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的表态,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他明确暗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数月结束缩表进程,同时对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的强调,让市场对10月底降息的押注近乎“板上钉钉”,一场货币政策转向的序幕正在拉开。
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的表态,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他明确暗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数月结束缩表进程,同时对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的强调,让市场对10月底降息的押注近乎“板上钉钉”,一场货币政策转向的序幕正在拉开。
此次政策信号的释放,源于美国经济的现实压力。鲍威尔直言,自9月货币政策例会以来,美国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已显著上升,增长放缓的迹象持续增多。这一判断与疲软的经济数据形成呼应——此前美国非农就业增长多次低于预期,失业率已攀升至2021年末以来的高点,而政府“停摆”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__LINK_ICON]。尽管通胀率仍略高于2%的目标水平,但在“就业优先”的权衡下,美联储政策天平已明显向宽松倾斜。
鲍威尔关于缩表的表态更具标志性意义。他指出,美联储正密切监测相关指标,以确认金融体系是否已具备足够流动性,“未来几个月可能接近缩表终点”。作为量化紧缩政策的核心,缩表通过每月减持国债和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回收市场流动性,自启动以来已对全球资产价格形成持续压制。如今转向信号明确,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缩周期将终结,这被道明证券策略师解读为“为货币政策宽松铺平了道路”,甚至不排除2026年重启购债注入流动性的可能。
市场对政策转向的反应迅速且强烈。鲍威尔讲话后,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0月28日至29日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飙升至97.3%,维持当前利率的概率仅余2.7%。这一预期得到美联储内部官员的呼应,费城联储主席保尔森明确表示倾向于年内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以稳定劳动力市场。资产市场随即呈现典型宽松预期下的反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探底回升,道指抹平600点跌幅并最终收涨;黄金价格重回高位,美元则因政策宽松预期承压下行。
不过,政策转向仍面临潜在变数。美联储理事巴尔提醒,通胀回升至目标区间的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若物价加速攀升,可能限制降息空间。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下周五公布的CPI数据将成为关键“试金石”,若通胀超预期反弹,或对降息预期形成短暂冲击。但从当前政策基调看,多数决策者认为现有利率水平仍显紧缩,缓解就业风险已成为更迫切的任务。
这场货币政策的转向,本质是美联储对美国经济“降温压力”的主动应对,但其影响早已溢出美国国界。对新兴市场而言,缩表结束与降息预期将缓解资本外流压力;对全球资产定价而言,流动性环境的改善有望提振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估值。而对美联储自身,如何在“稳就业”与“控通胀”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这场宽松周期的节奏与可持续性。
距离10月议息会议仅剩两周,鲍威尔的表态已基本锁定政策方向。从“暗示缩表终结”到“默许降息预期”,美联储正以渐进式表态引导市场预期,试图在避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同时,为经济注入稳增长动力。这场精心布局的政策转向能否见效,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