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锻造聚变堆“超级盾牌”:极端材料突破护航终极能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23:33 2

摘要:在1.6亿度的“人造太阳”核心,一堵能抵御每秒千亿次粒子轰击的“盾牌”正守护着装置安全。2025年以来,中国在聚变堆防护材料领域密集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钨铜偏滤器到超级钢材,一系列“硬核”成果不仅支撑国内装置刷新世界纪录,更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核

(记者 )在1.6亿度的“人造太阳”核心,一堵能抵御每秒千亿次粒子轰击的“盾牌”正守护着装置安全。2025年以来,中国在聚变堆防护材料领域密集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钨铜偏滤器到超级钢材,一系列“硬核”成果不仅支撑国内装置刷新世界纪录,更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核心保障,标志着我国已掌握聚变堆“盾牌”制造的关键主动权。

聚变堆“盾牌”即面向等离子体部件,需同时承受比太阳核心热5倍的高温、20特斯拉强磁场及中子辐射三重考验,被视为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最后堡垒”。2024年12月,我国制造的48件ITER包层屏蔽模块从广州启运,这是全球首批发运的堆芯核心防护部件,如同为反应堆装上“耐火砖”,可有效屏蔽辐射并导出高热流。

材料创新是“盾牌”升级的核心密码。安泰科技研发的钨铜偏滤器已实现全球领跑,通过108道工序攻克异质材料结合难题,使钨铜界面结合率达100%,成功护航EAST装置实现1.5亿度千秒运行。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钨高熵合金更将强度提升至2.15GPa,配合硼化膜涂层技术,使部件寿命延长3倍,经500次循环测试仍稳定服役。

2025年8月问世的CHSN01超级钢则填补国际空白,其屈服强度达1500兆帕,在零下269度极低温与20特斯拉强磁场中仍保持25%的延展率,远超ITER采用的传统钢材,已应用于广东BEST聚变堆核心结构。更具前瞻性的3D打印梯度材料技术,可让部件从内到外实现抗辐射、导热、耐高温的性能定制,致密度达99.7%。

这些突破已快速转化为竞争力:我国不仅为ITER提供磁体馈线核心部件,更成为法国WEST装置偏滤器的唯一供应商,相关技术还延伸至核电、医疗装备等高端领域。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指出,“盾牌”技术的成熟,使我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2035年建成目标更具底气。

“当全球还在实验室攻关时,中国已实现‘盾牌’的工程化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随着这些材料技术持续迭代,人类距离2050年实现聚变商业发电的梦想,正被这层中国锻造的“超级盾牌”稳稳托举。

来源:Iverson0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