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养了他十几年,他坑我一辈子。”49岁的徐世海提起17岁的儿子,声音里满是怅然与痛惜。2020年5月12日凌晨,前一天还帮他洗脚、约定去采摘的儿子,从小区顶楼一跃而下,没留半句遗言。
“我养了他十几年,他坑我一辈子。”49岁的徐世海提起17岁的儿子,声音里满是怅然与痛惜。2020年5月12日凌晨,前一天还帮他洗脚、约定去采摘的儿子,从小区顶楼一跃而下,没留半句遗言。
翻看儿子手机,徐世海才发现端倪:孩子离世前看禁播动漫到凌晨,衣着和主角一致;日记里满是成绩落后的挣扎,坦言“再努力也撵不上喜欢的女孩”。“他肯定抑郁得很厉害,只是我没发现。”
为弄清真相,他潜入儿子生前的QQ群,眼前的一切让他脊背发凉。几百人的大群里,孩子们吐槽成绩、抱怨家长,负面情绪一呼百应;随后拆分的小群里,有人喊着“过不下去了”,最终形成几人的“约死群”——这里没有倾诉,只剩轻生邀约。
更惊心的是群里的“黑话”:烧炭叫“约烧烤”,教孩子用胶带封门窗避报警器;跳楼称“蹦迪”,投河叫“去水吧玩”;喝亚硝酸钠是“晚上笑一笑”,还教唆“兑饮料不影响效果”。而教唆者多是成年人,洗脑孩子“错的是世界”,还在别处炫耀“结了3个果子”。
从2020年起,徐世海伪装成胆小的小学生潜入群中“劝生”。发50元红包稳住身份,等孩子敞开心扉再慢慢引导。2023年秋,他靠“要照片找参照物”“等易经大师算的时间”拖延,帮警察救下5个已烧光衣物的十三四岁少年;凌晨接到跳河男孩的消息,他用“河水全是死鱼烂虾”的实在话,拉回了绝望的少年。
他发现,80%的孩子厌世与成绩有关:家长因考试差哭闹,甚至说“不想活了”;农村留守儿童更可怜,祖辈不懂他们的世界,一句劝诫就可能酿成悲剧。但他也有无力时,曾一天接到三个孩子离世的消息,和朋友坐在马路边抱头痛哭。
如今徐世海因心理压力退群,但志愿者已越来越多。望着路边的小草,他感慨:“希望孩子们都能活得像野草一样坚强。”
那些藏在网络角落的致命陷阱,该如何彻底清除?家长又该如何读懂孩子的沉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茫茫说故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