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沙停火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巴以冲突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协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成果,时间点正好卡在2025年10月9日以色列内阁批准之后。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分阶段释放人质和囚犯,第一阶段以色列部队从加沙部分城市区域撤出,哈马斯则释放剩余的20名以色列人质,以色
加沙停火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巴以冲突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协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成果,时间点正好卡在2025年10月9日以色列内阁批准之后。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分阶段释放人质和囚犯,第一阶段以色列部队从加沙部分城市区域撤出,哈马斯则释放剩余的20名以色列人质,以色列相应释放大约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这个交换过程从10月13日开始执行,哈马斯把人质从隧道和藏身处带出,通过红十字会转交给以色列方,而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则分批坐巴士返回加沙边境。
协议的谈判地点选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这地方本是度假胜地,现在成了外交战场。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充当调解人,特朗普团队从华盛顿飞过去亲自坐镇,文件签署那天是10月10日,现场还有埃及总统和地区领导人见证。特朗普本指望这个能帮他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但委员会在10月12日颁奖前一天没给他面子,转而给了别人。不过协议还是生效了,加沙北部封锁松动,超过20万居民开始返回家园,卡车运进食物和帐篷,边境检查站的铁门第一次开了这么久。表面上这是和平信号,但以色列部队只撤了部分,没离开加沙一半以上的土地,坦克还守在南部高地,监视着一切动静。
这个停火不是凭空而来,它是两年多冲突的产物。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后,战争打得天昏地暗,加沙死亡人数超过6万,基础设施毁了大半。以色列的精确打击杀了哈马斯不少高层,但也暴露了内部渗透问题,那些所谓的“巴奸”——也就是涉嫌向以色列提供情报的巴勒斯坦人——成了导火索。特朗普上台后就把中东和平当成头等大事,他威胁哈马斯如果不放人就动真格,还拉着阿拉伯国家施压。结果协议出来了,但执行起来问题一大堆。哈马斯高层死伤惨重,他们知道武装是最后底牌,不会轻易交出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公开表态,停火只是作战调整,不是永久结束。
协议的条款明摆着偏向以色列,第二阶段要求哈马斯摧毁所有军事设施和隧道网络,还得把政权交给一个临时政府,这个政府名义上中立,其实受美以监督。阿拉伯国家喊的“巴人治巴”听起来高大上,但选拔标准全捏在美国和以色列手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早就被同化了大半。哈马斯当然不干,他们通过声明否认任何缴械计划,强调自卫权是谈判筹码。特朗普的方案听起来宏大,实际落地难,埃及和卡塔尔劝架劝得头疼,但谁都不想担破局的责任。停火第一天,加沙街头还有零星枪声,居民返回家园时捡着瓦砾,锅碗瓢盆都得从废墟里刨。
以色列部队10月11日从加沙西部和中部撤出后,哈马斯没耽搁,马上召集内部安全部队,大约7000人从各地集结,重新部署到这些空出来的地盘。这个数字不是随便说说,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是哈马斯军事情报部门协调的行动,他们之前分散在地下掩体和民宅,现在统一调头,目标直指控制权。部队分成小队,覆盖加沙城周边和中部地区,设立检查站,盘查车辆和人员。哈马斯官方否认了部分细节,说这是“无中生有”的谣言,但事实摆在那儿,居民返回时就看到这些武装人员在路口站岗。
这个动员速度快得惊人,停火协议刚生效24小时,哈马斯就行动了。他们的安全部队包括警察和武装分支,战时招募了不少新人,现在正好派上用场。部署重点是西部沿海和中部汗尤尼斯,这些地方以色列刚撤,留下的真空哈马斯必须填上,不然其他派系或以色列支持的民兵就钻空子。部队不光巡逻,还建临时路障,用沙袋和废弃材料堵路,检查身份证和手机记录。哈马斯高层清楚,内部渗透是他们最大软肋,以色列的情报网太密,过去冲突中不少领导层被精确打击,就是因为有人通风报信。现在清算这些“巴奸”,一方面是报复,一方面是杀鸡儆猴,稳住自家地盘。
哈马斯对涉嫌“巴奸”的清算从停火第二天就启动,短短几天内至少33人丧生,罪名主要是战时协助以色列,提供情报或坐标。路透社报道说,这些行动针对特定家族和个人,杜格穆什氏族就丢了15条命,他们被指控泄露哈马斯据点位置,导致空袭。哈马斯安全部队用手机数据和审讯记录锁定目标,抓人后直接执行,没走司法程序。这波清算不光是报复,更是权力巩固,哈马斯知道以色列撤军不等于结束,他们得先扫自家后院。
行动细节显示,哈马斯部队在加沙城和中部地区设卡,搜查车辆时翻手机和包裹,发现可疑记录就拉人。9月22日就有先例,三名男子在清真寺外被枪决,哈马斯社交渠道发视频,称他们是间谍。停火后频率更高,周末在加沙城针对一个敌对氏族,杀了32人,现场乱成一锅粥。欧洲新闻台说,这反映了哈马斯和地方民兵的权力斗争,尽管停火了,内部火药味儿浓。哈马斯不承认数字,但否认也没用,尸体数量摆在那儿,居民埋人时还得低调,避免惹祸上身。
停火协议执行到现在,第二阶段谈判卡在埃及开罗,哈马斯死活不松口缴械,以色列坚持去军事化,双方诉求南辕北辙。内塔尼亚胡要求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哈马斯则说武装是自卫底线,谈判桌上文件推来推去,没进展。特朗普从华盛顿施压,但以色列议会虽赞他功劳,却不承诺让步。加沙未来一片灰色,哈马斯加固隧道,运建材挖新段,以色列补给弹药,卡车南下不停。停火像俄乌谈判,边谈边备战,谁先眨眼谁吃亏。
隐忧最大是加沙重建,谁来管?协议说临时政府接手,但哈马斯不交权,以色列不撤全军,阿拉伯国家喊“巴人治巴”却没实权。加沙经济烂摊子,失业率高企,居民靠援助过活,停火后援助车进出多点,但检查站还卡脖子。哈马斯清算让社会更分裂,氏族间仇恨积累,未来内战风险不小。以色列说要“影子政府”,实际控制水电和边境,巴勒斯坦人觉得这是新占领。特朗普方案听起来美,但忽略了现实,加沙需要真自治,不是纸上谈兵。
来源:青山读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