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笔者在山东烟台调研,专门去了丘处机的故乡栖霞市。考察了牟氏庄园、太虚宫等地方后,我更加坚信《西游记》原著的作者是丘处机及其弟子,后来有许多人进行了补充完善。吴承恩只是其中的整理和加工者之一,并且比较晚,是在明代,本质上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长篇小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笔者在山东烟台调研,专门去了丘处机的故乡栖霞市。考察了牟氏庄园、太虚宫等地方后,我更加坚信《西游记》原著的作者是丘处机及其弟子,后来有许多人进行了补充完善。吴承恩只是其中的整理和加工者之一,并且比较晚,是在明代,本质上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长篇小说。
目前关于《西游记》的作者除了吴承恩之外,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丘处机。理由是,丘处机是元代全真教的著名道士,曾西行万里,远赴中亚会见成吉思汗,其经历与唐僧取经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依据是,元代杂剧作家杨景贤在其作品《西游记》中提到“长春真人作《西游记》”,这里的“长春真人”,指的就是丘处机。但反对的观点认为,此处的《西游记》可能指的是丘处机本人的游记或其弟子所记录的他西行的经历,而非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二是李春芳和杨慎。有研究者认为,明代官员李春芳可能是《西游记》的作者。李春芳是嘉靖年间的状元,曾任内阁首辅,有深厚的文学造诣。依据是从《西游记》中的隐喻、诗词等方面入手,认为李春芳的政治经历和思想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此外,李春芳的家乡江苏兴化与吴承恩的家乡淮安相邻,两人可能有交往。此外,明代学者杨慎(1488—1559)也被部分考证认为是《西游记》作者,其依据包括他在云南期间的生活经历与《西游记》创作背景存在关联。近年有观点提出阎希言、李齐芳等合著修订了该书。
三是华阳洞天主人。理由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即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题有“华阳洞天主人校”。有人推测“华阳洞天主人”可能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或主要整理者。“华阳洞天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不明,有人认为是化名或笔名,背后可能隐藏着真正的作者。
四是集体创作说。有研究者认为,《西游记》是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等基础上,经过长期流传和演变,由多人集体创作完成的。理由是《西游记》的故事早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逐渐丰富和完善。
《西游记》的作者是否就是吴承恩,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激烈争议。支持吴承恩为作者的证据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首次提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此后,鲁迅、胡适等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吴承恩的其他作品,如《禹鼎志》等,与《西游记》在语言风格、幽默讽刺手法上有相似之处。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熟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具备创作《西游记》所需的知识和背景。
反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依据有:早期版本无署名,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并未明确署名作者,仅题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目前没有确凿的文献直接证明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所有“证据”都是推测。鲁迅在《淮安府志》中发现吴承恩曾创作《西游记》,但清代记载显示其作品实为旅游笔记,而非神魔小说。
尽管存在争议,但吴承恩在整理、加工这部不朽的文学巨著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几乎可以肯定。但原著是丘处机及其弟子,也几乎可以肯定。主要依据是:
一是杨景贤杂剧的提及。依据是元代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有“长春真人作《西游记》”的表述,长春真人是丘处机的道号,这点非常重要,元朝比明朝早,同代人最清楚。
二是丘处机的西行经历。依据是丘处机曾于1220年西行万里,远赴中亚会见成吉思汗,其行程与唐僧取经有相似之处。
三是宗教思想的契合。依据是《西游记》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丘处机作为全真道的代表人物,对道教有深刻理解。
四是文学才能。依据是丘处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文章,显示出较高的文学水平,吴承恩除了《西游记》就无法与丘处机相比。
五是其他间接证据。小说中的某些地名、事件与丘处机的经历有关联。
六是丘处机(1148—1227年)比吴承恩(约1506—约1582年)早生350多年,吴承恩有足够时间学习消化丘处机的作品。
清代学者认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主要硬伤有:一是没有直接证据;二是吴承恩没有西游经历;三是吴承恩不懂宗教尤其是全真教;四是吴承恩不懂武术;五是吴承恩文学水平不及丘处机;六是吴承恩没有创作过鬼怪小说(除了《西游记》),短篇小说集《禹鼎志》写到的各种奇闻异事和妖怪传说,都是因为看了《山海经》《大唐西游记》和丘处机的《西游记》后做的笔记。
根据栖霞丘处机历史文化展馆提供的资料,《西游记》原著作者是丘处机及其弟子,应该可以肯定。但后来经过了许多人的修改加工,因此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吴承恩可能是主要的整理者和创作者之一,但并非唯一的作者。这种集体创作的方式使得《西游记》融合了丰富的民间智慧和多元的文化元素,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图:李后强(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