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至8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别开生面的“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双节专场活动成功举办。长春魔术家协会的“物理秀”互动表演吸引了不少职工家属驻足围观;非遗市集上,扎染、绒花、糖人、漆珠等非遗手作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职工子女。
10月1日至8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别开生面的“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双节专场活动成功举办。长春魔术家协会的“物理秀”互动表演吸引了不少职工家属驻足围观;非遗市集上,扎染、绒花、糖人、漆珠等非遗手作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职工子女。
“这里既有适合孩子的亲子活动,也有我们职工感兴趣的特色活动和文艺演出,全家人都能找到喜欢的项目!”一位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职工高兴地说。
这只是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春市总工会锚定服务职工“突破点”,推动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服务融合,长春工会服务圈建设全面推进,“幸福汇”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全城覆盖 ——
打造职工身边的幸福圈
“现在走到长春大街小巷,总能不经意间发现工会的服务站点,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了。”一位刚在工会驿站喝完水的快递小哥笑着说道。
围绕打造“大服务中心”工作理念,长春市总工会全面整合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大学、职工体育活动中心、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互助互济指导中心、职工法律服务中心等职工服务阵地各项功能,通过合作、孵化、入驻等多种形式,引进商超、医药、银行、餐饮等社会服务资源,形成综合服务区、学习培训区、体育健身区、健康体验区等多种工会服务融合区域,在长春城市中心形成“枢纽型”职工服务项目集群,打造高质量服务职工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服务职工综合体建设。
以“幸福汇”品牌为核心,长春工会紧扣职工群众集聚区“建阵地”,高标准打造了一批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旗舰型工会驿站。同时,高质量建设了一批集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型工会驿站,广覆盖建设了一批普及型、共建型工会驿站。“替小厨”“骑手之家”等一批驿站火爆“出圈”。
目前,长春市各类“幸福汇”服务职工阵地已突破500家,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工会服务“一张网”。同时,聚焦为工会驿站赋能增效,壮大基层工作队伍,培育“十大员”工会志愿者队伍,帮办、代办工会相关业务,成为服务职工参与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
全域赋能——
精准响应职工多元化需求
“假期孩子没人管一直是我最头疼的事,现在工会办了托管班,专业又放心,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一位双职工家长感激地说。据悉,长春工会建立普惠化假期托管体系,已开设托管班142个,服务万余名职工子女。12351热线全天候响应,三年接处诉求1.8万件,结案率100%。“会聚良缘·情定春城”婚恋服务品牌,线上线下服务单身职工万余人次。
面对职工多元化的需求,长春市总工会以“汇聚资源”和“汇聚服务”为主线,持续推动构建长春工会“幸福汇”服务体系。
连续两年发布长春工会服务职工10件实事项目;深入实施产改“十百千”工程,依托工匠学院、职工大学等平台,年均培训职工超百万人次;5年来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超20亿元;深入基层送培训、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动不断开展,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福利。
长春市总工会将“幸福汇”品牌作为普惠服务的核心引擎,策划开展“年货大集”“消夏节”“惠民生活节”“微疗休养”等一系列活动,三年来,累计联动优质商户986家,发放消费补贴3095万元,惠及职工566万人次。职工健身中心正式运营,文化艺术节、冰雪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惠工直播间”浏览量超22万人次。
数字赋能——
工会服务“一键触达”
“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工会服务,现在办事方便多了,不用往服务中心跑了。”一位通过微信小程序参加工会活动的年轻会员表示。
在数字化浪潮中,长春市总工会加快数智化步伐,让工会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为职工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长春工会会员服务卡集成20项普惠功能,心理服务、法人办理等8套线上系统,业务线上化率达92%,全市实名制会员突破209万。创新建立的长春工会会员积分制服务,针对职工参与业务培训、岗位创新等方面给予积分奖励,以积分添动力。
开发的长春工会微信小程序,集成工会之窗、工惠专享、工慧乐享、工汇优享四大板块功能,不仅涵盖建会入会等基本模块,更实现与社保、公积金、医保等第三方平台的互联跳转,打通服务壁垒。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重塑了工会与职工的互动方式。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