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至10月,青海柴达木盆地迎来枸杞集中采摘季,火红的枸杞如玛瑙般缀满枝头。田间地头上,来自省内各市州及宁夏、河南、四川等地的劳务采摘工“全副武装”,指尖在枝叶间灵活穿梭,将成熟的枸杞果收入篮中,采摘季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8月至10月,青海柴达木盆地迎来枸杞集中采摘季,火红的枸杞如玛瑙般缀满枝头。田间地头上,来自省内各市州及宁夏、河南、四川等地的劳务采摘工“全副武装”,指尖在枝叶间灵活穿梭,将成熟的枸杞果收入篮中,采摘季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从种植户的“增收果”到劳务采摘工的“致富果”,近年来,青海精准培育“柴达木枸杞采摘”劳务品牌,通过搭建全省东西部劳务供需对接平台,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模式,有效加强了枸杞种植主体与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间的协作,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和枸杞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已累计组织7.58万人次投入采摘,预计可实现劳务收入约6亿元,人均短期收入达8000元。
根据《青海省劳务经纪人激励服务暂行办法》,青海对组织带领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劳务经纪人实行分类分级奖励。其中,组织就业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1年以上的,分别按每人5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并对组织困难群体就业的经纪组织适当提高奖励标准。此项政策有效调动了经纪人组织用工的积极性,缓解了枸杞采摘季节的用工难题。
同时,青海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群众广泛应用的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带岗”“直播带货”“品牌宣传”等线上推介活动,全方位宣传推广“柴达木枸杞”劳务品牌及其扶持政策,及时发布最新用工信息,不断提升知晓度、参与度和影响力。通过省厅牵线搭桥,当地政府主动与省内劳动力富集的西宁、海东、海北等地2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和甘肃、宁夏、河南、四川等省外人社、就业部门开展劳务对接,互通、共享用工供需信息,加强枸杞采摘劳务用工资源储备。
海西州印发实施《关于推动“柴达木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提档升级的实施方案》,从提升品牌形象、提高职业技能、发挥政策合力、加强劳务协作、做好服务保障等5个方面明确16项重点任务,开展“点对点”输送,集中开展有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深入务工人员密集区开展维权、劳务纠纷调处等工作,依法纠正拖欠劳务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规模。2024年,海西州枸杞产业带动省内外农牧民参与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10万余名,惠及周边农牧民近1.3万户,有效带动年人均增收1.25万元以上。(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