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苏省昆山市的“畊练村”,刚结束一小时健身直播的刘畊宏快速拂去额角汗珠,便带着运动后的轻喘径直走向会议室。此时团队成员已围坐投影前,屏幕滚动着上一场直播的用户行为数据、弹幕关键词及待优化动作细节,关于下一轮直播内容的研讨会随即启动。
在江苏省昆山市的“畊练村”,刚结束一小时健身直播的刘畊宏快速拂去额角汗珠,便带着运动后的轻喘径直走向会议室。此时团队成员已围坐投影前,屏幕滚动着上一场直播的用户行为数据、弹幕关键词及待优化动作细节,关于下一轮直播内容的研讨会随即启动。
从台湾演艺圈的“全能艺人”到风靡两岸的“健身达人”,刘畊宏始终以真诚为底色,在音乐创作、全民健康、文化传播等领域深耕不辍,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
寻找两岸共鸣新钥匙
作为30多年的演员歌手,现在刘畊宏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健身教练。在他看来,身份转变的价值,恰恰在于能整合两个领域的积累,演员歌手生涯培养的艺术感知力,与健身教练身份沉淀的专业运动知识相融合,让他得以在以往较为单调的健身操基础上实现创新。
2021年,刘畊宏偶然开启健身直播,最初聚焦主流西洋音乐,带领团队围绕电子舞曲、嘻哈等风格编舞。尽管动作设计专业,直播数据却始终平淡,观众停留时间短,其健身直播尝试一度陷入瓶颈。
刘畊宏在快手银发专项活动上与观众互动
“那时才意识到,健身不只是动作堆砌,更需要能让大家‘走心’的节奏纽带。”刘畊宏回忆,多次调整西洋音乐风格仍收效甚微后,他察觉:“我们的观众多是两岸普通民众,他们更熟悉的文化韵律,或许才是打开共鸣的钥匙。”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中国曲风,从传统民乐与含中国元素的流行歌曲中筛选适配曲目,最终锁定周杰伦的《本草纲目》。
融合中药文化意象与轻快节奏的《本草纲目》,成为团队突破瓶颈的关键。他们摒弃西洋音乐的复杂编曲,以歌曲4/4拍节奏为基础,设计踢腿、摆臂、转腰等简单动作,同时保留“山药、当归、枸杞GO”的生活化歌词,让健身操兼具运动感与文化亲切感。这套健身操效果远超预期——开播数日,直播间在线人数从数千飙升至百万,“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话题刷屏网络,两岸观众纷纷打卡,学校、企业、社区也自发将其用作“课间操”“工间操”。
这场“从西洋音乐到中国曲风”的转变,不仅让刘畊宏直播出圈,更意外带动全民健身热潮。《本草纲目》健身操相关短视频播放超20亿次,衍生出“方言版”“亲子版”等改编版本,还推动两岸网友形成“线上打卡、线下约练”的互动模式。字节跳动官方数据平台巨量算数统计显示刘畊宏主导的“全民健身操”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总播放量突破 1500 亿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从“围观”到 “参与”的转变,是他用中国曲风重新定义了“健身场景”,两岸网友隔着屏幕的同步打卡让健身从个人选择变成跨越海峡的集体互动。
掀起全民健康新风尚
“健康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日常’我们应该拿回身体的主动权。”这是刘畊宏推动全民健康的核心理念,而他的行动力,则让这一理念从“口号”变成了影响千万人的实践。2022年,他的健身直播单场最高观看人数突破约 5256.7万,“刘畊宏健身操”成为现象级话题,而这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对健康生活的坚持与推广。
为让健身“接地气”,刘畊宏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动作,为上班族改编“办公室碎片运动”,为宝妈打造“亲子互动操”,降低参与门槛。直播中他细致讲解动作要领、强调量力而行,还分享饮食心得,倡导“运动与饮食结合”的健康理念。线下方面,2025 年 5 月他领衔 “我爱你・五月” 吾悦爱健康活动,五城同步发起“吾悦健康操”挑战,以 1124 名参与者刷新“最多人同时线上线下跳操”吉尼斯纪录;同年 7 月联合快手在重庆朝天门广场开展“百日心愿之旅”千人跳操活动。他表示,见证越来越多的人因运动焕发活力、全家参与的成就感远胜舞台掌声,其坚持推动“全民健身”从政策倡导向大众自觉转变,“健康生活”成为跨年龄地域的共同追求。
刘畊宏始终将推广“全民健身”作为目标,而在关注大众健康的过程中,他敏锐察觉到一个被忽视的细节——那些常年坚守在健康守护一线的医护人员,往往因高强度工作、不规律作息,将精力全投入到患者救治中,却鲜少能顾及自身健康,甚至面临体重超标、亚健康等问题。这份为他人守护健康,忽略自身的反差,让他坚定了要为医护群体健康助力的想法。
2025年6月恰逢国家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刘畊宏迅速行动,与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携手发起医护人员减重挑战赛。他自费设立奖金,以此激励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坚持打卡。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参与挑战赛的医护人员累计减重达1000斤,成效显著。
传递大陆发展新面貌
随着事业的发展,刘畊宏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大陆,从上海到昆山他走过十余座城市,亲身感受着大陆的发展变化,并主动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谈及搬到昆山后的生活时,刘畊宏说:“自从我搬到昆山,也吸引了很多台湾朋友搬来这里,本来这并不在他们考量的范围内,但我经常说先过来参观看看,只有亲身感受才能更好地了解昆山。”
刘畊宏在《创世纪》演唱会现场
近年来,昆山作为大陆对台经济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针对台胞构建了覆盖就业创业、金融产业扶持、文化交流、子女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政策体系,该体系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台胞集聚效应。
昆山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惠台政策体系,不仅为 10 万台胞筑起了“第二故乡”的归属感,昆山更以此为支撑设立了两岸青年创客学院,累计引进300余个创业项目。其中台资项目占比超70%,同时推出“昆台融”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4月累计放贷超45亿元,服务近300家台企。台胞子女也可就读公办学校,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截至2025年6月,超10万台商台胞在昆山工作生活,近4000名台胞子女就读于当地公办学校。除经济与生活保障外,昆山还通过文化活动搭建两岸民间交流桥梁,举办海峡两岸灯会、妈祖文化节等活动,年均吸引超 50 万人次参与。刘畊宏的“畊练村”落地于此,也是以健身为载体激活了两岸民众文化共情的情感联结。
昆山还有丰富的古镇资源。这里错落分布着周庄、锦溪、千灯等多个兼具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的古镇。假期里,刘畊宏常带着孩子们走进昆山的古镇群,从周庄的双桥到千灯的昆曲古戏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鲜活景致,成为孩子们接触传统文化最生动的课本。在刘畊宏看来,走一趟古镇比任何书本都管用,孩子们不是在背诵“江南水乡”的古诗,而是亲手摸过古镇的青石板,听过昆曲的原声,看过船过桥头的景致,也不再抽象理解两岸同根同源,而是真切感知到两岸文化里相通的温度。
据国台办相关数据显示,台湾青年群体中仅 38% 曾到访大陆,超过六成的台湾青年尚未了解到大陆的真实发展情况。刘畊宏认为,两岸间应该有更多的民间互动,才能让“两岸一家亲”从理念真正落地为日常。
而在众多以民间之力推动两岸交流的实践者中,刘畊宏的实际行动,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鲜活样本。从舞台上的歌手,到直播间的“健身教练”,再到两岸交流的“纽带”,刘畊宏用热爱与行动,诠释着艺人的价值。而这,也正是他始终坚守的“初心”。
记者:张莉莉
来源:China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