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竞驰S5带给梅赛德斯-AMG CLE53零百加速4.2秒的激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2:26 1

摘要:当梅赛德斯-AMG CLE53 4MATIC的3.0T直列六缸发动机迸发330kW功率与600Nm超增压扭矩时,这台零百加速4.2秒的性能轿跑需要一套能精准传递动力的 “跑鞋”。米其林竞驰S5(PILOT SPORT S5)作为竞驰5(PILOT SPORT

当梅赛德斯-AMG CLE53 4MATIC的3.0T直列六缸发动机迸发330kW功率与600Nm超增压扭矩时,这台零百加速4.2秒的性能轿跑需要一套能精准传递动力的 “跑鞋”。米其林竞驰S5(PILOT SPORT S5)作为竞驰5(PILOT SPORT 5)的性能进阶版,通过花纹优化、材料革新与结构升级,不仅驯服了这台扭矩巨兽的动力输出,更将其干、湿地操控极限推向新高度。在20英寸前轮265/35ZR20和后轮295/30ZR20的宽胎组合下,竞驰S5与AMG 4MATIC+四驱系统形成黄金搭档,让“六缸交响乐”的每一次轰鸣都转化为扎实的路面反馈和速度激情。

竞驰S5通过花纹进化实现了干、湿场景的“双面优化”​。首先通过非对称花纹的功能分区强化​全路况性能。竞驰S5延续了竞驰5的非对称花纹布局,但对功能分区进行了赛道级强化。其外侧胎肩采用比竞驰5更宽大、刚性更强的连续胎块设计,胎块之间的连接肋条厚度增加15%,配合优化的胎块角度,在AMG CLE53高速过弯时,能将横向力均匀分散至整个胎肩区域。这种设计使轮胎在“运动 +”模式下的过弯极限提升显著——当车辆以120km/h攻弯时,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竞驰5增加8%,有效抑制了宽体轿跑过弯时的侧滑趋势。​

竞驰S5内侧胎面的进化更具突破性,采用四道深度比竞驰5更深的纵向主沟槽,沟槽宽度增加12%,同时增设“Z”形辅助排水槽,形成三维排水网络。在南方多雨路况下,这种设计能将胎面与地面之间的积水以每秒1.8升的速度快速排出,较竞驰S5排水效率提升25%,从根源上降低水滑风险。在积水路面以80km/h制动时,竞驰S5的刹车距离较竞驰5缩短3米多,进一步提升了雨天、湿滑路面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依托米其林MaxTouch Construction压力分布均匀化科技,竞驰S5进一步优化了胎面接地形状。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调整胎体弧度,使AMG CLE53在加速、制动、过弯三种工况下,胎面压力变异系数较竞驰5降低12%。当车辆全力加速时,3.0T发动机的强大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至车轮,竞驰S5的中央胎块能瞬间形成均匀的接地压力区,将动力高效转化为牵引力,避免大扭矩带来的轮胎打滑;而在赛道模式下重刹时,压力集中于胎面中前部,配合刚性胎块设计,实现更线性的制动反馈。​

材料革新实现了从“抓地”到“持久抓地”的跨越。竞驰S5的胎面中央区域首次引入“电动方程式抓地配方”,这一技术源自米其林在FE赛事中的轮胎研发经验。配方中高比例的芳纶纤维与碳黑复合材料,使中央胎块的刚性较竞驰5提升20%,完美适配AMG CLE53的强大扭矩输出特性。在弹射起步时,轮胎能承受瞬时爆发的600Nm扭矩冲击,胎面形变控制在0.3毫米以内,确保动力无损耗传递至地面。​

更值得关注的是材料的温度适应性突破。竞驰S5通过调整二氧化硅粒径与分散工艺,使轮胎在5-15℃的低温潮湿环境下即可达到最佳工作温度,而竞驰5则需要15℃以上才能完全激活抓地力。这意味着在北方深秋或南方梅雨季,AMG CLE53无需“暖胎”即可获得稳定抓地力,起步加速时的轮胎空转时间较竞驰5缩短0.8秒。

针对轮胎磨损后的性能衰减问题,竞驰S5研发了“梯度橡胶配方”:胎面表层富含高活性硅原料,能通过分子级渗透与微观路面形成氢键结合,提升湿地附着力;胎面深层则采用耐磨型橡胶基质,确保轮胎磨损至警戒线时,仍能保持70%的初始湿地抓地力。对比测试显示,行驶2万公里后,竞驰S5的湿地刹车距离较全新胎状态仅增加4.5%,而竞驰5则增加 8.2%,解决了高性能轮胎“越用越滑”的痛点。​

胎侧材料的升级同样关键。竞驰S5采用新型高模量聚酰胺纤维帘布层,抗剪切强度较竞驰5提升30%。当AMG CLE53开启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时,轮胎能快速响应转向指令,使车身跟随性提升15%,在连续弯道中展现出精准的指向性。同时,通过动态响应技术(Dynamic Response Technology)抑制高温变形,确保激烈驾驶时的稳定性能。

竞驰S5正在实现干地性能从“够用”到“极致”​的转变。与上一代竞驰4 (PILOT SPORT 4)相比,竞驰S5的干地抓地力实现质的飞跃。在米其林拉杜测试中心的2.8公里干燥赛道上,搭载竞驰S5的AMG CLE53单圈时间较竞驰4缩短7.3秒,主要得益于三个维度的提升:外侧胎块刚性增加28%,过弯侧向抓地力提升18%;中央胎块配方优化,直线加速G值从0.85g提升至0.92g;胎体响应速度提升22%,转向指令传递延迟缩短至0.12秒。​

其另一项突破是耐磨性的提升打破了“性能与寿命不可兼得”的魔咒。竞驰S5的胎面磨损指数(Treadwear)达到320,较竞驰4的280提升14%。在日常通勤与赛道体验结合的使用场景下,其使用寿命可延长1.2万公里,使AMG车主在享受性能的同时降低用车成本。

湿滑路面的性能进化是竞驰S5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深槽+多通道”排水设计与高硅配方的协同作用,其湿地横向抓地力较竞驰4提升30%,在湿滑弯道中的过弯速度可提高15km/h。更关键的是低温湿地性能的突破——在5℃潮湿路面,竞驰S5的刹车距离较竞驰4缩短6.8米,这一提升在冬季雨雪天气中能显著降低事故风险。轮胎的纵向和横向沟槽设计不仅增强了排水性能,还在高速过弯时提供了更好的侧向支撑,使得车辆在激烈驾驶时仍能保持精准的转向响应。

保时捷911 GT3 RS的测试数据更具说服力:在相同潮湿赛道条件下,搭载竞驰S5的圈速较使用竞驰4的车型快10秒以上,且车手能更清晰地感知轮胎极限,进而大胆探索驾控乐趣。这种“可控的极限”对于AMG CLE53这类兼顾日常与运动的性能车型而言,正是用户需求的驾驭激情。

如今,竞驰S5的技术升级实现了与AMG CLE53的性能基因形成完美互补。当车辆切换至“赛道”模式,3.0T发动机的动力通过9速变速箱倾泻而出,竞驰S5的高刚性胎面能将动力精准传递至地面,配合4MATIC+四驱系统的扭矩分配,实现无短板的加速体验;在连续弯道中,后轮主动转向系统调整车身姿态,竞驰S5的均匀接地压力设计则确保每个车轮都能提供稳定抓地力,使车身跟随性媲美超级跑车。​

日常驾驶场景中,竞驰S5同样展现出“全能”特质。在舒适模式下,胎面配方的柔韧性与胎体结构的吸振设计,能过滤路面细碎颠簸,配合AMG主动控制悬架,带来兼顾运动与舒适的性能;而当突发紧急情况时,其短距离制动性能与抗水滑能力,为这台“性能猛兽”装上了可靠的“安全缰绳”。​

米其林竞驰S5通过花纹功能分区的精准强化、材料配方的赛道技术下放,以及结构设计的全面优化,不仅实现了对竞驰5和上一代产品的性能超越,更重新定义了高性能街胎的标准。它让AMG CLE53的3.0T发动机动力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在湿滑等复杂路况下提供安心保障,真正做到了“激情与安全并存”。对于高性能车市场而言,竞驰S5的进化路径揭示了未来趋势:轮胎不再是被动传递动力的部件,而是通过主动适应车辆特性与使用场景,成为提升驾控体验的核心变量。这种“车胎协同”的研发理念,正是高性能汽车与轮胎技术共同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款同时满足街道和赛道使用需求的大马力高性能轿车及超级跑车量身定制的超级运动轮胎,米其林竞驰S5重新定义了超级运动轮胎的性能极限。

文、图/卫东

来源:阜成路115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