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中旬,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董事长杨杰解说其最新战略规划,演讲中,“AI”出现70次以上。
2.3万亿市值的中移动,来到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10月中旬,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董事长杨杰解说其最新战略规划,演讲中,“AI”出现70次以上。
他和同事计划,到2028年底,中移动对AI领域的投入,要整体翻一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智算基础设施。
63岁的杨杰,掌舵中移动已有6年。
截至6月,其团队服务的移动客户达到10.05亿户,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23亿户,年收入破万亿。饶是如此,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开始触顶。
“通信市场增量空间不足,接近天花板,运营商需要内部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向《21CBR》记者表示。
展望未来,管理层的新策略是,以AI为锚点,驱动通信巨头向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
1
躬身入局
杨杰的发言中,AI的重要性,一览无余。
最核心的,当属这一句:“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以‘AI+’为着力点,当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这三个身份定义,指出方向。
杨杰放过话,要做“AI领域的台积电”。挑选台积电为参照对象,自有深意。
台积电通过集成创新成为行业领导者,中移动的目标,也在于构建生态协同新范式,冲入AI一流阵营。
杨杰在8月公开透露,自2024年开始,AI业务进入实质性收益阶段,所获的直接及相关收入,达到数十亿元的量级。
这块收入大体分为四大板块:算力、模型、数据、应用。
AI之于整个移动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作为产品直接销售、赋能CHBN(Customer、Home、Business、New)市场以及助力内部管理提效。
中移动自身,也躬身入局。
7月底,中移九天公司,揭牌亮相,志在打造一流AI科技公司。其由中移动全资控股,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
“AI的应用空间大,业务增长快,目前体量较小。”杨杰表示,AI推动收入、利润的增长,需要时间。
“AI+”行动计划表明,中移动投资AI,猛加码的势头不会停。
“2024年是我们的AI投资大年,规模过百亿元,今年会进一步提升,以强化AI核心战略。”管理层在8月表示。
2
顶压前行
加码AI背后,藏着管理层的焦虑。
1~6月,中移动顶压前行,收入同比微降0.5%。其通信服务收入,增速仅为0.7%,移动ARPU、现金流均同比下降。
“公司发展,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杨杰8月直言。
万亿中移动,来到一个关键节点。
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国内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127部/百人,客户上网时长进入平稳期;新业务的创收、创利能力,仍需培育。
其优势是家大业大,财务稳健,有足够的动能转舵。
猛攻AI,中移动有的放矢。
杨杰已公开强调,无论To C还是To B,都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收入,并主动放弃一些低效、无效业务。
其重要谋划之一,在于以AI为驱动力,奔向“云智算”基建,将网络、云、算力、平台全栈能力融合,推动实现“全球智算,一网赋能”。
其中,AI是云的第二增长曲线。移动云的收入,从2019年的19亿元,狂飙至去年的1004亿元。
在管理层看来,云和AI本质都是算力服务,中移动可充分发挥运营商的优势。
2025年,其算力侧资本开支计划为373亿元,占全年总资本开支计划的比例,提升至 25%。
这远不是终点。
按新披露的“AI+”行动计划,中移动要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燃料”。
3
调兵遣将
2019年,杨杰接任董事长时,中国移动收入、利润双降,霸主地位动摇。
既要提速降费,还要保住利润,杨杰顶住压力,推行多重变革,包括小CEO制、优化薪酬体系等,巨头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杨杰
厉兵秣马6年,杨杰等扶持一批少壮派高管。
一位通信行业观察人士向《21CBR》举例,现任总经理何飚,年富力强,他是70后,小杨杰10岁。
何飚是博士,主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财报称其“拥有丰富的信息通信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
重要子公司的人事棋局,也悄然变化。
6月底,做网安业务的启明星辰,董事长魏冰因“工作安排调整”,提出辞呈,其在政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原本任期要到2027年5月。
魏冰
补位的袁捷,其专业背景高度聚焦网安领域。
同期,70后孙少陵,升任云能力中心总经理,孙是内部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也是移动云高速增长的重要推手之一。
提拔年轻干部之外,中移动财报,还披露一个细节——普通员工的人才结构,也在调整。
比如,市场类人员,过去两年缩减上万人;技术类人员相反,两年累计增加1.7万人。
成事之前先谋人,中移动转型箭在弦上。
推
荐
阅
来源:21财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