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慌的半调子进了央台,这不,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真是气得我牙根都快咬碎了,本想着央台应该是那些真正有才有底蕴的主播聚集的地方,怎么却被这种人轻易搅了局。你说一个明星脸面前装专业,说话像模像样,实际上还不是个热身运动就跑偏的菜鸡。也不晓得他怎么混上去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慌的半调子进了央台,这不,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真是气得我牙根都快咬碎了,本想着央台应该是那些真正有才有底蕴的主播聚集的地方,怎么却被这种人轻易搅了局。你说一个明星脸面前装专业,说话像模像样,实际上还不是个热身运动就跑偏的菜鸡。也不晓得他怎么混上去的,反正一开口,所有人都知道这人的底蕴其实还不如我办公室随便一个小助理。
扯开话题之前,我得补充点背景。这级别的央台,怎么说呢,就像国家级的“风向标”一样,要带动整个舆论风潮,不容有失。以前那些主持人,个个精干利索,谈吐得体,有文化底蕴,话语间还带点底气。可现在倒好,啥都走个过场,嘴皮子能喷点八卦出来就像赢了似的。就像这次那个“新晋主播”,一看就知道是靠脸拼的,口不对心,插科打诨都能演变成“专业”发言。
你说硬要给点理由,他可能是从地方台“捡到”的天才,底子不厚,嘴皮子会说几句网络爆款,经常在网上练练嘴,也算“走红”了。殊不知,真正的央台,讲究的是底蕴、责任和深度。这种半调子不但塑造不了专业形象,还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品质。你说一个人嘴巴里半瓶子,心里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妄图在国家级平台装大款,真是让人忍不住发笑。
更令人恼火的是,那帮“粉丝”也跟着附和,好像全都觉得这人“有趣”“有料”,其实不过一群盲目的粉丝罢了。你细想一下,这些粉丝是不是也在被忽悠?一帮年轻人为了追热点,一边心里骂着“这主播能骗我一时”,一边还舍不得扔掉手机,把每一句“带货”式的废话点赞、转发。然后整个舆论环境就变得乌烟瘴气,不由得想:你们是不是都被“套路”深了?中国网络其实很脆弱,这点小把戏就能把大家带入一个不健康的环境。
话说这人进央视后,表面装得端端正正,实际上明明底气不足。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谁都知道背后有多深的功夫才能站稳脚跟。偏偏这人只会念台词、搬话题,根本传递不了什么正能量。做个主持,最忌讳的就是“浮夸”和“空洞”,结果他那张嘴,像是用来“骗”时间的,骗不了真心,也骗不了口碑。
而且你得看清楚,央台这是国家媒体,其实更应该是个“镜子”,引领风尚,传播正能量。但有了这种“半瓶子”,只会带来“副面”效果。觉得自己上了央视就像开了挂,实际上不过是给大家画了个“狐狸尾巴”。各地的那些老一辈主持人在回忆自己当年那份沉静底蕴时,不知道会不会在心里悄悄叹息:这帮后辈,真是“浮在表面吃饭”。
我还记得那天,另外一个老主播坐下跟我说:“央视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要的就是底蕴和责任感。那些走马观花的半调子,没意思,还误导了群众。”听了这话,我暗暗点头,心里更觉得气得难受。你要说这些人到不了那个高度,也没资格去引领风潮,偏偏站在了高位,就是给他们吹了个“火箭”。
有时候我觉得,这种局面根源还在于整个评论氛围变得太浮躁。这些年来,流量至上变得太普遍,把“深度”和“责任”抛到了脑后。谁不想一夜成名?但问题是,不能为了赶时髦扔掉底蕴。央视作为金字招牌,一旦被这样的人“染指”了,无形中也会拖垮整体声誉。这一点,其实非常令人担心。
这次事件就是个明显的反面教材:注意点踩线,别以为一时的热度就能站住脚。明星、所谓的“新主播”,都应该明白“底蕴”才是长远发展的根基。硬要追求一瞬间的热度,可能会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电视台不比网络的小主播,责任更大。
我只想问一句:如果让这些“半调子”继续“杠”下去,未来的央视还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要倒退十年?那些真正有水平的前辈们,用时间和努力一手锻打出来的金字招牌,不能被这么轻易摧毁。我们也该冷静想想,这个行业的未来究竟该由谁来定义。像这样一瓶子不满半瓶子的“上位者”,能带来什么呢?只是自己一味装大,没有一点真钢铁的底子。这样一来,大家都得陪着背锅。
只希望,这次教训能让更多人清醒点,别再让“半调子”的人肆意在国家屏幕上晃荡。无论怎么说,路还长。真正的光明,总得有人努力去点亮。只是不知道,这种乱象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收敛下来。毕竟,谁都不想看着“半调子”把我们曾经的底蕴一股脑儿搞得一塌糊涂。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