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的毕业典礼,徐娇一身橘红色汉服百褶裙亮相,从美国火到了国内。
穿汉服走红毯、参加毕业典礼,28岁的徐娇早早瞄准了商机。
带着“推广汉服”的口号,她从“星女郎”升级为汉服店“店主”。
但一开店就被质疑“蹭热度”,如今更被全网贴上“割韭菜”的标签。
一件汉服卖到1850元,不是割韭菜是什么,这回难道她真要翻车了?
两年前的毕业典礼,徐娇一身橘红色汉服百褶裙亮相,从美国火到了国内。
当时,有人怒夸她造型大胆,敢于在外国人面前勇敢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也有一些人,在网上质疑她“蹭热度”,认为她穿这一身是在搏关注。
尤其她染了一头粉色的长发,更引发了一些网友的不满,觉得她太张扬了。
网上的评论两极分化,她却丝毫不受影响,回到国内继续大秀她的汉服穿搭。
金鸡奖、华表奖等重大颁奖典礼,她凭一己之力爆改穿高定走红毯的传统。
以一身又一身出彩的汉服,逆袭成红毯上独树一帜的存在,一改网友对她的看法。
口碑和风评好转之后,关了两年的汉服店开始重振旗鼓,她又化身为店主亲力亲为。
但万万没想到,她居然敢把一件汉服卖到一千多的高价,当场吓跑不少网友。
而真正引争议的是,汉服介绍中明明宣传的是“罗”,一种特殊且难得一见的面料。
可网友收到货之后,却觉得所谓的“罗”只是最廉价的聚酯纤维,根本不值一千多。
于是,网友纷纷跑到直播间讨要说法,甚至给她扣上“虚假宣传”“割韭菜”的帽子。
面对网友如此激烈的反应,她这一次没办法视而不见,只能第一时间开直播说明。
她解释,网友认为的“罗”跟产品宣传的“罗”完全属于两种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产品宣传的“罗”不是指某种面料,而是织成面料的一种织法,是现代化的工艺之一。
但这个说法出来之后,还是有很多网友不相信,甚至觉得她在故意混淆。
所以单凭她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证明真假,只有专业人士出马才有说服力。
最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教授证明,“罗”确实是一种织法。
赵丰教授顺便普及了“罗”的名称由来,以及“罗”从古代到现代有哪些变化。
同时,赵丰教授确认了三经绞罗这一名词的存在,消除了网友的顾虑。
旧店新开就出现这样的小插曲,看似是危机其实随时可能转换为商机。
因为汉服,很多人重新认识到这位曾靠“假小子”走红的明星。
而说起她跟汉服的缘分,其实要比9年前开店的时间更早,大概在初中时期。
那会她刚从宁波搬到杭州生活,近距离接触到一些汉服活动,又看了一些汉服作品。
慢慢的,就激发了她对汉服推广的兴趣,自己也开始体验穿汉服的感觉。
刚好她这个年纪,又非常喜欢在网上购物,所以她就动了开网店的念头。
虽然那会只有十几岁,但她已经会选品、搭配、拍摄、构图等等,连名字都是自己取的。
加上提前找好了运营团队,以及自己充当店里的模特,店铺很快就正式运营起来。
当时,她一心想着通过汉服跟年轻的消费者建立一个桥梁,让他们喜欢上穿汉服。
但没想到刚开店那会,就被人质疑她仗着“星女郎”标签,年纪轻轻就薅粉丝羊毛。
而且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粉丝吐槽过,她卖的汉服太贵,一般人买不起。
对于这些评论和质疑,她也有关注和在意,只不过当时一心以为做好自己就行。
说实话,她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态也很端正,没有被流言蜚语影响。
但她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只有十几岁的她,根本做不到一人身兼多职。
她自己在国外留学,店铺运营又在国内,工作和时间调配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再加上所有衣服样品都得由她本人审核,一旦耽误了就会影响店铺产品上新。
但最重要的是,只卖产品却没有定位,很难让店铺走得长远,也不符合长久运营。
所以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开了7年的汉服店还是宣布暂停营业,沉寂了整整2年。
可以说,每一个认识“徐娇”的人,都是因为《长江7号》的假小子。
那一年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她,有一天兴趣班上到一半,就被老师叫去面试。
后来,她又稀里糊涂地被妈妈带到酒店见了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开启了她的星途。
再后来,她被剪短了头发、穿上了男孩的衣服,变成彻头彻尾的“假小子”。
奇怪的是,明明是第一次拍戏,她却一点都不怯场,还能跟剧组的哥哥姐姐打成一片。
尤其跟周星驰搭戏,她张口闭口都是“爸爸”,好像认识了很多年一样。
她的星路是由周星驰一手挖掘,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她今后一定抱紧周星驰这棵大树。
但事实上,她拍完《长江7号》后,虽然签了公司也拍了一些戏,但从和周星驰并没有什么联系。
而且她16岁还没读完高中就出国留学了,一走就是五六年,完全没想靠“星女郎”的身份吃老本。
这些年,她的身上已经没有了“假小子”的标签,过上了真正的小女孩的日子。
但谁知道,她只是晒出几张穿泳衣的照片,就遭到了网友的批评,说她太过暴露。
说实话,她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已经26岁了,不是未成年人谈不上暴露。
而且她作为明星,穿泳装拍照也很正常,完全必要对她过于苛刻和挑剔。
徐娇敢于走汉服推广这条路,就注定她会跟其他明星不一样。
所以她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专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来源:文刀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