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患有高血压的朋友,早晨1大忌,中午2不要,晚上3不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5:50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文|紫苏

编辑|紫苏

很多高血压患者天天按时吃药,却还是觉得血压忽高忽低,早上头晕,中午乏力,晚上又睡不安稳。

其实,问题往往不在药上,而在生活习惯上。医生提醒,高血压的人早晨有一个大忌不能碰,中午有两件事别做,晚上还有三件事更要当心。

看似小细节,实则决定血压能不能稳住。到底是哪“1大忌、2不要、3不做”?很多人天天在犯而不自知。

很多人觉得血压高没什么,反正也不痛不痒的。

殊不知,这恰恰是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它是个"沉默的杀手"。

医院里常见这样的病例:患者早晨起床后突然晕倒,严重的直接昏迷不醒,送到医院一查是脑出血,血压高得吓人,190/110毫米汞柱,远远超过正常值。

追根溯源,这类患者大多有着共同点:早在多年前就被诊断出高血压,却没当回事,该吃盐吃盐,该熬夜熬夜,药也是想起来才吃一次。

高血压不仅伤害大脑,还会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时间长了心肌就会增厚,引发心肌梗死;肾脏的血管也会受损,慢慢丧失过滤功能;

眼底血管更是脆弱,严重高血压甚至会导致视网膜出血,影响视力。

年纪大了,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的风险自然增加。这可不是吓唬人,这是实实在在的健康隐患。

你知道吗?一天中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血压问题?答案是清晨

早晨起床后,人体从睡眠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升高。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生理性升高更明显。加上如果早餐吃得太咸,血压会升得更高。

早餐那碗咸豆浆、咸豆腐脑,看似美味,实际上是高血压患者的"定时炸弹"。

高盐食物中的钠离子会增加血液容量,直接导致血压升高。专家建议,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加工食品中已经含有大量盐分,比如火腿、腊肉、榨菜等,不知不觉中盐分就超标了。

清晨还有个坏习惯要避免——起床太急促。

很多老年人习惯早起,一睁眼就立马下床,这种姿势变化太快,容易导致血压突然波动。

正确的做法是:先在床上清醒1-2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坐稳后再慢慢站起来,走动前再原地站立片刻,这样可以让血压逐渐适应。

中午时分,很多人喜欢大鱼大肉、饭后一根烟。这些看似放松的习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却是雪上加霜。

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让本就不太通畅的血管更加堵塞。油腻食物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每多10公斤体重,收缩压就会上升3毫米汞柱左右。

想想那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为啥高血压特别多?就是这个道理。

午饭后的那根烟,看似提神解乏,实际上是在伤害血管。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长期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研究显示,戒烟1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下降50%。

晚上本应是放松休息的时间,却成了很多人"精彩生活"的开始。

熬夜追剧、吵架拌嘴、久坐不动,这"三不做"看似平常,却是血压失控的重要原因。

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血压的昼夜节律。

正常情况下,血压在夜间会自然下降10-20%,这种现象被称为"血压夜间下降",是血管得到休息的重要时间。

如果长期熬夜,这种保护机制就会受损,导致夜间血压居高不下,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

晚上情绪激动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

看到电视里的球赛或电视剧情节激动处,血压会不知不觉升高;家庭争吵、工作压力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波动。

建议高血压患者晚上避免观看刺激性内容,学会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放松心情。

晚饭后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看电视,看似是休息,实际上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代谢降低,加重肥胖,进而影响血压控制。

建议晚饭后等半小时再出门散步20-30分钟,既能帮助消化,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血压控制大有裨益。

控制高血压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做好全天候的健康管理。

饮食上,除了低盐,还要注意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禽肉、豆制品等。

特别推荐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番茄等,适当补钾有助于排钠,对控制血压有益。

运动是降压的良药。

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能有效降低血压5-8毫米汞柱。

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剧烈运动,以免血压波动过大。

药物治疗也很关键。一旦确诊高血压,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很多患者担心吃药有副作用而擅自停药,结果导致血压反弹更高。

现在的降压药已经很安全,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副作用很小。

记住,按时按量服药,血压才能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家庭监测血压也很重要。

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备一台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

比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记录下来形成血压日记,定期带给医生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

高血压看似不起眼,实则危害重重。

只有把"早晨1忌、中午2不要、晚上3不做"的健康习惯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管住血压。健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

管好血压,就是给自己的健康上了一份保险,让生活更有质量,让未来更有保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健康资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控信息。

来源:在雨中绽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