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全球股市热度特别高,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创了阶段新高,港股恒生指数连续多日上涨,咱们A股也跟着回暖。这波“突发大利好”不是偶然,背后有扎实的逻辑支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全球股市为啥涨、A股哪些板块有机会、被称作“聪明钱”的资金又在悄悄布局啥。
最近全球股市热度特别高,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创了阶段新高,港股恒生指数连续多日上涨,咱们A股也跟着回暖。这波“突发大利好”不是偶然,背后有扎实的逻辑支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全球股市为啥涨、A股哪些板块有机会、被称作“聪明钱”的资金又在悄悄布局啥。
先聊聊全球股市集体上涨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硬支撑。一是全球宽松预期升温,美国最新公布的ADP就业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这让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会提前启动降息。要知道,美联储的政策相当于全球资金的“指挥棒”——以前加息的时候,不少资金更愿意存银行吃利息,或者买美元资产;现在有了降息预期,钱放在银行的收益会变低,自然会更倾向于流入股市找机会,这直接带动了全球股市的情绪。二是科技产业有新突破,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领域的技术落地速度明显加快,比如全球头部科技公司的AI大模型已经开始批量用到制造、医疗等行业,高盛最新报告还预测,未来10年人工智能能给全球GDP额外贡献7万亿美元。这种能看到实实在在增长的预期,让资金愿意往科技相关板块集中,进一步推高了股市。
再看咱们A股,这波行情里有三个板块的逻辑特别扎实,值得关注。第一个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现在已经从之前的“炒概念”进入到“业绩兑现”阶段,不是光靠讲故事,而是真的能赚到钱了。上游的算力硬件领域,像服务器、AI芯片这些,今年以来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5%以上,不少企业的生产线都是24小时满负荷运转,根本不愁订单;中游的AI算法和大模型公司,也开始通过给企业做AI解决方案(也就是To B服务)实现盈利,部分头部公司的AI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下游的行业应用更实在,AI医疗能帮医生快速分析影像、AI制造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实际应用让板块有了持续上涨的底气,不是昙花一现的行情。
第二个是高端制造与新能源板块,核心逻辑是“国产替代+需求增长”。从数据来看,今年前几个月我国高端制造业出口同比增长了18%,像新能源车、光伏组件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还在提升,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占全球的60%以上。新能源领域也有新变化,储能技术的成本下降了15%左右,加上国内对新型储能项目的支持政策落地,不少企业的储能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不再是单纯依赖补贴。而且这个板块当前的估值不算高,市盈率比历史平均水平低10%,对追求性价比的资金来说,吸引力一直在增加。
第三个是消费复苏相关板块,尤其是和居民日常需求紧密的领域。最近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5.2%,其中服务消费的增长更快,像餐饮、旅游这些领域的收入同比增长了8%以上。随着就业形势好转和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大家的消费信心在慢慢恢复,再加上一些地方出台的消费补贴政策,比如家电以旧换新、汽车购置补贴等,都在推动消费板块回暖。而且消费板块的龙头企业大多现金流稳定,分红比例也高,对追求稳健的资金来说,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接下来聊聊“聪明钱”的动向,这里主要看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的布局。北向资金作为外资在A股的“风向标”,最近一直在加仓,单周净买入超过100亿元,重点加仓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板块,其中对AI算力相关公司的加仓幅度最大,持股比例提升了2-3个百分点。公募基金的动作也很明显,最新的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持仓比例比上一季度提升了8个百分点,对新能源板块的持仓也止跌回升,不少新发行的基金也把科技、制造作为主要投资方向,说明机构对这些板块的长期预期是比较乐观的。
不过要提醒大家,虽然当前市场行情不错,但投资还是要理性。一方面,不要盲目追涨热点板块,得看板块背后的逻辑是不是扎实,有没有业绩支撑,要是只跟着短期情绪走,很容易高位被套;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比如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可以多关注消费这类稳健板块,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再考虑科技、制造这些弹性大的板块。投资不是“赌大小”,而是看懂逻辑后再出手,这样才能更稳妥。
总的来说,这波全球股市的上涨,是宽松预期和产业突破共同推动的,不是偶然的行情。对A股来说,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消费这几个板块,既有政策支持,又有业绩支撑,后续机会值得期待。而“聪明钱”的布局方向,也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但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策,不盲目跟风,才能在市场里走得更稳。
来源:小小仙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