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割据政权——武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00:32 1

摘要:武平(951年六月~963年三月),全称为武平军节度使,是五代十国时期马楚政权覆灭后,刘言建立的割据政权。都城位于朗州(今湖南常德),其疆域范围主要覆盖湖南地区。历刘言、王逵、周行逢、周保权4任节度使,后被北宋所灭。

武平(951年六月~963年三月),全称为武平军节度使,是五代十国时期马楚政权覆灭后,刘言建立的割据政权。都城位于朗州(今湖南常德),其疆域范围主要覆盖湖南地区。历刘言、王逵、周行逢、周保权4任节度使,后被北宋所灭。

武平政权疆域

刘言(?-953年),外号刘咬牙,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武平政权建立者。刘言原为唐吉州刺史彭玕军中的伍长,以悍勇著称。

刘言

后梁太祖朱温开平三年(909年)六月,抚州(今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抚、信(今江西上饶)、袁(今江西宜春)、吉(今江西吉安)四州联军,进攻南吴国洪州(今江西南昌)。洪州守将镇南军节度使刘威自知不敌,派人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求援。南吴朝廷派都知兵马使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领兵增援洪州。七月十七日,周本击败危全讽的联军,危全讽兵败被俘。周本乘胜攻取袁州,擒获袁州刺史彭彦章。再克吉州,吉州刺史彭玕投奔马楚。歙州刺史陶雅攻克饶州(今江西鄱阳),饶州刺史唐宝弃城逃走;信州刺史危仔倡弃城奔吴越。八月,虔州(今江西赣县)刺史卢光稠也投降南吴国。至此,南吴军占领江西全境。

军阀割据

刘言随彭玕投降马楚后,从此效力于楚国,后在楚王马殷第四子马希范出镇朗州(治今湖南常德)时,隶其麾下为牙校。

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三年(932年)八月,马希范被迎立为楚王,成为马楚国第三任国主,刘言由此被晋升为知辰州军事一职,不久又被任命为辰州(今湖南沅陵)刺史。

后汉高祖刘知远乾祐三年(950年),马殷之子、武平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起兵,攻入楚都长沙府(又称潭州,即今湖南长沙),自立为楚王。马希萼继位后,荒淫无道、杀戮无度,引起朗州诸将不满。

马希萼

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951年)三月,静江军指挥使王逵与副使周行逢率所部逃回朗州。

回到朗州后,王逵、周行逢联合朗州牙内都指挥使何敬真、诸军指挥使张仿等将领,废黜了时任武平军留后的马希萼长子马光赞,奉马殷嫡孙马光惠(楚武穆王马殷的嫡长子马希振之子)为节度使。但马光惠性情懦弱,嗜酒误事,不能服众,不久又被诸将废黜。诸将以刘言“骁勇得蛮人心”,遣使前往辰州,迎辰州刺史刘言入主朗州。刘言因王逵等皆为人凶暴,不敢拒绝,于是单骑前往朗州,被拥立为武平军留后。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六月,刘言遣使向南唐求封节度使,同时也向统治中原的后周称藩。朗州自此脱离楚国,成为事实上独立的割据政权,后世称之为武平政权。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十月,南唐中主李璟命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抚使边镐率军进打马楚,先后迫降了马希崇、马希萼,将马氏宗族全部迁往金陵(治今江苏南京),马楚国至此灭亡。楚国的湖南之地,除朗州、澧州(武平军属州,治今湖南澧县)已成为为刘言、王逵所割据外,其余诸州尽入南唐版图。楚国灭亡后,边镐被南唐朝廷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镇守潭州。

南唐中主李璟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九月,刘言遂以王逵、周行逢以及牙将何景真、张仿、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为指挥使,领兵分部攻打潭州。边镐当时正忙于应对南汉,未有防备。十月十三日,刘言率朗州兵至潭州城下,边镐仓皇弃城而逃。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十月,王逵进驻潭州。后又遣军攻取了湖南重镇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各地的南唐驻军皆相继撤出湖南。至此,湖南之地除郴州、连州已为南汉所据外,其余诸州皆为朗州军所收复。其后,刘言将湖南首府由潭州迁往朗州。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正月,后周升朗州为大都督府,承认了刘言和武平军政权对湖南之地的统治。刘言被后周朝廷封为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节制武安、静江等军,进封彭城郡公。王逵担任武安军节度使,镇守潭州;何景真遥领静江军节度使、朱全琇为武安节度副使、张仿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军行军司马兼领集州刺史。

刘言在与王逵分据朗、潭二州后,二人的矛盾日益突出。王逵不愿久居刘言之下,遂和周行逢结为同盟,密谋取代刘言。王逵先以南汉犯境为由,请刘言遣何敬真及武安节度副使朱全琇来潭州会师,然后以贻误军机的名义处死何景真、朱全琇,后又杀死武平节度副使张仿。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六月,王逵率军攻入朗州,杀指挥使郑珓,将刘言囚禁于别室。八月,王逵命潘叔嗣将刘言诛杀。王逵继任为武平政权第二任统治者。

王逵(?-956年),一名进逵,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以骁勇著称。

王逵

王逵接任武平军节度使后,被后周加授为特进、兼侍中,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又改兼中书令。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九月,后周朝廷任命武安军节度副使、知潭州军府事周行逢为检校太尉、武清军节度使、知潭州军府事。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后周发动与南唐的战争。王逵被拜为南面行营都统,奉命出兵攻打南唐的鄂州(治今湖北武汉)。途经属地岳州时,王逵因亲信进谗,无故责骂岳州团练使潘叔嗣,潘叔嗣愤而起兵偷袭朗州。王逵得知潘叔嗣叛乱,忙回师平叛,与潘叔嗣战于朗州城外,结果兵败被杀。

王逵死后,潘叔嗣自知不能服众,返归岳州,派岳州团练判官李简率领郎州将领官吏迎接武安节度使周行逢。周行逢任命衡州刺史莫弘万临时主持潭州政务,率领部众进入朗州,自称武平、武安留后,任命潘叔嗣为行军司马。潘叔嗣大为不满,称病不肯赴职,后被周行逢骗到朗州处死。

周行逢(917年-962年),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周行逢少年时行事无赖,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为静江军军卒。因作战骁勇累迁至禆将。

周行逢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二月,后周朝廷授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节制武安、静江等军,加检校太尉、兼侍中,承认了他对湖南之地的割据。周行逢至此据有朗、潭、衡、澧、岳、道(治今湖南道县)、永、邵(治今湖南邵阳)、辰(治今湖南怀化)、全十州四十县。

后周末帝柴宗训显德六年(959年)八月,后周又加周行逢为检校太师。

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后周为北宋所取代。周行逢继续向宋称藩,宋太祖赵匡胤仍授其为武平节度使,又加兼中书令。

周行逢猜忌心重,经常遣人暗中观察下属郡县官吏,只要有聚众饮酒窃窃私语者,必逮捕下狱,以谋反罪诛杀。宇文琼、彭万和与行逢族兄饮酒,周行逢怀疑其密谋反叛,全部擒杀。但是,周行逢性情残忍好杀,但其公而无私,虽其亲属,亦不授一官一职。所用之人,皆以廉洁为务,而且其自身生活简朴,其妻严氏更是亲自率领家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按时交纳赋税。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十月,周行逢病逝,遗命亲信李观象等辅佐其子周保权,并预言其死后衡州刺史张文表必反,嘱咐其子周保权防范。周行逢死后,被北宋朝廷追封为汝南郡王。

周保权(952年—985年),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武平军最后一任节度使。

周保权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十二月,衡州刺史张文表举兵叛乱,攻陷潭州,杀行军司马廖简,自立为留后。周保权命杨师璠率军讨伐张文表,同时又遣使向北宋及南平请援。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正月,杨师璠亦迅速平定乱事,诛杀张文表,传首朗州。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正月初七,北宋太祖赵匡胤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军南下。借口平乱,实则欲取荆南及周保权所据湖南之地。荆南不久献地投降。三月二十六日,周保权在做有限的抵抗后,兵败被俘,被送往宋都东京(在今河南开封)。武平政权至此灭亡,湖南之地尽入北宋版图。

来源:白云城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