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paceX的巨型星舰火箭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轰鸣升空,加上这一次,已经是该型号的第11次试飞了,为此,其成功与否引起全球关注。
太空竞赛迎来历史性拐点!
SpaceX的巨型星舰火箭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轰鸣升空,加上这一次,已经是该型号的第11次试飞了,为此,其成功与否引起全球关注。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低调的埃隆·马斯克竟然罕见现身直播画面,亲临室外观看发射全过程,不难看出,星舰的发射,在马斯克心里无比重要。
(星舰第11次试飞期间,马斯克罕见现身直播,并喊大家一起去户外看火箭发射)
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星舰升空后不久,超重型火箭助推器成功分离并溅落墨西哥湾,完成了此次飞行的首个关键节点。与此同时,星舰飞船继续向太空进发,开启约一小时的巡航测试,按照计划,最终会溅落印度洋。
这一系列动作牵动着全球航天爱好者的心。回顾星舰的试飞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今年6月的第10次试飞虽被称作“最成功的一次”,飞船实现了重返地球软着陆,但仍有一部分结构损坏。也就是说,前10次试飞,星舰从未完整走完“去-回”全程。
正因如此,第11次试飞承载着SpaceX的希望。
当然,另一个让马斯克无比关注的原因在于,此次发射的星舰,与过往有很大不同,所以业内都将这第11次试飞称为“毕业大考”。
SpaceX内部将星舰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代星舰主要验证起飞、分离和再入大气层等基础技术,而二代星舰则着眼于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目标。拿航天工程师话说便是,“它不仅需要证明自己能进入太空,更要证明自己能安全返回。”
(“元行者一号”火箭飞行回收试验画面)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SpaceX对星舰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比如换装推力更大、更省油的猛禽2发动机,更新燃料分配系统,加固箭体结构,并采用全新的隔热瓦材料……
事实上,马斯克最想要的,不单单是他的宇宙梦,还有让美国航天再次伟大,与中国一较高下!
但令其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中国依旧又快了一步。即在星舰试飞之前,中国已悄悄完成两件大事!
第一件,央视官宣“元行者一号”火箭的首飞时间,将定在2026年底。这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全尺寸可复用不锈钢火箭,于今年5月底成功完成海上飞行回收试验,为后续万颗中国版星链卫星发射注入力量。
资料显示,“元行者一号”火箭采用了极为“接地气”的材料策略——箭体通体使用与日常水杯同源的不锈钢材料。这一选择带来了双重优势:一方面依托中国成熟的不锈钢产业基础,确保材料供应稳定;另一方面大幅降低发射成本至每公斤2万元以内,较传统火箭降低30%至50%。
(中国不仅在可重复使用火箭上发力,火箭发动机也不断获得突破)
第二件,新一代火箭发动机“蓝焱20”顺利完成首次全系统试车。这款发动机的推力直接对标星舰使用的猛禽2,标志着中国在重型火箭发动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更令人瞩目的是,蓝焱20创新性地实现了120%“超频”运转能力,这意味着其部件设计和材料强度可能达到了更高标准。
总的来说,从中国火箭发射的技术路线上不难看出我们的前瞻性布局。
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敏锐意识到液氧甲烷组合的优势,跳过国内技术更成熟的液氧煤油方案,直接规划朱雀二号液体火箭。如今看来,我们正一步步朝着星丞大海的梦想前进。
可想而知,随着中美两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不断突破,全球航天发射市场正面临革命性变革,而中国商业航天,也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缩短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太空中不仅会有美国的星舰,也将有中国制造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往返穿梭。
来源:兵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