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神被ai耍了?靠 GPT-5 Pro 推导公式,却连明显问题都没发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16:50 1

摘要:最近数学大神陶哲轩用AI搞研究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被耍了”,这简直是把大模型的老底给掀了,给所有吹AI能取代人脑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近数学大神陶哲轩用AI搞研究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被耍了”,这简直是把大模型的老底给掀了,给所有吹AI能取代人脑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事其实发生在今年三月,陶哲轩在他的博客上记录了全过程。

他用的也不是什么未来的GPT-5 Pro,就是大家都能用到的GPT-4。

他想解决一个微分几何问题,自己不熟,就让AI当辅助。

GPT-4确实猛。

陶哲轩给个方向,它能刷刷地推公式,甚至搬出了陶哲轩自己都没想到的闵可夫斯基积分公式,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证明。

看起来有理有据,逻辑严丝合缝,把这位菲尔兹奖得主都唬住了。

问题就出在这。

AI的所有“才华”,都建立在陶哲轩给出的框架内。

陶哲轩下意识地假设了研究的球面是“行为良好”的,没有那种奇形怪状的细长管道。

而GPT-4呢?

它完全没有能力去质疑这个前提假设。

它就像一个顶级秘书,老板说往东,它能把去东边的路线规划得明明白白,甚至能告诉你路上有几家咖啡馆。

但它绝不会问一句:“老板,我们确定要去东边吗?西边可能有更好的机会。”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数学交流网站MathOverflow上。

陶哲轩把自己的思路发上去,一位名叫Fedor Petrov的数学家一句话就点破了盲点:这个问题的二维版本早就被一个叫Pestov-Ionin的定理解决了,关键难点恰恰是那些带有细长管道的古怪曲面。

这才是致命的。

AI能帮你计算、检索、甚至模仿人类的推理过程,但它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它不知道一个问题的学术背景,不了解这个领域里真正的难点在哪,更不会提醒你“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陶哲轩自己复盘得特别到位:AI在小尺度上是神器,干具体的计算推导,效率极高。

但在中等尺度的策略选择上,它就是个“马屁精”,只会顺着你的思路给你提供支持,哪怕你的思路是错的。

所以这事儿的重点压根不是智商230的大神被骗。

恰恰相反,这完美展示了人类顶尖智慧与AI协作的真实图景:AI是强大的工具,但掌舵的永远得是人。

没有人类的直觉、大局观和批判性思维,AI给出的再完美的答案,也可能只是在一条死胡同里原地打转。

来源:番薯侃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