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如何科学应对?流感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的接种政策省疾控专家为您权威解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12:44 1

摘要:为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公众预防知识水平,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宁少奇、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梦遥、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刘毅三位专家就如何预防、症状识别及科学应对等内容进行解读。

秋冬交替,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各类传染病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

为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公众预防知识水平,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宁少奇、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梦遥、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刘毅三位专家就如何预防、症状识别及科学应对等内容进行解读。

问:当前我省秋冬季传染病流行的主要风险有哪些?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落实,疾控部门采取了哪些重点防控措施?

宁少奇:主要面临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风险。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人群室内活动聚集、通风不足导致呼吸道病原体传播加剧,易造成聚集性疫情。每年10月份以后进入手足口病和病毒性腹泻高发期,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传播方式多样、外环境抵抗力强,易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引发大范围传播。

梦遥:根据以往全省监测数据,我省秋冬季面临的主要传染病风险包括:一是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我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是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这些病原尤其对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健康危害较大。二是出血热,我省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区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出血热高发季节,位于城郊农田或荒地旁的农户、学校,容易被老鼠入侵。农民、师生接触含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唾液、尿液、粪便)或气溶胶,就有可能感染发病。三是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消化道传染病在秋冬季也高发,主要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宁少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落实,疾控部门采取的重点防控措施包括:一是加强与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通报和会商机制,共同研判分析形势并做好应对;二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其完善、落实晨午检、日常预防性消毒、健康监测等制度;三是强化多渠道监测、多病原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分析辖区及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结合本地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风险预警,特别是病原学监测,我们通过实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鉴定、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实时跟踪省内流行毒株的类型、变异情况及活动强度,评估其与疫苗株的匹配度,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四是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出血热、流感、水痘等疾病,都是能够利用疫苗防治的,疾控、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部门联合推动相关疫苗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屏障。针对流感疫苗,今年我省制定了《重点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工作方案(2025版)》,用于有序推进全省重点人群(一老一少及医务工作者)的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的集中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五是深化科普宣传,针对秋冬季传染病特点,利用多种媒介开展健康科普,重点宣传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能力。

问:近日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怎样甄别不同的呼吸道疾病?“一老一小”如何科学应对?

宁少奇:普通群众通常很难判断呼吸道疾病是由哪种病原体引发的。核心原则是观察典型症状差异,如果“先发烧后咳嗽,全身酸痛明显”,并且多为高热(常超过39℃) 需警惕流感;“发烧不明显,但咳嗽剧烈、迁延不愈” 需警惕支原体肺炎;“鼻塞、流涕打头阵,但不发烧” 大概率是普通感冒;而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患者体温常缓慢上升且不易消退,可能伴有咳黄脓痰等化脓性表现,但最终诊断仍需依赖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切勿自行诊断用药,滥用药可能导致病原体耐药,且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一老一小”是呼吸道感染的脆弱人群,易发展为重症,特别是老年人因免疫力较低且常伴有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或日常活动能力骤降),要特别警惕病情加重及混合感染风险。建议:一是在流感高发季来临之前,也就是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二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三是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四是一旦出现高烧不退或体温不升、精神状态改变(如萎靡不振、烦躁不安、嗜睡等)、呼吸急促或困难等危险信号应立即就医。此外,老人还应稳定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病,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

问:今年流感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的接种政策与往年相比是否有调整?哪些人群被列为优先接种对象?疫苗供应是否充足?

刘毅:大家应该也注意到,9月11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了今年国家会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待国家部署后将具体实施。带状疱疹,又称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成人多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成人患带状疱疹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上市的有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对象分别是40岁以上和50岁以上人群。2025年我省部分市县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有优惠政策,具体以当地疾控中心或接种单位发布信息为准。

“为了预防宫颈癌,WHO推荐接种HPV疫苗的目标年龄人群是9-14岁的女孩,即在进入性活跃期之前。“次要目标为大于15岁的女性或者男性”。 任何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都可能患带状疱疹,该病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更为常见,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难以抑制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他可能增加带状疱疹患病风险的因素还包括如患有艾滋病、癌症等疾病,或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压力大和患有慢性疾病等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被削弱等,这部分人群优先建议接种。以上这几种疫苗目前在我省供应充足,能满足群众接种需求。

问:除了接种疫苗,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防护细节?能否分享一些实用建议?

宁少奇:第一,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或从外面回到家里, 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遵循“七步洗手法”。第二,科学佩戴口罩,在密闭空间、人员密集或通风差的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金属条沿鼻梁压紧确保口罩完全遮住口、鼻和下巴,金属条沿鼻梁压紧。第三,有效通风,在住所、办公室、教室等室内场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15-30分钟,实现空气有效对流。第四,确保安全社交,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完全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丢至垃圾桶。第五,增强自身免疫力,适量进行体育锻炼、规范作息、营养均衡、管理压力,提高自身抵抗力。

来源:生活看多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