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任竞介绍,本届群星奖参评作品涵盖陕北说书、西河大鼓、谐剧、四川清音、苏州评弹等十余个曲种,既有对传统经典的创新演绎,也有对时代新声的艺术表达,充分展现了曲艺艺术接地气、传心声、扬正气的独特魅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10月17日下午,重庆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将迎来一场曲艺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6个优秀曲艺作品齐聚山城,参与第二十届群星奖曲艺门类终评。
从田间地头到剧场舞台,从乡音俚语到多媒体舞台,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地域风格和艺术形式,讲述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国故事,展现曲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勃勃生机。
10月14日,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任竞介绍,本届群星奖参评作品涵盖陕北说书、西河大鼓、谐剧、四川清音、苏州评弹等十余个曲种,既有对传统经典的创新演绎,也有对时代新声的艺术表达,充分展现了曲艺艺术接地气、传心声、扬正气的独特魅力。
扎根生活的百姓故事大量涌现
“艺术创作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我们真正走进人民,走进人民的生活。”陕北说书《东方红》词作者王建秦的这句话,道出了本届群星奖参评作品的共同特质——故事源于真实,情感扎根生活。
陕北说书《东方红》。受访单位供图
《东方红》作为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经典旋律,相关创作层出不穷。如何另辟蹊径?王建秦将目光投向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1942年,陕甘宁边区农民李有源在冬日清晨担筐见日出,触景生情,一嗓子吼出了《东方红》。团队以陕北说书的形式,真实再现了这段创作历程,实现了陕北说书与民歌的巧妙融合。“这个切入点,正是这个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关键。”王建秦强调。
在创作中,团队曾对方言使用产生争议,但王建秦坚持使用纯正的陕北话:“听不听得懂,关键看你是不是用了老百姓的语言讲故事。”这份对方言价值的坚守,体现了曲艺工作者对艺术本真的追求。
令人感动的是,2024年在扬州演出时,尽管观众大多听不懂陕北话,但当唱到“我说东方就一个红”时,全场齐声跟唱《东方红》的场面,让王建秦至今难忘。“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它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直抵人心。”
任竞说,这种对真实的执着追求,在本届参评作品中比比皆是,而这些作品的成功入围,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最动人的故事,永远来自火热的生活现场。
老腔新调唱响曲艺的时代新声
“曲艺作品的创新,让我看到了西河大鼓的另一种可能。”西河大鼓《新农人儿》主演张爽的感慨,揭示了本届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大胆突破。
西河大鼓《新农人儿》。受访者供图
传统西河大鼓多演绎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而《新农人儿》则将视角投向新时代农村。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文艺创作干部郎子晨介绍,作品从“大小林”父子围绕“拆不拆”蔬菜大棚的冲突切入,生动讲述了“新农人”运用智慧农业、电商直播、绿色科技等现代化手段创业致富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展现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农村的巨大变化。”
形式上的创新更为颠覆,作品在保留“说唱相间、鼓板伴奏”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打破单人表演模式,采用对口演唱,由主演李雪和张爽一唱一和,增强互动感;加入五件乐器组成的大乐队,丰富音乐层次;更创新融入情景演绎与多媒体互动,让观众直观感受“新农人”的生活图景。
这种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主演张爽坦言,从单人表演到与搭档、乐队的配合,需要反复磨合,“连转身和对视都要练几十遍”。而她的搭档、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雪,出身西河大鼓世家,也为这部戏打破常规:“之前我演绎的多是教师、基层干部等角色,这次演绎新农人,突破自我定式,不仅让自己发现了更多可能,也让西河大鼓的传承发展迎来了无限可能。”
创新是曲艺发展的必由之路,参加终评作品的各种创新实践,为曲艺艺术的当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观众在笑声和温情中感受向善力量
本届群星奖的许多作品,都带着熨帖人心的温度。它们不刻意煽情,而是以贴近生活的叙事、充满地域特色的语言,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朴素情感娓娓道来。
谐剧《非诚勿扰》改编自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杨德碧的真实事迹——这位重庆农村妇女在丈夫离世后,执意带着亡夫前妻的父母改嫁。主创团队没有以沉重笔触讲述故事,而是借助谐剧特有的诙谐幽默,让温情在笑声中自然流淌。
谐剧《非诚勿扰》。受访者供图
“谐剧以风趣幽默见长,且‘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形式更易让观众走进人物内心。”编导鲁广峰表示,好的曲艺作品不仅要唱得好、演得精彩,更要“给人心里添点暖,给社会传点劲儿”。这种创作理念,体现了曲艺工作者的社会担当和文化自觉。
为真实呈现这份温暖,主演但翠莲专程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拜访杨德碧。“看到她第一眼,我就控制不住眼泪。她那样质朴、和善……我不仅要模仿她的言行,更要体会她内心的善良与坚韧。”但翠莲说,“每次演出,我都在传递一种孝老爱亲的精神,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
这种温暖的力量,在其他作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这些作品证明,曲艺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鼓板即将敲响,乡音即将回荡。这场汇聚南北曲艺精粹的盛会,不仅是艺术的竞技,更是时代心声的传递。市民可通过“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公众号获取活动资讯,未能到场的观众也可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重庆群众文化云、巴渝文旅云、网易新闻、第1眼app等平台在线观看直播。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