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又放大招儿!刚刚给北京娃上了“双保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20:35 1

摘要:10月12日建校65周年之际,北工大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揭牌成立新能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北工大早已不是211“守门员”,而是众多家庭心中的“C位”高校!

北工大“扇一扇翅膀”,都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升学和未来发展。

就在前天,北工大再次扇动翅膀、放出大招!

10月12日建校65周年之际,北工大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揭牌成立新能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这不是简单的学院增设,而是紧扣“双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新兴交叉领域学科布局,破解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填补高端创新人才缺口。

北工大打出一套学科建设“组合拳”,既是对未来人才需求的精准预测,更是对创新人才的定制培养。

有一说一,北工大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符号,而是一个动态词语,就像校训说的“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当北工大又一次“更新”,用4个新学院宣告“跟着国家战略走”,北京娃再一次迎来超级红利。

透过北工大的最新动作,家长们如何接住这波儿“泼天的富贵”?如何抓住未来20年的教育红利?又如何让培养方向与国家的需求合拍?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北工大一连两个新动作!

北工大凭什么越来越“香”?

一句话,学校一连两个新动作,解决了家长最关心的“顶天”和“立地”两大难题。

“顶天”就是院系和专业设置对接国家刚需,聚焦关键领域,让孩子未来发展的上限更高。

此次北工大一口气成立4个新学院,就是对“顶天”的有力回应——

新能源学院:聚焦“双碳”目标,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基础,整合多学科资源,聚焦新能源生产、存储与利用效率提升,突破关键材料与器件瓶颈,助力北京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学院:将瞄准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微纳芯片与制造等研究方向,重点建设集成微纳芯片工艺平台;

人工智能学院:打造“AI+”交叉学科体系,聚焦跨媒体智能与模式识别、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模型技术等,重点建设高水平机器具身交互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瞄准“网络强国”目标,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密码学及应用等方向,构建“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生态体系,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输出基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区。

值得关注的是,清北等在京高校今年扎堆儿成立新学院!据不完全统计:

北大成立科学智能学院;

清华成立教育学院;

人大成立和平与发展学院;

北航成立量子科技学院、中法未来科技学院;

北理工成立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师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对外经贸成立经济学院;

北科大成立体育学院、碳中和学院;

中传成立信息传播学院;

北电成立影像传媒学院;

首医成立医学技术学院;

北语成立中美国际健康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成立时尚管理学院……

可以预见,这些聚焦前沿领域的新学院将会释放新红利,带给孩子们新机会。建议家长重点关注它们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模式,特别是本硕博贯通通道。

而北工大的第二个动作,瞄准的是“立地”问题,让孩子学以致用,毕业有出路。

学校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官宣,与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及小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波儿操作,就是要全面贯通“科研-人才-产业”的创新链条!通过校际协同、医工融合与产教联动,为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与产业升级提供系统性支撑。

“立地”以工为主,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打实地助力就业。

一手锚定国家战略,深化校内学科布局,一手推进对外协同合作,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北工大一连两个新动作,无疑是为孩子的未来上了“双保险”。

未来哪些领域会“抢人”?

北工大,正在变得让人“高攀不起”!

这绝非一句玩笑,看看这组数据——

今年一本线较去年下降4分,但专业组最低录取分数却提高6分。

最低录取分数591(除中外合作办学),市排13897。

录取平均分高达611,市排前12.1%,较24年平均分提升2分,位次提升1.7%。

600分以上录取人数占比高达75.4%,63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增加了41人。

最高分652,市排2999名(前4.6%),创下学校平行志愿录取史上的最高纪录。

热门专业组录取分数622,市排7440,超过部分985高校。

也就是说,想稳进北工大,至少要冲进全市前20%;想挑战热门专业组,进入前11%才有戏。

需要提醒的是,人才的聚集效应正加速形成。

高分段学生不断涌入热门专业组或实验班,再加上北京高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北工大明年的录取分数可能会进一步水涨船高,竞争恐怕更加激烈。

分数全线飙升的背后,是北工大专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信息差”——大理科时代,已经来了!

北工大此次成立4个新学院,以及签署3项战略合作,就是在为家长提供一份未来20年的人才需求清单。

具体来看,这些方向围绕四大刚需展开:

国家战略需求,如新能源、碳中和、网络安全等;

科技前沿领域,如集成电路、时空信息等;

人工智能赋能,全面渗透各领域和学科;

社会发展急需,包括新医科、大健康等。

所以,建议家长跳出教育看教育——国家急需什么人才,哪里存在人才缺口,家长就顺势而为,将孩子的培养方向与国家、社会需求精准对齐。

当然,一切选择的基础,仍要尊重孩子自身意愿,将他的长板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高考填报志愿,不是为了选一个四年的临时落脚点,而是为孩子规划1到2条十年、二十年的发展道路。

而北工大这波儿“泼天的富贵”,也许正等着你家孩子来接。

更多好戏还在后头!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想要追求两大确定性。

一是就业的确定性。

作为工科强校,北工大大多数专业直指就业前景广阔、薪资看涨的朝阳产业。

二是升学的确定性,包括本科升学和硕博深造。

北工大堪称京内扩招最猛211,今年录取北京生源2974人,比去年增加571人,约占本科批扩招总量的7%。

但是,现有校园已近饱和,明年还能大幅扩招吗?后年呢?

大胆推测一下,北工大下一次大幅扩招,可能发生在2028年!

因为,北工大房山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首批83万平米将于2028年建成投用。

到时候,一个拥有双千亩校园的“超级北工大”将横空出世——不仅可以容纳更多本科生,也可以招收更多的硕士生、博士生。

虽说高考本科生和研究生普遍扩招,但是选择不同的高校和专业,从起点上就决定了未来深造的难易程度。

数据显示,北工大2026届毕业生中,770人获得推免资格,推免率为23.5%。和去年想比,推免指标上涨120人,保研率有所上涨。

其中,各学院的推免情况分布不均:樊恭烋荣誉学院推免率高达58.7%。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等传统优势工科学院,推免率均超30%。

整体来看,推免率与本科录取分数呈正相关。实验班、工科类优势明显,文科艺术类相对较低。今年录取分数创历史新高652分的生物技术实验班,本届毕业生55人,推免人数16人,推免率接近30%,高于所在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平均推免率。

文 | 京教君

往·期·推·荐

微信又改版啦

来源:京城教育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