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看它是动漫的一个分支,这条赛道的火爆程度,已经到了“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地步。
要说今年短剧圈最猛的风口,那非“动态漫”莫属,
别看它是动漫的一个分支,这条赛道的火爆程度,已经到了“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地步。
从6月到8月,动态漫的在投数量一路狂飙,8月直接冲到1802部,环比涨了15%,创下历史新高。
播放端同样疯长——8月播放增量25.24亿次,环比涨32%,播放总量破95亿!
你没看错,95亿次,这已经不是“热门”,这是“爆炸”!
更劲爆的是:流量高度集中,前100部剧吃掉了八成播放量。
也就是说,在这个看似“全民创作”的市场里,真正能吃肉的,只有那一小撮人。
别光看数字热闹,残酷的现实是,8月在投的1802部动态漫里,64%播放量连100万都没到,
破1亿的只有8部,连0.5%都不到,说白了,大多数剧都成了“陪跑员”。
但头部剧的吸金能力太强,8月TOP100的播放增量是21.11亿,占了大盘的八成以上。
连账号层面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近400个剧场号中,TOP20账号拿走了77%的播放增量。
你没看错,20个号吃掉了整个市场的七成流量!
曾经一度风光的“沙雕漫”,现在的势头肉眼可见地弱了,三个月前它还是主流,占比六成。如今掉到三成左右,
8月的TOP100里,沙雕漫的播放增量占比只剩26%,而其他类型动态漫已经飙到15.63亿次,是沙雕漫的三倍。
观众的口味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一笑而过的“搞怪”,而是更爱那种剧情爽、设定炸、冲突强的内容。
于是我们看到,玄幻仙侠、逆袭重生、穿越战神这些题材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像“重生”“觉醒”“修仙”“女帝”“天命”这样的热词,几乎每部爆款里都能找到。
AI制作的崛起也功不可没,以前这些题材拍起来烧钱又费时,
现在AI能直接生成背景、人物、打斗特效,制作成本砍掉一半,这下好了,创作者只要脑洞够大、节奏够爽,观众根本停不下来!
6月,沙雕漫还在“最后的辉煌”
那时的榜单,TOP30里有19部沙雕漫,占比六成以上,《山村小太爷》《叶风概率》《狩猎1978》包揽前三,
这些作品大多短小精悍,平均46集,剧情轻快搞笑,而且几乎都免费播出——30部里有22部免费。
但这股风很快就变了。
7月,玄幻崛起,老剧更能打
7月的榜单换了风格,《天才沦落捡药渣》《大雾之下》《欧皇重生:荒古圣体签到就送?》占据前三。
新剧只有5部,老剧居然高达25部——说明用户粘性和复播率在提高,题材依旧是玄幻、逆袭、穿越三大王者,沙雕漫数量进一步降到13部,
不过付费模式开始冒头,30部里有11部收费,平台开始尝试商业化。
8月,大洗牌,精品化时代来了
8月是关键节点。榜首《洪荒:代管截教,忽悠出了一堆圣人》,第二《魅魔叛主,我反手养成八翼炽天使》,第三《赵小驴传奇》。
13部新剧、17部老剧同场竞争,7月上线的作品继续发热。
但类型格局彻底反转:沙雕漫只剩9部,其他动态漫暴涨到21部。
更明显的是——付费模式彻底成主流,30部里23部要付费。
免费时代彻底过去了,用户愿意为“爽剧”“好剧”掏钱。
机构格局也在重塑:酱油包揽8席、奇想文化4席、友和2席,三家加起来占据榜单近一半。
可以说,漫剧市场的“工业化生产时代”正式开启。
打开8月的总榜,你会发现前五大账号几乎天天刷屏,
“小星动漫放映室”“龙王动漫剧场”“小树动漫剧场”“宣宣沙雕”“巨巨番剧”——这些账号一个比一个猛。
TOP20账号的播放量超过54亿次,占全平台57%,头部的虹吸效应太强了,普通创作者根本打不过。
更关键的是,这些账号背后大多是机构,中文在线、剧点、魔方、友和、酱油、时刻互动等纷纷下场。
剧点一个机构就有10个漫剧号,宣百文化、魔方也各有8个号,矩阵化运营成了标配。
机构们开始细分账号定位:有的专做男频爽剧,有的主打女频甜宠;有的搞沙雕,有的做热血玄幻。
一旦爆款出现,他们立刻复制打法、铺量扩散,像流水线一样造神。
我聊过一个做漫剧的草根团队——“星影工作室”。
他们最早三个人干活,靠手绘拼贴和配音外包,做沙雕漫。后来靠一部《修罗归来》火了。
短短一周破千万播放,平台投放推荐,广告商主动找上门。
如今他们已经变成十几人的小公司,做出了五个不同题材的账号矩阵。
负责人笑着说:“我们现在选题的秘诀就是——先看最近三个月的爆款关键词,比如重生、修仙、觉醒、女帝;
再想一个反转,比如主角被废后觉醒系统,或被逐出宗门后修成神。
这样写剧本,命中率比拍爱情剧高多了。”
他坦言:“动态漫这行,想爆得靠策略,更靠命。每次投流都像买彩票,
但好剧真不愁观众,只要节奏快、反转猛、特效炸,流量就会来。”
一句话总结现在的动态漫赛道:量爆炸,精品稀缺。大家都在卷,但真能打的不到10%,
题材锁定“爽感”。玄幻、重生、逆袭是票房密码。机构化明显,个人创作者空间越来越小,矩阵化才有机会。
付费成主流,免费时代结束,用户愿为爽感买单,AI是加速器。AI降本提效,让创作门槛更低,但竞争更激烈。
2025年下半年,动态漫已经不是一个风口,而是一场洗牌,
谁能在这场“AI+爽剧”的浪潮里杀出重围,谁就可能是下一个“短剧王者”。
对个人创作者来说,这个时代是机会,也是淘汰赛。
毕竟,在动态漫的世界里——不是你火,就是你没被看见。
来源:靳律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