听她的,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我摸摸他的头,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期中考试之后,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主动问问题,开始认真完成作业,甚至开始互相帮助。
我也调整了教学计划,不仅仅关注语文,还会在课余时间帮他们辅导其他科目。
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数学或英语老师,但基础的内容还是能够指导的。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帮助学生们建立信心。
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我都会耐心鼓励。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自己,你们并不比别人差。"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差的只是方法和态度,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慢慢地,学生们真的开始相信自己了。
他们的眼中不再是迷茫和叛逆,而是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十二月份。
这时候学校宣布了一个消息:一月份要举行全县统一的模拟考试,这是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考试,所有初三学生都要参加。
听到这个消息,我既兴奋又紧张。
这是检验我们这几个月努力成果的时候了。
"老师,您觉得我们能考好吗?"徐冬问我。
"我相信你们,也相信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我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
我为学生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有针对性的练习。
白天上课,晚上辅导,周末也不休息。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学生们也很争气,他们比以前更加努力。
每天早上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书,晚上回家也会认真完成作业。
徐冬更是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他不仅自己学习认真,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一月份的某一天,全县统考正式开始。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脑子里想的都是学生们明天的表现。
考试当天早上,我早早来到学校门口,等着学生们到来。
看到他们一个个走进考场,我的心情比他们还紧张。
"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考的。"徐冬走过来对我说。
"嗯,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我拍拍他的肩膀。
考试进行了两天,我这两天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学生们的情况。
考试结束后,我们要等一个星期才能知道成绩。
这一个星期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每天都在想象各种可能的结果。
学生们也很紧张,经常问我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
我总是安慰他们说只要尽力了就好,但其实我心里比他们还要忐忑不安。
终于到了成绩公布的日子。
那天上午,全校师生都聚集在操场上,等待广播里宣布统考成绩。
华校长站在主席台上,手里拿着成绩单,表情很严肃。
07"各位老师、同学们,现在公布全县统考成绩。"华校长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校园。
华校长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全场,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全县统考第一名,平均分478分,初三(7)班!"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初三(7)班?那个全校有名的差班?
我愣在原地,感觉像做梦一样。
几秒钟后,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操场上开始有了动静,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不会搞错了吧?"
"(7)班真的是第一名?"
"这怎么可能?"
我看到华校长也是一脸震惊,他拿起成绩单又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次宣布:"没错,全县统考第一名确实是初三(7)班。"
这时候,我们班的学生们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徐冬激动地跳了起来,其他学生也都相拥而泣。
"我们真的是第一名!"
"我们不是差班了!"
"方老师,我们做到了!"
看着学生们激动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这几个月来的所有辛苦、委屈、挫折,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谢雅丽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显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她教的班级只得了第五名,而我带的"差班"竟然拿了第一。
华校长走下主席台,直接朝我走来。
"方老师,恭喜你,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华校长握住我的手,脸上满是笑容,"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擦了擦眼泪:"学生们努力,我只是陪着他们一起努力而已。"
"不简单,真的不简单。"华校长连声感叹,"你为我们学校争了光啊。"
其他老师也都围了过来,纷纷向我表示祝贺。
刚才还在质疑的声音现在都变成了赞扬。
"方老师太厉害了,把差班带成了第一名。"
"这简直是奇迹啊。"
"方老师,你有什么秘诀?"
我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赞美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一再强调是学生们的功劳。
散会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回到了教室。
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老师,这是我们第一次拿第一名。"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女学生对我说,眼中闪着泪花。
"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厉害。"张强也说,他以前总是上课睡觉,现在却成了班里的积极分子。
徐冬走到我面前:"方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们。如果不是您,我们永远不会有今天。"
"是你们自己争气,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我摸摸他的头。
"不是的,"徐冬认真地说,"以前的老师都觉得我们没救了,只有您真正相信我们能行。"
听到这话,我再次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下午的时候,年级主任专门来找我,想了解我们班取得好成绩的经验。
"方老师,说实话,你们班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所有人都没想到。你是怎么做到的?"年级主任问。
我想了想,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真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学好的可能。"
"就这么简单?"年级主任有些不信。
"对,就这么简单。"我点点头,"这些孩子不是不聪明,只是以前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学习。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信任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年级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傍晚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回想着这几个月来的经历。
08从最初的满腔热情,到被现实打击的沮丧,再到重新振作的决心,最后到今天的成功,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很值得。
这时候,华校长走进了教室。
"小方,还在这里啊?"华校长笑着说。
"华校长。"我站起来。
"坐,坐。"华校长摆摆手,"我是专门来找你的。"
我重新坐下,等待他继续说。
"关于市级优秀支教老师的评选,我们学校重新考虑了一下。"华校长说,"你们班这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说明你的教学能力很强,我们决定推荐你参加评选。"
我听了一愣,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可是不是已经推荐了谢老师吗?"我问。
"这个......"华校长有些尴尬,"是这样的,市里的评选还没有结束,我们可以更换推荐人选。而且你的情况更符合支教老师的评选标准。"
我明白了,现在我有了成绩,学校自然要重新考虑。
"华校长,谢谢您的信任,但我想还是算了吧。"我说。
华校长一愣:"为什么?这对你很重要啊。"
"我知道很重要,但我现在想的不是这些荣誉,而是怎么能把学生们教得更好。"我真心地说,"再说,推荐名额本来就已经给谢老师了,现在更换不太合适。"
华校长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小方,你的格局很大,我很欣赏你。不过你要知道,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我明白,但有些东西比荣誉更重要。"我坚定地说。
华校长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统考的详细成绩单出来了。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不仅仅是总成绩第一,各个科目的成绩也都很不错。
特别是语文,平均分达到了92.8分,比第二名高出了5分多。
更让我惊喜的是,徐冬的个人总成绩进入了全县前十名,这对一个以前的"差生"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消息传出后,县教育局也很重视,专门派人来学校了解情况。
他们要求查看试卷,担心有什么问题。
"不会是作弊了吧?"我听到有人在私下议论。
谢雅丽也在其他老师面前暗示:"这个成绩提高得太快了,有些不正常。"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很愤怒,但还是保持了冷静。
清者自清,我相信调查会证明一切。
教育局的人来了之后,重新阅卷,仔细核查了每一份试卷。
结果证明,所有成绩都是真实有效的,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学生的基础确实不太好,但进步很明显。"负责检查的老师说,"特别是语文科目,可以看出平时训练得很扎实。"
调查结果出来后,那些质疑的声音自然就消失了。
反而有很多老师开始向我请教经验。
"方老师,你是怎么让学生们在这么短时间内提高这么多的?"
"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吗?"
面对这些询问,我都耐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关心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潜力。
谢雅丽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过来"关心"了,见到我的时候也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走。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毕竟她苦心经营多年的"优秀教师"形象受到了冲击。
最让我开心的是学生们的变化。
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对学习更加有信心了。
"老师,我们中考也能考好吗?"李小雨问我。
"当然能,你们现在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我鼓励她。
"老师,我想考县里的重点高中。"张强说,这个以前上课总是睡觉的学生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
"好啊,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支持他。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都有了目标和梦想,我觉得比得到任何荣誉都开心。
来源:清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