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凭《唐山大地震》里的母亲形象打动无数观众,却常因 “冯小刚妻子” 的标签被外界聚焦。她不顾坊间对冯小刚前妻的议论,将养女视如己出,近期陪养女在美国过中秋、坦诚回应离婚谣言的举动,不仅打破争议,更以实际行动给内娱夫妻提了关于家庭包容与情绪价
徐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凭《唐山大地震》里的母亲形象打动无数观众,却常因 “冯小刚妻子” 的标签被外界聚焦。她不顾坊间对冯小刚前妻的议论,将养女视如己出,近期陪养女在美国过中秋、坦诚回应离婚谣言的举动,不仅打破争议,更以实际行动给内娱夫妻提了关于家庭包容与情绪价值的醒 —— 真正的家庭,从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彼此接纳、用心守护。
一、从京剧到话剧:不被定义的 “一级演员”
徐帆的演艺路,始于一场 “不被父母看好” 的选择。她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希望她选份稳定工作,却没想到她执意要学京剧。“戏子这条路太苦”,母亲拉着她的手劝了好几次,徐帆却攥着京剧脸谱画册摇头:“我就想站在台上唱。”
进艺校后,徐帆把所有心思扑在京剧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压腿压到膝盖发红也不喊停。可临近毕业,意外却来了 —— 她所学的京剧专业突然取消,三年学业眼看要白费。徐帆没哭,攥着课本找老师反复沟通,最终决定转到话剧专业。从零开始记台词、练形体,她比同学早到一小时练发声,晚走两小时琢磨角色情绪,没过多久就成了班里的 “台柱子”,连老师都夸 “这姑娘眼里有戏”。
转折发生在男友杨立新的提醒。当时中戏与徐帆所在的学校有合作项目,通过考试就能成为中戏表演系学生。杨立新知道她想往影视圈发展,特意把这个消息告诉她:“这是个好机会,别错过。” 徐帆熬夜复习表演理论,考试时即兴演绎一段 “母女分离” 的片段,眼眶泛红却不落泪的细腻表现,当场被考官记住。
进入中戏后,徐帆的天赋很快显露。大一那年,她就被导演选中出演《特别手术室》,虽然戏份不多,却让她摸到了影视表演的门道。真正让她被观众熟知的是《大撒把》,她饰演的 “楚楚” 穿着浅紫色连衣裙,站在火车站送别时的眼神,既有不舍又有倔强,凭这个角色提名金鸡奖最佳女主角。颁奖礼上,她穿着第一次买的礼服,紧张得攥着裙摆,虽未获奖,却在后台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人 —— 冯小刚。
二、与冯小刚的缘分:接纳与包容的家庭选择
徐帆与冯小刚的交集,始于电影《永失吾爱》。她在片中饰演一名空姐,制服加身却难掩温柔,这个角色让她再次提名金鸡奖。两次金鸡奖的交集,让两人渐渐熟悉。后来拍《一地鸡毛》,徐帆第一次和陈道明搭戏,紧张到开拍前反复背台词,冯小刚看在眼里,悄悄把她拉到一边:“别慌,你就把自己当成角色里的人。”
那场戏拍的是 “家庭日常争执”,徐帆看着陈道明提前半小时到场熟悉剧本,连端茶杯的力度都反复调整,突然明白 “演员的基本功才是立身之本”。之后每次进组,她都会提前一周研究角色背景,甚至写 “角色日记” 记录情绪变化。这种认真,让她在《不见不散》里大放异彩 —— 饰演的李清带着点俏皮,又藏着对生活的韧性,连葛优都调侃 “徐帆这戏演得,我都快被比下去了”。凭这个角色,徐帆拿下华表奖最佳女演员,而她与冯小刚的感情,也在一次次合作中慢慢升温。
外界对他们的关系有不少议论,毕竟冯小刚当时有前妻和孩子。但徐帆从不在意这些,她第一次见冯小刚的女儿时,特意带了孩子爱吃的草莓蛋糕,蹲下来和孩子聊天,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后来她和冯小刚结婚,又领养了一个女儿,还让孩子跟着自己姓 “徐”。有人问她 “为什么不自己生一个”,徐帆笑着摇头:“这孩子到我身边,就是缘分,我得把最好的都给她。”
这份 “视如己出”,成了她表演的灵感来源。拍《唐山大地震》时,有一场 “与女儿分离” 的戏,徐帆站在废墟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掉落 —— 开拍前,她想起养女第一次上幼儿园时哭着抓她衣角的样子,“那种舍不得,和角色里的痛是一样的”。导演喊 “停” 后,徐帆还没从情绪里走出来,抱着身边的道具师哭了好久。这部戏让她拿下多个奖项,也让观众看到,她不仅是 “冯小刚的妻子”,更是凭实力说话的演员。
三、回应离婚谣言:中秋里的家庭温度
近两年来,因徐帆和冯小刚一起露面的次数变少,网上开始传 “两人离婚” 的谣言。有媒体拍到徐帆单独带养女出门,甚至有人说 “他们的家散了”。面对这些议论,徐帆没有回避,而是在一次采访中带着养女直面镜头。
“很多人说我们家怎么了,其实我们一家四口关系比石头还硬。” 徐帆坐在沙发上,拉着养女的手,语气坦诚。养女接过话筒,笑着说:“爸爸经常陪我看电影,妈妈会给我做我爱吃的糖醋排骨,我们家可热闹了。” 孩子的话没什么华丽辞藻,却比任何澄清都有力量。
近期,徐帆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陪养女在美国过中秋的视频,画面里满是生活气息。她穿着简约的白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正对着桌上的月饼拼盘说话:“今天和孩子一起做了月饼,有传统五仁的,还有她喜欢的巧克力流心的 —— 揉面团的时候,她把面粉抹到我脸上,跟个小花猫似的。”
镜头转向养女,女孩穿着白色吊带,长辫子垂在肩头,空气刘海下的眼睛弯成月牙,手里拿着刚切好的水果,往徐帆嘴里递了一块蓝莓:“妈妈刚才吃了三块,说比外面买的还香。” 徐帆笑着躲开:“再吃就该胖了。” 视频最后,她拿起手机展示冯小刚的回复:“你俩做的月饼看着就好吃,快发朋友圈让我也炫耀一下。” 简单的互动,满是家庭的温暖。
徐帆从未刻意营造 “完美家庭” 的形象,却用接纳冯小刚的过去、疼爱养女的举动,诠释了家庭的真谛。内娱不少夫妻困于 “人设”“争议”,而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懂得包容;不是靠曝光维持热度,而是用日常的陪伴传递情绪价值。中秋的月光下,徐帆和养女的笑容,或许就是对 “幸福家庭” 最好的注解。
来源:济报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