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更是让人揪心:过去一周有31人因为新冠去世,呼吸道样本的阳性率也冲到了11.42%,这是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编辑|小Z
香港出现了新冠最新病毒变异株,而且在短短一周内,竟然有31人死亡!
陈奕迅突遭新冠“袭击”叫停演唱会。
粉丝等了十二年的高雄巨蛋演唱会,被病毒搅垮。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更是让人揪心:过去一周有31人因为新冠去世,呼吸道样本的阳性率也冲到了11.42%,这是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通报,从4月27日到5月3日这一周,和新冠相关的死亡病例一下子飙到31例。
对比一下3月中那一周才3例的情况,这增长速度真是吓人。
新冠病毒阳性检测比例也从3月中旬的1.71%,一路攀升到现在的11.42%,创下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说明新冠感染人数正在迅速上升,疫情形势变得相当紧张,病毒在香港扩散得非常快。
儿童和成年人的重症病例也越来越多。
4月才有2名儿童重症,5月就增加到了3例,最小的才8个月大,这对家长来说真是揪心。
成年人方面,过去四周内出现了75宗重症病例,其中26人不幸去世,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之前四周的水平。
目前在香港传播的变异株叫XDV,是由JN.1进一步演变而来,而JN.1本身就是奥密克戎家族的一员。
XDV这个毒株,是在2024年5月刚被独立命名,没过多久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快、躲过免疫系统的能力强,所以才能这么迅速地蔓延开来,让香港疫情重新紧张起来,整个城市也被这波疫情再次笼罩。
陈奕迅确诊感染新冠的消息一出来,立马在娱乐圈和网友之间炸开了锅。
毕竟他可是香港乐坛的超级巨星,名气大得不得了,粉丝遍布世界各地。
他的演唱会场场爆满,气氛堪比大型节日,很多人早就期待已久,盼着能亲临现场听他唱歌。
这次他原本要在高雄开演唱会,不少粉丝提前抢票、订酒店、安排好行程,就等着那天见偶像一面。
谁知道临近开场前,突然传出他确诊了新冠,不得不临时叫停演出,宣布延期。
这一下,很多粉丝都觉得挺失望的,毕竟期待了那么久,一下子泡汤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陈奕迅中招的消息也让更多人开始认真对待当前的疫情。
连身体素质那么好、生活条件优越的明星都防不住病毒,那普通人就更要注意了。
这事也在提醒我们,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多有名,新冠病毒面前人人平等,还是得保持警惕、做好防护。
一开始,香港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其实做得还挺积极的。那时候大家都挺配合的,疫苗接种搞得如火如荼,很多人一早就去排队打针,就是希望能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
还有社交距离的规定,大家都尽量少出门、不聚会,生怕传染给别人,公共场所也搞得特别干净,到处都在消毒,卫生这块没少下功夫。
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作用,疫情一度被压了下去,生活也渐渐恢复正常,街上又开始热闹起来。
但问题是,病毒没闲着,一直在变异。
像这次的XDV毒株,传播速度快得惊人,直接给我们提了个醒:抗疫不是打个短期战,是场长期拉锯战。
有些人看到疫情没之前那么凶了,就开始放松了警惕,不戴口罩、不注意卫生,还频繁聚会,这可正中病毒下怀。
这波疫情反弹里,最让人揪心的是不少年纪大的长者还没补打加强针,结果成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高风险群体。这也说明了加强针不是可打可不打,而是真的很关键。
想要对抗变异病毒,还是得靠疫苗撑起“保护伞”。
全球疫情关联新冠病毒并没有真正消失,在全球范围内,它还在不时地“冒头”。
世界各地不时都有小规模的疫情爆发,中国疾控中心在5月8号公布的数据里提到,2025年4月的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底到5月初,门急诊的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的阳性率从7.5%升到了16.2%。
住院的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阳性率也从3.3%涨到6.3%。
而且在4月中旬到5月初这三周,新冠已经超过鼻病毒,成了门急诊就诊人群中最主要的感染源。
南方的疫情比北方稍微严重些,不过一些早些涨起来的地方,现在也开始慢慢平稳下来。
广州医科大学的专家蔡卫平就表示,上一次类似的小高峰是在2024年夏天,现在已经过去10个月了,随着大家体内的抗体水平降低,出现新一轮小波动也是在预料之中。
台湾第18周的数据显示,去医院看新冠相关症状的人数比前一周暴增了78%。
新加坡一周之内新增病例猛增了17%,创下今年的新高,就连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新冠病例也在一起飙升。
这次香港疫情的反弹,其实就像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新冠还没走远,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了。
别因为前几年防疫做得不错,就以为病毒不会再回来,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平常生活中,还是得把防护措施做起来,口罩该戴还得戴,勤洗手、少聚集,别嫌麻烦。
参考信源
澳门江湖,2025-05-15,一周内死亡31人!香港发现逃逸强、传染高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济宁新闻,2025-05-16,新冠又活跃了,南方阳性率略高于北方
来源:面包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