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招人、那边离职,社区工作为何难做?

B站影视 2024-12-09 08:04 2

摘要:社区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22期内容

社区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

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为达到配备标准,纷纷提高社区工作者招募力度。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仍面临工作头绪繁杂、薪资待遇不高、群众理解不足等问题,或致职业懈怠甚至离职。此种形势下,如何打造“硬核”社区工作者队伍?

挤不进去,留不下来

“我们今年以来招录了350名社区工作者,计划年底前再招录60名。”西部某省区党委社会工作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地目前已配备近7000名社区工作者,还缺额1800余名,为完成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备标准,他们将进一步扩大招录名额。

在中部某省,2023年底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3.7人。该省吸纳专职网格员、高校毕业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配备任务。

除了招募热,相关职业资格和社区招聘考试也在升温。半月谈记者了解到,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较2023年增长26%,创历史新高。长三角地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对半月谈记者说,该社区今年招聘社区工作者的报录比超过了100比1,报考人员学历越来越高,录取分数比前几年涨了十几分。

“我们上次招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结果没干多久就离职了。”中部某县一名社区党委副书记说,社区工作者队伍并不稳定,有时会出现“一边在招人,一边有人离职”的情况。西部某省份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自2021年社区换届以来,当地有1195名社区工作者辞职,占社区工作者总数17%。

一些年轻人将社区工作当作考公、考编的“跳板”。“我发现,有不少人上岗后都捧着书在备考,而那些真正想留在社区干的人,往往又被这些高分、高学历的考生卡住了、刷掉了,反而进不来,这样造成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极大,大大制约了社区工作发展。”东部地区一名社区负责人员表示,尽管前几年区政府组织的社区工作人员招考的招录比也能达到惊人的几百比一,甚至还有研究生进入社区基层工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录取人员都沉不下去、留不下来。

台风过后,社区工作人员清理倒伏的树木 张丽芸 摄

社区工作奔头不足

“小马拉大车”是很多社区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一些社区工作者表示,社区工作本就头绪繁杂,有的党政机关将自身权责工作事务“甩给”基层,以属地管理为由随意要求村居对口挂牌、重复要求村居填报数据等,有的将社区工作者当成本单位职工“使唤”,还有的直接将社区工作者借调到本单位。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逐渐失去对社区工作的热情。

东部一名社区负责人员介绍,目前该社区实行AB岗工作制度,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有“行政+网格”工作双岗,工作量非常大。该社区一个仅有4名工作人员的部门,就要对接落实区政府十几个部门的行政工作,同时每位工作人员还要负责300至400户居民的网格工作,排查、调解、宣传等工作千头万绪。不少工作人员上岗前“信心满满”,没干几个月就觉得太累,选择离职。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社区工作者业务涵盖面广、工作压力大,面临薪资待遇低、晋升渠道窄等问题,且常得不到群众与社会理解,导致他们易产生职业懈怠或离职心理。单纯扩招恐难以维系队伍稳定性,也难以充分激发社区工作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潜力。

多名社区工作者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的平均月薪仅有三四千元,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后存不下钱;而且晋升渠道较窄,除了进社区“两委”没有太多发展路径,很多人工作多年之后抱着“奔头不足”的感慨选择离职。

长三角地区一名社区工作者表示:“薪酬低是社区工作者的常态,那些工作时间不长的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到手工资仅2000多元,资格老的才拿到3000多元。”

此外,由于身份和编制限制,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天花板”很低。“普通社区工作者总觉得一眼就望到头了,不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担任社区‘一把手’。一些人干到班子成员以后,就会有放松心态。”上述社区工作者说。

“有的群众并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对工作配合程度不高。”受访社区工作者表示,他们都有过不少次上门走访被群众拒之门外的经历;有时候对楼道堆放杂物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时,还被指责为“净给别人找麻烦”;社区组织邻里交流、科普教育等活动时,还需靠发小礼品将群众“请过来”。

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留得住

受访人士认为,要打造“硬核”社区工作者队伍,在严把选聘“入口关”的同时,应健全人才培养、激励保障以及减负增能等工作制度,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留得住,也有奔头。

一名民政部门干部认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关乎基层治理成效,建议健全分级培训工作机制,推选并推广“社区工作法”典型案例,加强社区工作者在群众工作、组织动员、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强化激励保障,给甜头、添奔头。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为激励社区工作者发展,多地将推行社区工作者岗位分级制度,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补贴制度,此外,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优秀社区正副职招录(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华东地区一名社区负责人建议,社区工作考核机制需要更“接地气”,在社区工作人员招考、晋升等环节中,注重对实际工作能力和基层工作经验等的考察,让真正适合在社区工作的人留下来、有干劲。

原标题《社区为何这边招人、那边离职》

半月谈记者:潘峰 何曦悦 杨稳玺

来源:新黄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