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第一线丨紧抓农时“抢”秋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20:23 1

摘要:在东港区涛雒镇鳌头片区,由供销社托管的近800亩高粱迎来收获时。绛红色的穗子沉甸甸地压在青秆上,微风拂过,穗浪涌动。田间,收割机正忙着穿梭作业,一旁的卡车排起队,准备转运粮食。工作人员抓住当下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全力加快秋粮抢收进度。

直播日照10月14日讯 10月14日,我市连续多日的降雨出现了暂停。我市各地抢抓雨停后的宝贵天气窗口期,多措并举抢收抢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东港区涛雒镇鳌头片区,由供销社托管的近800亩高粱迎来收获时。绛红色的穗子沉甸甸地压在青秆上,微风拂过,穗浪涌动。田间,收割机正忙着穿梭作业,一旁的卡车排起队,准备转运粮食。工作人员抓住当下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全力加快秋粮抢收进度。

供发集团日照公司工作人员 张汉进:今年的长势还可以,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正常的话这种大车能进地,但是现在天气不行,进不去地,收割有一点小困难,但是尽量地抢收。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农田泥泞,传统轮式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与地面接触面积更大的履带式收割机成了"泥地里的特种兵"。

供发集团日照公司工作人员 张汉进:在农业农村局和供销社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天气提前安排了收割的车辆和运粮车。如果说天气好的情况最多三天收完。

农机装备是应对不利天气、提升抢收效率的关键“利器”。市供销社整合系统内178个为农服务主体资源、收获机械58台套、履带式收割机15台参与抢收。在粮食晾晒、存储等环节,采取“机械烘干+传统晾晒”双管齐下的方式,全系统粮食烘干设施启动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科长 侯丙义:全市供销社系统坚持“抢”字当头,抓好秋粮抢收抢烘,努力克服连续降雨影响,全力以赴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提早做好农资储备,压茬推进秋种。

在岚山区巨峰镇,成熟的玉米亟待收获,粮食种植大户通过人工掰棒加“无人机”运输的方式进行抢收。

岚山区巨峰镇宏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李祥龙:合作社流转了土地有1200余亩,用来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由于今年雨水比较大,部分地块大型农业机械不能进去作业。

在车辆无法通行的泥泞地段,传统的运输方式无法使用,无人机化身“空中力工”,将一袋袋玉米从田地中运出,提高抢收效率。巨峰镇党委政府则加强了秋收工作的指导与调度。

岚山区巨峰镇副镇长 丁肇亮:分组进行包大户、包村,加强预警,动员他们积极抢收,下一步针对抢收的粮食,积极动员各村把空闲的公共场所让出来,优先保证晾晒粮食。(记者:鲁晓薇 王岩 姚文凤 马朝纲)

来源:直播日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