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信息中心副主任,爱好写作,用文字记录审判一线最可爱的人,曾获“云南法院新闻舆论先进个人”等荣誉。
巡回路上丨徐婉云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法院
云岭深处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山路弯弯
他们把是非曲直明断
法槌声声
他们把公平正义的种子
播撒在村村寨寨
让法治的光芒
照亮岁月流转的最好时光
刘剑松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信息中心副主任,爱好写作,用文字记录审判一线最可爱的人,曾获“云南法院新闻舆论先进个人”等荣誉。
深山的司法守望
文丨刘剑松
转过一道弯,汽车一头扎进了浓雾里,路旁挺拔的树木和远处的高山若隐若现。都说云南哀牢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不,刚才的视线还在阅读苍翠葱茏的雅致丛林,下一秒就仿佛走进了烟雨江南,切换得有些猝不及防。只缘身在此山中,无暇去想山外事,就好好说道说道这山、这情、这人。
大山之美,在于青山不老。乡村习惯了大山的节奏,春种秋收的盼,雨打风吹的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的山里人在这里出生、成长、耕耘、收获。这里,有万物自然生长之理。2019年9月,《微观中国》微纪录片拍摄团队走进南华县人民法院红土坡人民法庭,记录了时任庭长周金祥的工作场景。
晨曦里,一起去开庭
5分钟的视频真实而震撼,那是关于大山里法庭最好的解读,挂在山腰的白云,核桃树下的纠纷调解,临时搭建的巡回法庭,陡峭山路上“走慢点”的叮嘱……真实得自然又有些心酸。
周金祥和我同年工作,2019年正好是他工作的第十年。十年坚守在法庭,其中的酸甜苦辣都交给了审判工作,而他娴熟而自如的调解纠纷,已然成长为一名沉稳的法官、优秀的庭长,这必然得益于他工作中的历练与成长,亦离不开大山不言自巍峨的滋养,让我深深敬佩。
在2025年7月全州的微党课大赛中,南华法院青年干警高晓珊,以铿锵有力的语言、饱含深情的讲述,将红土坡法庭周金祥等三代庭长的坚守故事娓娓道来。在那一段段关于传承的叙述中,法院人身上那股扎根基层、执着坚守的精神,仿佛在字里行间渐渐清晰,让人在聆听间悄然读懂了这份沉甸甸的担当与信仰。
哀牢山下的巡回法庭
坚守的故事还在继续,在红土坡法庭,我看到了朱朝礼老庭长十多年前种下的那棵小榕树,已然在礼舍江畔的法庭里根深叶茂,正如一代代法院人一样,扎根在审判执行的第一线,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了群众身边“最美的枫景”。
法槌声声,解纷于田间地头;山路弯弯,曲直是非明断。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正义之声传遍了村村寨寨。车到山顶,云开雾散,回望青山,便觉得特别可爱了。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哀牢山无私的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峡谷里满是即将成熟的芒果,路旁尽是硕果累累的核桃,七月的山间随处可见野生菌,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人选择了法院,就和这方山水,有了割不断说不尽的情怀。
传承与坚守
记得楚雄市法院90多岁高龄离休老干部李茂枢在党课中,这样讲述上世纪50年代到山区办案的场景:“当时去山区办案都是走路,每次下去就要驻扎半个多月,吃住都是在群众家里,干群关系好得很。”全国先进工作者段莉萍法官曾说:“山区法庭缺水、没电,走路办案,正是这样的经历锤炼了我的为民情怀,让我时刻心中装着群众、装着公平与正义。”
时间承载着岁月,不变的是那深厚的为民情怀。今天的人民法庭,办案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法院干警成长的摇篮。
从楚雄中院到基层入额的法官刘媛,现在正在楚雄市法院洒鸡口法庭工作,洒鸡口法庭距院机关122公里,司法辖区6个乡镇,最远的村委会西舍路镇保甸村委会距法庭95公里,但是他们一直延续着优良的传统,努力减轻群众的诉累,到山区分片巡回办案,“背着国徽去开庭”成为了常态。
法治一路芬芳
法庭干警把山区群众当成亲人,用前行的颠簸把法庭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工作之余,他们把法庭当成了家,来自山西的她和同事们一起包饺子,味蕾的认同成了法庭生活难忘的注解。
在双柏县嘉镇,楚雄中院驻村工作队员王思霁等年轻干警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与双柏县嘉法庭共同组建“楚法·驻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既“驻”在基层一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也“驻”在群众心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法治宣传。让走村串寨的日常,成为宣讲政策、宣传法律、为民解纷的经常。
翻山越岭去巡回
走过哀牢山下的路
看过哀牢山的巍峨
每个人都该为
这片土地礼赞
那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每个人都该为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礼赞
那是对大山深深的热爱
每个人都该为
曾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的
法院人深情礼赞
是你们
将公平正义的种子
播撒在青山巍峨的怀抱里
让法治的光芒
照亮岁月流转的最好时光
把这份滚烫的初心
镌刻成了司法为民最鲜亮的底色
李露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喜欢用文字和影像记录法院干警的温情瞬间,2025年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嘉奖。
追寻·卫忠
文丨李露
汽车
盘山跳跃
掠过柔软丝滑的风
蹚过清冽细润的河
到了佤山
哨卡上的忙碌
球场上的三两成群
成了心照不宣的托付
月亮
踉跄忸怩
拉上边关纯净的夜
拨开朦胧惹人的云
上了眉梢
眼睛里的梦
穿梭里的影
成了前赴后继的追寻
种子
捧在手心
沿着通往佤寨的路
顺着法治建设的桥
公平正义的使者
民族团结的根
成了向上生长的大树
杨中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一级调研员,云南法院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法官文联常务理事、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出版多本书画作品集。
民族脊梁
西双版纳写生
秋色
黄河保护法第七条
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牢记宗旨 一心为民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滕鹏楚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2023年退休,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省内外书法展览,获全国第三届“羲之杯”书法一等奖,全国首届“新征程杯”金奖。作品被云南文学艺术馆和云南省美术馆收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文图丨滕鹏楚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学之不易。本人体会有三: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爱之习之、孜孜以求。我的父亲从不过问我的学习,但对我写字总是要求严苛,从开红描红,到书写作品拉纸,他都为我细致讲解,还给我讲学书法的故事和乐趣,虽说半懂不懂,但也不敢怠慢,久而久之,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即便已步入花甲之年,我依然对书法乐此不疲。
锲而不舍
其次要培养严谨治学精神,勤读帖、勤临习。1990年以后,由于工作变动,从相对单一的学校教学岗位走上公务员岗位,忙于各种文秘工作及公文写作,书法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偶尔参加类似活动写上几笔,无意中成了“江湖体”。这种后果无疑是治学不严谨、术业无专攻、投机取巧造成的,应拒之戒之。学术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投机,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捷径可走。
法不阿贵
最后是要培养科学的悟性思维,走正路子、找对方法。勤学苦练固然重要,但如果路子不正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2015年,我回到昆明工作,有机会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培训班,有幸得到著名书法家指点迷津,逐步走出误区,改正不良书写习惯,重新学习读帖临帖方法。
风骨成诗句 笔意化青山
刘霞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办副主任,云南省法学会会员、云南省第5届女法官学会理事。在《求是》《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光明网、新华网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数篇。
阅尽怒江秋色
文丨刘霞
终得契机,踏上前往独龙江的旅途。峡谷深处深蓝的河水,宛如碧玉之带,不知里面藏着怎样的秋日景致?
车子沿着山路缓缓前行。不觉间,我们已邂逅了“石月亮”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那是一座由石英砂岩“雕琢”而成的巍峨山峰,于峰顶勾勒出一个浑圆而神秘的空洞。当阳光穿透这自然的杰作,那一刻,浪漫仿佛被赋予了实体,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江水滔滔,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温柔低吟。此时的怒江,宛如一条被群山峡谷温柔相拥的巨龙,静静地流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碧透独龙水丨赵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迎独龙江而上,江水愈发清澈,山路蜿蜒曲折,愈行愈窄。从司机师傅口中得知,从贡山县城出发至独龙江,共有800个弯道,两车相遇,需相互礼让。
司机是普米族人,性格爽朗,驾驶技术娴熟。遇见外地车辆,总是主动退到宽敞之处。他说:“外地客人对地形不熟,谦让客人,是主人的待客之道。”行程亦是人生旅程,总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来到独龙江法庭,两栋小楼是独龙民居样式,气派威严。安检、审判法庭、调解室一应俱全。调解室尤为特色,围坐的桌子上铺着独龙族织布,中间置一取暖火盆。寒冷夜晚,许多纠纷便在这温暖的房间里悄然化解。
独龙江法庭丨赵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乡政府3公里外的“普卡旺”,正改造着游客接待点。秋风送爽,溪水潺潺,河中鹅卵石色彩斑斓。在金色余晖下,一泓深蓝秋水沉淀着五彩的梦。
两河交汇处,景象奇特。左边河水深蓝色,右边河水墨绿色,将河道点缀得更加美丽。两岸高山如屏风,晴空万里,一只白鹤直冲云霄,更添诗情画意。独龙江深处瀑布如白练高悬,飞流直下,升起片片白色水雾,凉意沁入肌肤。这便是我一直在找的秋色,纯纯的秋色。
怒江行的最终篇章,定格在了那遥远而神秘的孔雀山牧场。随着车辆缓缓攀爬,气温随海拔的提升而逐渐下降,仿佛穿越了四季的轮回。树叶由翠绿转为金黄,再由金黄渐变为火红,如同调色盘上的色彩被大自然肆意挥洒。
怒江彩羽峰——孔雀山丨赵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孔雀山牧场静静地躺在怒江与迪庆的交界之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而那几间木板房,便是法官王燕温馨的家。
王燕,一位美丽的怒族女孩,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法官。脱下庄严的法袍,她轻巧地穿梭在牛羊之间,熟练地放牧、喂牛、挤奶,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恋。
她的父母用淳朴而真挚的热情招待着我们。餐桌摆满了地道的怒江美食。青稞粑粑香甜软糯,烤得金黄的土豆外酥里嫩,让人回味无穷。
孔雀山下的牧场丨赵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透过窗户,窗外的秋色如同画卷般展开。那火红的树叶、金黄的草地、洁白的雪山,以及那悠闲吃草的牛羊,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此刻,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怒江之行所目睹的秋日风光,纯粹而浓艳。无论是深挚的友情、温馨的亲情,还是浓厚的家国情怀,皆在这绚烂的秋天里得到了深情的诠释。我饱览了独龙江那令人心醉的绝美秋色,更深切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的温暖与美好。
怒江大峡谷丨赵建生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云南高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