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末词坛遗珠蒋捷的人生况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20:49 2

摘要:在宋末元初的词坛上,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 “宋末四大家”,其词风格多样,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独标一格 。蒋捷生于南宋末年,亲历了朝代的更迭,南宋的灭亡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流离与沧桑,这种身世背景也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词作中。虽在当时及后世长期

在宋末元初的词坛上,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 “宋末四大家”,其词风格多样,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独标一格 。蒋捷生于南宋末年,亲历了朝代的更迭,南宋的灭亡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流离与沧桑,这种身世背景也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词作中。虽在当时及后世长期被主流文学史低估,但其词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独树一帜,被称为 “宋末词坛的遗珠”。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串联起少年、壮年和暮年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少年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摇曳,罗帐轻垂,充满了欢乐与浪漫,是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壮年时在客舟中听雨,江阔云低,孤雁哀鸣于西风之中,此时历经漂泊,饱尝人生的沧桑;暮年在僧庐下听雨,两鬓斑白,心境已归于平静,对人生的悲欢离合已淡然处之,任由那阶前的雨声滴落到天明。短短几句,却道尽了人生的起伏与感悟,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的开篇即点明 “春愁”,乘船漂泊在吴江之上,看到楼上酒帘招摇,本想借酒浇愁。船经过秋娘渡与泰娘桥,风飘雨潇,更添愁绪。下阕转而渴望归家,想象着归家后调笙焚香的温馨生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是千古名句,以樱桃变红、芭蕉变绿这两种鲜明的色彩变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时光的匆匆流逝,春去夏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慨年华易逝,也蕴含着对归家的急切期盼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这首词写于作者漂泊途中,船行至荆溪被大雪所阻。白鸥的发问,实则是作者内心的困惑,不知是被迫身留还是心有所牵而留。在孤舟中,寒风拍打着帘幕,灯影摇曳,作者对着自己的影子,回忆起往昔的游乐时光。“花外楼,柳下舟” 的美好旧游如今已不复存在,连梦都难以追寻,眼前只有寒水空流,黄云漠漠,大雪湿透了木棉裘,寒冷彻骨。最后以梅花自比,表达自己愁绪之深,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孤独与哀愁无人能懂。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全词围绕秋声展开,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秋夜图。黄花、红叶点明时节,深巷、低窗营造出幽僻的环境。雨声、风声、更声、檐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秋声的交响乐,渲染出浓厚的凄凉氛围。作者借秋声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思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声声秋意,皆是内心的悲苦写照。

《贺新郎・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前,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这首词写于战乱之后作者寓居吴地之时。上阕回忆战前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与如今在城头哀怨角声中流离失所、东奔西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羡慕寒鸦尚有归巢之处,而自己却望断乡关不知何处是归途。下阕感慨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生活困苦,只能带着冷饭继续前行,想靠卖字为生却无人回应,深刻地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词人的无奈与悲哀。

《尾犯・寒夜》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纷翠缬。浩然心、天也未应闲却。有歌与、青青岁月。

寒夜之中,作者倚床读书,西风却频频吹动斋铃,扰乱思绪。与友人围坐芋火旁交谈,看到孤雁飞过,桧树积雪,眼前的万顷鱼天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下阕由寒夜之景联想到自己的抱负,虽有壮志豪情,想像古人一样闻鸡起舞,但现实却是瘦骨嶙峋,生活凄苦。过往的是非如梦,难以追忆,可自己的雄心壮志并未消磨,仍希望能在岁月中有所作为,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许。

《女冠子・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这首词将往昔元夕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相对比。过去元夕时,蕙花飘香,雪后池馆如画,春风中宝钗楼上笙箫齐鸣,琉璃灯光明亮耀眼。而如今,花灯随意悬挂,已不复当年的热闹,自己也心懒意怯,不愿参与游玩。夜深人静,词人感慨繁华不再,想把旧时的元夕风景写下来,却听到邻女仍在唱着过去的歌曲,更添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伤感。

《燕归梁・风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梦见自己身处唐宫,观看宫女们翩翩起舞,翠云般的队伍,绛霞似的衣裳,舞姿优美。忽然急鼓响起,舞女们如彩凤惊飞。醒来后不见梦中的情景,只看到被风吹动的荷花。词中表面写风莲,实则借梦境暗喻世事的变幻无常,将荷花的动态与宫女的舞蹈相联系,构思巧妙,意境空灵。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词中描绘了枫林红透、晚烟青青的秋景,勾起了作者的客思。二十年来漂泊无依,虽无家却仍以竹为名,暗示自己如竹般高洁的品格。时光匆匆,春风刚过秋风又至,人已老去,对世间万物的执着也渐渐看轻。最后只想把平生的感慨闲吟闲咏,化作棹歌,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超脱与淡然。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这首词写得清新活泼,别具一格。透过窗纱看到有人影在折花,作者并未阻止,而是好奇花会被折去送到谁家。还细心地提醒折花人,屋檐边的花枝最好,要折就折高些,并且要把花插在鬓边才好看。词中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为切入点,展现出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蒋捷众多悲凉的词作中,这首词宛如一股清泉,给人别样的感受。

蒋捷是宋词天幕的最后一颗星辰,虽曾被历史烟尘遮蔽,但他词作丰富的生命力值得后世的重新仰望。

来源:舟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