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消费者对车型的期待早已超越单纯的代步需求,技术配置与实用价值的平衡成为衡量产品实力的核心标准。2026款深蓝L07作为该价位段的中型轿车,以增程与纯电双动力布局搭配全系标配的ZH能辅助系统,形成了独特的产品印记。经过一段时间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消费者对车型的期待早已超越单纯的代步需求,技术配置与实用价值的平衡成为衡量产品实力的核心标准。2026款深蓝L07作为该价位段的中型轿车,以增程与纯电双动力布局搭配全系标配的ZH能辅助系统,形成了独特的产品印记。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体验,这款车在动力、ZH能、舒适等维度的表现逐渐清晰,也让我对15万级车型的产品力边界有了新的认知。
初次与深蓝L07接触,其外观设计便传递出家族式的科技美学理念。4875毫米的车长搭配2900毫米的轴距,让车身线条显得修长而舒展,既保证了中型轿车的气场,又通过流畅的轮廓勾勒出运动姿态。0.215Cd的超低风阻系数不仅是数字上的优势,更转化为视觉上的和谐感,从前脸的"深蓝之眼"日行灯到尾部的Super Red超红光贯穿式尾灯,细节处的设计既呼应了品牌特征,也兼顾了空气动力学需求。纯电版车型配备的主动进气格栅和电动尾翼更具功能性,当车速超过90公里时尾翼自动展开,能提供145牛的下压力,这种设计让美观与实用形成了有机统一。
拉开车门进入座舱,科技感与舒适性的融合扑面而来。15.6英寸的向日葵中控屏自然地向驾驶者一侧倾斜,这种细节设计让操作视角更为舒适,按下启动键后,55英寸AR-HUD抬头显示系统将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清晰投射在前风挡,与中控屏、仪表盘及后排触控屏共同构成"智慧五屏"交互系统,信息传递直观且全面。车机系统搭载的高通骁龙8295P芯片确保了操作流畅性,无论是切换功能菜单还是运行应用程序,都未出现明显的卡顿延迟,DEEPAL OS 4系统的界面逻辑也较为符合日常使用习惯。
座椅的舒适性表现超出了对这个价位车型的预期。云感舒享双零重力座椅的包裹性恰到好处,前排座椅配备的通风和加热功能在不同季节都能发挥作用,新增的8种模式按摩功能可对腰部、背部和臀部进行分区按摩,在连续两小时的高速驾驶后,开启按摩功能确实能有效缓解疲劳感。副驾的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键放倒至128度,配合可调节腿托,几乎能达到平躺状态,同行的乘客在长途出行中多次使用该功能休息,反馈颇为满意。
座舱的感官体验还延伸到听觉与嗅觉维度。7.3.4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配备了20个扬声器,输出功率达1632瓦,实际聆听时声场宽广,高中低频层次分明,配合音乐律动座椅的震动反馈和64色氛围灯的明暗变化,能营造出沉浸式的听觉体验。ZH能香氛系统提供的6种味道可选,不同香型能适配不同场景需求,为车内空间增添了个性化元素,这些细节设计让座舱不再只是驾驶空间,更成为了可放松休憩的移动环境。
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动力系统的表现直接决定核心体验。深蓝L07提供的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选择,恰好覆盖了不同用户的出行场景。增程版搭载的新蓝鲸增程专用发动机拥有44.39%的平均热效率,每消耗1升汽油可发出3.7度电,配合总成工况效率达92.3%的新一代原力超级电驱系统,形成了高效的动力组合。在实际测试中,增程版在NEDC工况下的馈电油耗为3.48升每百公里,对于一款中型轿车而言,这样的能耗表现相当可观。24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基本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工作日仅依靠纯电模式即可完成往返,而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则彻底解决了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
纯电版车型的660公里CLTC续航同样具备实用性,日常城市通勤一周充电一次即可满足需求。全系标配的3C超充技术大幅提升了补能效率,在快充站实测显示,从30%电量充至80%仅耗时16分钟,充电10分钟可补充约98公里续航,这种补能速度让临时出行前的电量补充不再成为负担。动力输出方面,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系统可输出200千瓦的峰值功率和3814牛·米的轮端扭矩,在城市道路行驶时,深踩电门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高速上超车时动力响应及时,即使车速已达100公里/小时,再加速仍有充足储备。
深蓝电驱智慧中枢的动态扭矩分配技术带来了稳定的驾驶体验。在雨天的城市快速路上,路面湿滑导致附着力下降,但车辆在加速和转向时仍能保持平稳姿态,没有出现明显的打滑现象。后铝合金H臂设计减少了簧下质量,让车辆在加速和刹车时响应更为灵敏,实际驾驶中,刹车时车身姿态平稳,没有明显的点头现象,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当,给驾驶者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可变自适应悬架系统的搭载是同级别车型中少有的配置。FSD可变阻尼减震器和HRS液压回弹止动器的组合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在通过减速带时,悬挂系统能有效过滤震动,车身颠簸感较弱;而在连续弯道路段,悬挂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这种兼顾舒适与操控的调校风格,让车辆在不同路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行驶品质。
静谧性表现是衡量座舱舒适度的重要指标。深蓝L07在前排配备了5.36毫米双层隔音玻璃,配合全车12处声学包,在高速行驶时的隔音效果较为出色。实测显示,车速达到120公里每小时时,车内高频噪声相比普通车型降低了13分贝,车内人员正常交流无需刻意提高音量。风振主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则解决了开窗行驶时的风噪问题,开窗状态下的风噪峰值降低了15分贝,即使部分乘客需要开窗通风,也不会被刺耳的风噪干扰。
2026款深蓝L07 Z引人关注的亮点,在于将华为乾崑ADS SE系统作为全系标配,这种配置策略在15万级别车型中并不常见。实际体验中,这套辅助驾驶系统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场景化特征。在高速公路上开启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后,车辆能自主完成跟车、加速、减速等操作,遇到需要变道时会提前打灯并观察侧后方来车,确认安全后再平稳并线,通过匝道时能提前预判弯道曲率,转向精准且平稳,基本无需驾驶者手动修正方向。官方数据显示其高速领航辅助覆盖率超过99.2%,实际测试中,除部分偏远地区的支线高速外,国内主要高速路网均能顺利激活该功能。
城区道路行驶时,系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交通信号灯识别功能能准确捕捉红灯、绿灯状态,遇到红灯时会平稳减速至停车,前车起步后也能及时跟进,配合跟车距离调节功能,能适应不同的车流密度。不过在部分复杂路口,系统会出现提前减速的情况,即使前方无障碍物也会减速至40公里/小时左右,影响了通行的流畅性,这也是需要优化的细节。
主动安全配置为出行提供了多重保障。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4.0涵盖了20向防碰撞功能,覆盖前向、侧向和后向多种场景。在一次城市道路试驾中,前方车辆突然急刹,系统比人工反应更快,瞬间触发紧急制动,力度控制适中,未造成车内人员前倾过度。另有一次侧方电动车突然窜出,系统及时微调方向并轻微制动,成功避开了潜在碰撞。侧向防碰撞功能在60公里/小时以内的工况下表现稳定,后向防误踩加速踏板功能则对新手驾驶者更为友好,能有效避免倒车时的误操作风险。
泊车辅助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用车中的痛点。对于狭窄车位,遥控泊车功能可让驾驶者在车外通过手机APP控制车辆进出车位,无需担心上下车困难;离车泊入功能则更进一步,遇到极端狭窄的车位时,乘客可提前下车,车辆通过自身传感器识别车位并自主完成泊入过程。代客泊车功能需要提前记忆路线,激活后车辆能自主行驶至记忆中的车位并完成泊车,若车位被占用,系统还会自动寻找附近的空车位,对于经常前往固定停车场的用户来说颇为实用。不过代客泊车功能目前需要驾驶者在车内监控,无法实现完全离车操作,在便利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空间实用性是家庭用户关注的核心维度,深蓝L07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值得肯定。身高180厘米的体验者调整好前排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仍有两拳以上的余量,头部空间也有一拳左右,即使身高较高的乘客长时间乘坐后排,也不会感到明显局促。后备箱常规容积为473升,日常明显购物袋、行李箱等物品不成问题,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可扩展至1180升,实测能轻松容纳折叠自行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满足了家庭出游的储物需求。车内的细节储物空间设计也较为贴心,前排手套箱、中控箱等多处储物空间总容积约13.5升,手机、钥匙、水杯等随身物品都能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
2026款深蓝L07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4.59万至16.59万元,叠加膨胀金后实际售价为13.59万至15.59万元。从配置分布来看,增程版与纯电版各有3款车型,辅助驾驶功能在全系车型上保持一致,即使是入门版本也能享受到完整的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体验,这种配置策略体现了对不同预算用户的平等对待。对于经常需要长途出行且充电不便的用户,增程版的长续航优势更为明显;而对于主要以城市通勤为主、且家中或单位有充电条件的用户,纯电版的使用成本更低,两种动力版本的划分较好地适配了不同的用车场景。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2026款深蓝L07展现出的产品特质逐渐清晰。它并非一款追求极致性能的车型,也不是单纯以配置堆砌取胜,而是在技术应用与实际需求之间找到了精准的平衡点。超级增程2.0系统解决了续航焦虑,华为乾崑ADS SE系统降低了驾驶负担,舒适的座舱设计提升了出行品质,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款车也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城区辅助驾驶时的频繁减速影响了通行效率,代客泊车功能的离车操作限制降低了便利性,这些细节若能在后续的OTA升级中改善,产品体验将更为完善。但瑕不掩瑜,在15万级别的中型新能源轿车市场中,深蓝L07通过合理的技术配置和务实的设计理念,为追求科技体验与实用价值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款车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到日常使用的点滴体验中。深蓝L07用全系标配的ZHI能辅助降低了驾驶门槛,用双动力布局适配了多元出行场景,用舒适的座舱设计提升了出行幸福感。它或许不是W美无缺的车型,但确实展现了15万级新能源轿车应有的产品素养,也为这个价位段的车型树立了新的参照标准。对于正在挑选家用新能源轿车的消费者来说,亲身试驾体验或许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款车在技术与实用之间找到的平衡之道。
来源:文化生活艺术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