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枚射程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正在成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转折点。当特朗普公开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这种武器时,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已不仅是外交辞令——“这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
一枚射程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正在成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转折点。当特朗普公开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这种武器时,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已不仅是外交辞令——“这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
10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面前抛出震撼性言论:“如果俄乌冲突无法解决,我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此前,他已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两次通话,并计划在10月17日举行面对面会谈,与此同时,英媒披露美国已深度参与乌军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远程打击,不仅共享情报,还协助规划飞行路线和打击时机。
战斧具备亚音速飞行能力和精确制导系统,能够以低空突防方式规避防空网络,对纵深目标构成严重威胁,这让他足以突破俄军防空。
24小时内,俄罗斯迅速作出反应,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强烈警告: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
梅德韦杰夫的点名警告背后,隐藏着一个致命的技术现实:“战斧”导弹的核弹头版本与常规版本在飞行中根本无法区分。这意味着任何发射都可能被俄方误判为核攻击,从而触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他更强调关键一点:“这些导弹的发射将由美国而非基辅执行”,这句话直指问题核心——如果“战斧”导弹飞向俄罗斯,莫斯科会将责任归咎于华盛顿,而非基辅。
战斧似乎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红线,不知道美国是否会跨越这条线,如果跨了,那么俄罗斯又将如何反应?
“战斧”导弹问题之所以如此敏感,源于它触及了俄罗斯的多重底线。
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陈宇分析:“美国对俄乌冲突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变化,正日益倾向于对俄罗斯施压。”若美国不断升级对乌军事支持,意味着“越来越倾向于冒着俄美双边关系破裂的风险”。
最敏感的是核威慑领域。陈宇指出:“尽管美国表态提供的是常规弹头版本,但俄方强调部分‘战斧’导弹型号可配备核弹头,这将影响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当常规与核武器边界模糊时,误判风险呈指数级上升。
2019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这一冷战时期的重要军控协议曾经规定美俄不得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
核阴影从未如此浓,截至今年初,美俄合计拥有全球约87%的核武库存,控制着83%已部署或具备实战能力的核弹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显示,美国已部署1770枚核弹头,俄罗斯部署1718枚。
而美俄间仅存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明年2月到期,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警告:“新的军备竞赛是可能的”。
中国对战争一直持反对态度,主张和平对话,尤其是反对核大战,目前中国的核武库也仅仅只是维持“够用”的水平。
为何中国没有那么多核武器,仍然可以保持和平稳定呢?当然是因为和平并不在谁有多少核武器,而在于是否站在了公平正义的一边。
建议美俄不如将核武裁撤一部分以减轻点火药味,最好可以减少到与中国相差不大的水平,这样三方鼎力,比较稳妥。
若“战斧”导弹真被交付乌克兰,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战术层面,乌克兰获得了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泽连斯基曾直言,拥有该武器“能迫使普京重新计算战争成本”。
在战略层面,梅德韦杰夫的警告被外界解读为潜在的核警告,专家分析,若俄罗斯以核武反击,将是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升级,可能引发北约介入、全球安全局势全面动荡。
但这类武器一般是部署在战舰上,来回移动的舰队可以有效防止敌人反击,而乌克兰的舰队已经被俄军击沉的差不多了。
特朗普很早之前就表示要援助战斧,但直到今天也没有真的援助,外界认为,战斧仅仅只是威慑的手段,而不能真的使用,那样就失去了威慑的意义。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俄罗斯军费连年上涨,七十万大军在乌克兰与敌人对峙,如今局势越来越胶着,但双方都难以再取得更大的战果,或许,这场战争到了停战的时候了。
交流与威慑尽管言辞激烈,但双方仍保留了回旋余地。
梅德韦杰夫在警告的同时也表示,“希望特朗普关于‘战斧’导弹的言论将仅是又一次空洞的威胁”。这种表述既表明了立场,也为局势降温留下了空间。
从技术角度看,乌克兰有效使用“战斧”导弹面临挑战,操作“战斧”需要专业训练和配套系统,乌军需接受至少6个月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相关技术。
美国国内也存在质疑声音。《纽约时报》去年10月报道,有美国高级官员认为向乌提供“战斧”“完全不可行”,一是美国自身库存有限,二是乌克兰未就如何使用远程武器扭转战局向美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述。
大国博弈从不是电子游戏,没有重启按钮。特朗普的“战斧”威胁与梅德韦杰夫的核警告,将世界带到了危险边缘。
在这场危机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乌克兰可能获得短期战术优势,却面临冲突无限升级的风险;美国能展示对乌支持,却可能陷入与核大国的直接对抗;俄罗斯可展示强硬姿态,却可能加速西方军事介入。
正如“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警示的:“灾难降临的时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战斧”导弹的阴影笼罩在东欧上空时,克制与对话才是避免灾难的唯一途径。
参考信源:
梅德韦杰夫:向乌供应“战斧”将让所有人遭殃 尤其是特朗普——2025-10-13 央视新闻
来源:BOSS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