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当公司买卖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任意一项超过原本的50%,就算动真格了。
重组这事儿,成则凤凰飞天,败则渣男跑路。
先整明白啥叫重大资产重组:
按《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当公司买卖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任意一项超过原本的50%,就算动真格了。
说白了就是——企业把半个家底都换了。
A股这些年最不缺的就是重组故事。有人靠重组一夜翻倍,也有人踩雷商誉减值亏到怀疑人生。比如乐视网当年花42亿买个易到用车,结果商誉全减值,股价直接腰斩;再比如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硬生生把毛利率从25%干到29%,股民跟着躺赚。
重组通常分三步走:
要么把亏钱的包袱甩出去(卖资产),要么把别人家赚钱的买卖买进来(买资产),或者直接换个东家(借壳上市)。这里头藏着三类玩家:
第一类叫"真救命":比如某家电巨头把亏了八年的手机业务砍了,转头收购新能源公司,股价从8块涨到28。这类重组特征很明显——旧业务确实病入膏肓,新业务有实打实的技术专利。
第二类叫"假把式":去年有家公司花20亿收购网红直播公司,结果收购完发现承诺的业绩全靠刷单。这种重组最爱蹭热点,前两年追元宇宙,今年追人工智能,公告里必然出现"战略转型""第二增长曲线"这些高级词。
第三类最坑人叫"掏空术":大股东先把自家破烂资产高价卖给上市公司,等股价炒高后精准减持。最离谱的案例是某公司花15亿买大股东名下一家年利润300万的公司,交易所问询函都能摞成山。
炒股要注意以下几点哦
看钱往哪流:真重组现金流进实业,假重组钱都进了大股东腰包
查资产成色:收购标的要是连社保缴纳人数都对不上,赶紧跑
等落地再动:重组过会成功率只有47%,别听小道消息就梭哈
今年137起重组案中,有89起收购资产估值超过账面值10倍以上。资本游戏玩到这份上,到底是上市公司在重组,还是重组在重组上市公司?下次看见"重大利好"公告,不妨先看看K线图——往往消息放出来时,老鼠仓早就建完仓了。
以上信息纯属瞎聊,意在启发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你手里的票,是“重组潜力股”,还是“暴雷预备役”?评论区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炒股技巧##投资理财##信息差##赚钱#
来源:科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