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晓静 摄影报道)个头赶上乒乓球大小,口感味道远超车厘子,占领春节等年节高端市场,大樱桃论颗卖!一盒30多颗的精装美早礼盒更是达到398元,平均每颗11元。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晓静 摄影报道)个头赶上乒乓球大小,口感味道远超车厘子,占领春节等年节高端市场,大樱桃论颗卖!一盒30多颗的精装美早礼盒更是达到398元,平均每颗11元。
没错,这就是福山不断突破智能温控技术、推广设施栽培结出的“产业果”,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民“致富果”,更是福山大樱桃科技培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向世人展示了福山在农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5月16日,记者走进烟台福山区门楼街道西汪格庄村宏坤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大棚内,黄澄澄、红莹莹、晶莹剔透、个头大过一元硬币的大樱桃挂满树梢,个头饱满。
“这个大棚是2亩地80颗大樱桃树,黄的叫佳红,红的是俄罗斯8号。按照现在市场价格120元一斤,老客户也是这个价格。”宏坤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于江源随手摘下一颗大樱桃,手感硬实,咬一口,甜中带酸,就像老辈儿吃那口樱桃味儿!
“口感脆甜,名不虚传。”于江源略引以为豪的是,不仅味道超越进口车厘子,6个大棚通过运用智能温控新技术,精准控制大樱桃的上市时间:“咱实现一年365天,想啥时候上市就啥时候上市!”
话说得容易,技术突破起来可挺难。凉地樱桃上市时间一般在每年五月份,市场“卷”,价格波动大。智能温控技术的突破,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模拟出樱桃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让樱桃采收上市的时间大大提前。
“看,这个礼盒,一盒30多颗美早樱桃,最高价格曾经卖到398元!”于江源望着棚里的大樱桃,眼睛里是满满的喜悦:通过数字化管理,调整果树的休眠期,提早开花、坐果,春节抢鲜上市,价格比平常提高十几倍、几十倍。
卷帘机自动升降,棚内6个探头适时启动补光设备,摄像头、传感器实时采集和传输信息,棚内的温湿度是高还是低、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多还是少,手机自动化操控,按于江源的话说“在家躺炕上,一部手机就全管理了”。
每天定点“听歌”,定时晒太阳,光照不够补充阳光,散养羊的羊粪、自制沼液“喂”出樱桃界“天花板”……
多种农业科技手段的加持,当下于江源大棚里的俄罗斯八号和佳红樱桃结出团团族簇簇令人震撼的大个果实,单果重量在25克上下,差不多20多颗果就有一斤。
今年,于江源6个大棚的樱桃大多销往广州、深圳等大型超市,平均售价达到每斤100-120元,一个大棚的年收益能达到近30万元。实现半年都有新鲜大樱桃上市。
随着大樱桃管理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在广袤的福山大地上,一个个规模化栽培、智能化管理的樱桃大棚,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有了智能温控大棚+温室大棚+冷棚+露地栽培的栽培模式组合,避开露地樱桃大批量上市的时间,福山大樱桃的身价倍增。据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彬介绍,目前,福山区大樱桃设施栽培面积近5000亩,年产量约460万公斤,年产值约3亿元,每亩设施栽培可增加农民收入2万元以上。
在水果领域,优果优价是不争的事实。“今后的竞争,是品质的竞争,而不是产量的竞争。”福山区农业农村局果树科科长刘晓静在大樱桃技术领域耕耘多年,她认为,“好品质”是最大的竞争力,放眼全国,市场上并不缺樱桃,缺的是好樱桃。
“设施栽培能提高抵御晚霜冻害、遇雨裂果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丰产、稳产。同时,通过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各项影响大樱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实现提前上市、拉长鲜果供应期,提高果园收益。”刘晓静说,其实早在2016年,福山区就意识到大樱桃规模经营、设施化栽培的重要性,并以区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鼓励大樱桃适度规模经营的办法》等奖补政策,从2017年起,每年拨款500万元,连续三年对大樱桃规模化种植进行补贴扶持,其中有很大比例是设施栽培。2024年,烟台市再出台农业发展激励政策“十三条”,对新建大樱桃暖棚,新建“三防”棚,都有相应的补贴。
“可以说,市、区、镇各级对大樱桃转型发展的支持已经形成了合力。”刘晓静说,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果香贷”“齐鲁富民贷”等贴息贷款政策,大力鼓励、引导果农发展设施栽培,全力推动设施大樱桃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从品种改良到土肥水管理,从技术人员的不断突破,到设施栽培的用心用力,正是科技的力量,推动福山大樱桃产业的核心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樱桃界“爱马仕”的出现,是大樱桃产业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的具体实践。
责任编辑:赵成玉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