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人带孩子用了一些看似“土”的方法,我们做父母的心里直打鼓,觉得不卫生、不科学。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老人带孩子用了一些看似“土”的方法,我们做父母的心里直打鼓,觉得不卫生、不科学。
可有时候偏偏就是这些老方法,还真管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天孩子被虫子咬的那些事儿。
上周末儿童节,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公园玩。
有位妈妈和奶奶带着小姑娘萌萌去湿地公园野餐。
天气好,孩子玩得欢,跑跑跳跳特别开心。
可玩着玩着,奶奶突然发现孩子手臂上有个小黑点。
近看才发现是只小虫子,赶紧一巴掌拍死了。
但孩子已经开始抓挠被咬的地方,显得很痒。
奶奶心疼孙女,抓起孩子的手臂说:“别抓了,越抓越痒,奶奶给你吐点口水消消毒。”
说完就吐了点口水抹在皮肤上,还轻轻搓了搓。
妈妈在一旁看得直皱眉头,觉得太不卫生了,赶紧拿湿巾擦掉。
嘴里还念叨:“这多不干净啊,怎么能用口水呢?”
可孩子却说:“妈妈,擦了之后真的没那么痒了!”
是不是很多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一方面担心老人的方法不科学,另一方面又发现孩子确实好转了。
这种矛盾心理,我特别能理解!
巧的是,旁边野餐的一家人中,正好有位爸爸是皮肤科医生。
他看到这一幕,主动过来解释。
这位张医生说,最近医院接诊了好多被小虫咬伤的孩子。
这种小黑虫很可能是蠓虫,别看它小,咬人特别痒。
不少孩子因为抓挠引起过敏,甚至起水泡,最后还得吃药治疗。
妈妈连忙问:“那我们需要去医院吗?要不要买点药膏?”
张医生笑着说:“不用了,刚才奶奶用口水擦拭,其实很有用。”
他进一步解释,口水里含有唾液酶,能够分解蠓虫叮咬产生的毒素。
所以被咬后立即用口水擦拭,确实能缓解瘙痒和红肿。
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奶奶的做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可能很多年轻父母会觉得难以置信。
口水那么“脏”,怎么能用来消毒呢?
其实呀,我们的唾液里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和酶类物质。
其中溶菌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确实有一定的消炎、杀菌作用。
特别是在没有其他消毒药品的户外环境下,立即用口水处理虫咬处,总比孩子不停抓挠要好。
当然啦,如果是在家里,肯定还是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更规范。
但在户外应急处理时,奶奶的这个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
看来有时候老人的经验之谈,也不全是迷信呢!
说到蠓虫,每年5-6月确实是它们活跃的高峰期。
特别是在两广等潮湿地区,更是蠓虫滋生的温床。
这些小家伙虽然只有芝麻大小,但咬起人来毫不留情。
被叮咬后不仅奇痒无比,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带孩子出门游玩,防虫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最好是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
还可以使用婴幼儿专用的驱蚊液,定期补喷。
尽量避免在草丛和灌木丛中长时间玩耍。
这些简单的预防措施,能大大减少被虫咬的几率。
夏天出门,防虫很重要,防晒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紫外线特别强烈,对孩子的伤害比成人大得多。
孩子的皮肤更娇嫩,更容易被晒伤。
眼睛也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建议给孩子准备好防晒帽、太阳镜和防晒衣。
如果是去水边或者沙滩,还要记得涂防晒霜。
最好选择物理防晒霜,对皮肤刺激小。
避开中午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外出活动。
这些细节注意好了,就能让孩子玩得开心又安全。
除了蠓虫,夏天户外还有很多需要警惕的虫子。
最让人担心的是蜱虫,被叮咬后可能传播疾病。
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拔。
应该用镊子夹住头部,轻轻向上拔出。
然后消毒伤口,观察孩子身体状况。
还有一种要小心的是隐翅虫。
这种虫子体内有酸性毒液,如果拍死在皮肤上,会引起灼伤。
最好是用嘴吹走,或者用纸轻轻拨开。
平时教孩子不要随便触碰不认识的虫子。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伤害。
夏天玩水是孩子们的最爱,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水边玩耍。
就算水很浅,也可能发生意外。
给孩子穿上救生衣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不要去野外水域。
那些地方水深不明,可能有暗流或水草。
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都很困难。
记住:安全永远排在乐趣的前面!
带孩子出门游玩,一个小药箱是必备的。
里面应该包括:消毒棉签、创可贴、止痒药膏、抗过敏药等。
如果是易过敏体质的孩子,还要带上医生开的应急药物。
遇到虫咬时,可以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止痒药膏。
如果出现大面积红肿或者发烧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有备无患,才能玩得放心!
回过头来看奶奶用口水消毒的做法。
其实很多传统方法都是代代相传的经验总结。
虽然当时可能说不清科学道理,但确实有效果。
作为年轻父母,我们既不要全盘否定传统智慧。
也不要盲目相信一切老方法。
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些经验。
明白其中的原理,知道什么情况下适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是不是也曾对老人的带娃方法产生过质疑?
最后结果如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历和看法!
让我们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共同成长。
来源:智慧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