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将于2025年12月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以“守真·创新”为主题。谨修其身,慎守其真,秉承守真信念;求索不止,革故鼎新,倡导创新精神。
全国消化道领域的医疗同道:
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将于2025年12月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以“守真·创新”为主题。谨修其身,慎守其真,秉承守真信念;求索不止,革故鼎新,倡导创新精神。
为进一步认真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推动消化道领域健康知识普及,用多元化、高质量的科普作品传递科学健康理念,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组委会将同期举办“第十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健康科普大赛,现面向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教育、媒体等相关单位人员征集优秀健康科普作品。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作品推荐主题
征集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消化道疾病相关领域:结直肠外科、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胃外科、炎症性肠病、肛肠外科、肠道微生态、食管外科、放射性直肠损伤。
征集作品类别
作品从形式上分为“表演类”“视频类”“图文类”“音频类”。具体要求请见附件1。
赛程安排
作品征集阶段(即日起—2025年11月11日)
参赛选手须提前下载“第十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健康科普作品报名表(附件2),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内容,由所属单位加盖公章后扫描,与参赛作品一同,以“报送单位+主创人员+作品名称+作品类别”的格式命名,发至大赛会务组邮箱18903078581@163.com。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1日24时。
专家评审阶段(2025年11月12日—11月29日)
组织专家评委团队,按类别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优秀表演类作品晋级决赛进行最终评审(视作品报送情况而定),图文类、视频类、音频类作品在该阶段评选确定名次。
现场决赛阶段(2025年12月19日)
(1)入围决赛的表演类作品将通过现场展演获得最终名次/奖项,需自行准备表演所需的服装、道具、乐器(主办方仅提供基础的舞台设备,如音响、麦克风等,特殊乐器需自带)。表演时长5分钟,评委提问2分钟。各参赛选手须在报到前将展示使用的资料交大赛会务组,且在比赛过程中不得修改任何与比赛相关的信息。表演顺序通过现场抽签决定。
(2)视频类、图文类、音频类优秀作品将在会场展播,并进行颁奖仪式。
未入围决赛的相关作品及其创作团队可参加“第十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健康科普大赛后续活动,欢迎参赛选手到现场观看比赛。
注意事项
1、大赛将组建组委会,由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相关代表组成,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组建大赛评委会,由相关省级、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媒体代表等组成,评委会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推荐作品进行评分。
2、参赛作品须符合征集要求,所有参加人员报送作品前请仔细阅读活动通知。所有报名作品须为原创,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如提供的内容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作者或演讲者承担法律责任,活动主办方和承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参赛作品的创作时间应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10月之间,已参加过往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健康科普大赛的作品原则上不得重复参赛。表演类作品内容需经过相关业内专家对科学性、趣味性进行审核,并在公开场合进行过讲解、表演。各地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不设上限。
4、如提供的内容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作品作者或演讲者承担法律责任,活动主办方和承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本届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报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报送作品均视为获得报送和制作单位或个人的同意,大赛组委会享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本届大赛相关宣传展示,且不向投稿者支付相关费用。
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作品的报送、制作单位及作者个人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活动各项规定。
大赛会务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健康教育中心
联系人:陈老师 罗老师
联系电话:189 0307 8581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金融城院区)5号楼3楼
来源: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