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交政策分析》(Foreign Policy Analysis) 秉持多元、比较和跨学科的研究旨趣,致力于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越理论、方法、地域和学科边界的学术对话。该刊在编审过程中注重面向不同学术立场和研究方法的学者提供易于理解的内容,旨在推动理
期刊简介
《外交政策分析》(Foreign Policy Analysis) 秉持多元、比较和跨学科的研究旨趣,致力于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越理论、方法、地域和学科边界的学术对话。该刊在编审过程中注重面向不同学术立场和研究方法的学者提供易于理解的内容,旨在推动理论与方法的融合,并深化这一丰富而复杂的学术传统中的概念性辩论。外交政策分析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其显著特征在于以行为体为中心。其潜在的、通常隐含的论点是,国际政治及其变化的根源在于人类个体或群体的行为。简言之,外交政策分析即以比较或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外交政策决策的过程、影响、动因及结果。2024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7。
目录
1
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官僚响应:媒体关注和多样性作为美国复杂紧急援助的决定因素
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in Humanitarian Aid: Media Attention and Diversity as a Determinant of US Complex Emergency Aid
2 齿轮中的沙子:当外交人际互动出现问题时
Sand in the Gears: When Diplomatic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Go Awry
3 民主与国家对军备控制的支持
Democracy and State Support for Arms Control
4
公共外交——不和谐事件与国家好感度:特朗普当选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Public Diplomacy–Dissonant Events and Country Favorability: Effects of Trump’s Election in the Balkans
5 “为镇上新警长提供武器”:领导层更替后的武器转让
Arming the new Sheriff in Town: Arms Transfers in the Wake of Leadership Turnover
6
应对霸权:宽容、理念以及亚美尼亚在面对俄罗斯强硬态度时的有限应对
Handling the Hegemon: Permissiveness, Ideas, and Armenia's Limited Hedging in the Face of Russian Assertiveness
7
本地数据政策、全球数据政治:公民如何评估数据本地化政策和政治反应
Local Data Policies, Global Data Politics: How Citizens Evaluate Data Localization Policies and Political Responses
8 万事互相效力:双边投资协定如何影响对外援助的分配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How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ffect the Allocation of Foreign Aid
9 不确定性外交:探索有志国家的多变力量
The Diplomacy of Uncertainty: Exploring the Protean Power of Aspirant States
10 如何礼貌地说“不”:约旦在中美竞争中的追随行为
How to Politely Say No: Jordan's Indirect Bandwagoning Behavior toward US–China Competition
内容摘要
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官僚响应:媒体关注和多样性作为美国复杂紧急援助的决定因素
题目: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in Humanitarian Aid: Media Attention and Diversity as a Determinant of US Complex Emergency Aid
作者:Kelsey Oliver Imanishi,大阪大学博士生。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复杂紧急情况中,美国政府如何根据媒体报道和受援国特征调整援助策略。作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媒体报道频率、受援国的地理、文化和政治多样性等变量,分析其对美国人道主义援助决策的影响。文章认为,媒体关注度和受援国的多样性显著影响美国政府的援助响应。高媒体曝光度和受援国的多样性增加了援助的可能性和规模。该研究揭示了非政府因素在援助决策中的作用,挑战了传统上对政府行为理性和制度化的看法,为理解国际援助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4
齿轮中的沙子:当外交人际互动出现问题时
题目:Sand in the Gears: When Diplomatic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Go Awry
作者:Gadi Heimann,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学副教授;Zohar Kampf,希伯来大学传播系教授。
简介:本文研究了外交官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失误如何影响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作者通过对50位外交官员的访谈、15部自传以及高关注度的新闻报道进行资料收集,采用礼貌理论框架对外交互动中的失误进行分类分析。文章认为,外交互动中的失误可分为六种类型:贬低、最小化、边缘化、不友好、不合群和疏离。这些失误可能导致国家间关系恶化,但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事件的性质、当事人的反应以及外部调解机制。本研究填补了国际关系研究中对外交官员人际互动失误系统性研究的空白,强调了外交实践中的微观互动对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推动了关系导向理论和国际关系微观基础研究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3
民主与国家对军备控制的支持
题目:Democracy and State Support for Arms Control
作者:Tobias Risse,瑞士圣加仑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简介:本文研究了国家的民主程度如何影响其对军备控制的支持,尤其是在常规与核武器控制方面有何差异。作者构建了一个新的指标,结合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与手动编码的军备控制决议,分析1994至2016年间的1,178项决议,区分常规与核武器控制,并考察民主国家对不同发起国的支持差异。文章认为,民主国家普遍支持常规武器控制,不论协议发起国的政体;然而,在核武器控制方面,民主国家仅支持由其他民主国家发起的协议,对非民主国家发起的协议则持保留态度。本研究揭示了民主政体对军备控制支持的异质性,强调了政体类型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为理解国际军备控制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6
题目:Public Diplomacy–Dissonant Events and Country Favorability: Effects of Trump’s Election in the Balkans
作者:Henry E Hale,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学教授;Ridvan Peshkopia,科索沃商业技术大学政治学高级讲师。
简介:本文研究了特朗普当选是否会影响巴尔干地区国家对美国的好感度。作者通过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等巴尔干国家进行的调查实验,收集了选民对美国形象的态度数据,分析特朗普当选前后对这些国家民众态度的变化。研究发现,特朗普当选显著降低了阿尔巴尼亚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并导致他们在欧盟和美国之间的选择倾向于欧盟;而在塞尔维亚,特朗普当选对美国的好感度有所提升。该研究揭示了“反常事件”(如特朗普当选)对国家形象的影响,挑战了传统的公关外交理论,强调了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5
“为镇上新警长提供武器”:领导层更替后的武器转让
题目:Arming the new Sheriff in Town: Arms Transfers in the Wake of Leadership Turnover
作者:Marius Mehrl,利兹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讲师。
简介:本文研究了国家领导人更替如何影响原有军售供应国对新领导人的武器供应决策。作者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假设领导人更替会导致原供应国减少对新领导人的武器供应。通过分析1990年至2010年间的军售数据,实证检验了领导人更替对军售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人更替显著减少了原供应国对新领导人的武器供应,尤其是在新领导人未曾担任重要职务的情况下。此外,民主国家更倾向于支持与其价值观相符的国家,而非仅仅基于战略利益。该研究挑战了传统的军售决策模型,强调了领导人个体特征和政体类型在国际军售中的作用,为理解国际军售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9
题目:Handling the Hegemon: Permissiveness, Ideas, and Armenia's Limited Hedging in the Face of Russian Assertiveness
作者:Taron Pipoyan,亚美尼亚共和国安全理事会办公室研究员;Gustav Meibauer,拉德堡德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助理教授。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俄罗斯强势主导的地区安全体系中,亚美尼亚如何在有限的战略空间内采取有限的对冲政策。作者采用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结合亚美尼亚前总统塞尔日·萨尔基相的外交政策实践,分析其在面对俄罗斯强硬态度时的政策选择。文章认为,尽管俄罗斯的强硬态度限制了亚美尼亚的外交政策空间,使其难以采取全面的对冲战略,但萨尔基相的务实理念使亚美尼亚在某些情况下采取了有限的平衡策略。该研究挑战了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提出了在强势霸权主导的地区安全体系中,小国如何在有限的战略空间内采取有限的对冲策略的理论框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28
题目:Local Data Policies, Global Data Politics: How Citizens Evaluate Data Localization Policies and Political Responses
作者:Tyler Girard ,普渡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Alexander Wilhelm,普渡大学博士生。
简介:本文研究了美国公民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数据本地化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他们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和对国家数字主权的认同。作者通过在美国进行的在线调查实验,分析了不同框架下的数据本地化政策对公民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强调数据本地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框架,会显著降低公民对这些政策的支持;而强调其他国家通过数据本地化提升数字主权的框架,则对公民态度影响不大。该研究填补了关于数据本地化政策对公民态度影响的研究空白,为政策制定者在实施类似政策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07
万事互相效力:双边投资协定如何影响对外援助的分配
题目: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How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ffect the Allocation of Foreign Aid
作者:Wang Zhiyuan,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副教授;Jun Xiang,罗格斯大学经济学和全球事务学教授。
简介:本文研究了双边投资条约(BIT)的签订是否会影响援助国对接受国的援助分配。作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国际援助数据和BIT签订情况,分析其对援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援助国倾向于将援助资源分配给已签订BIT的国家,尤其是在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时。此外,BIT的签订被视为增强投资保护和促进经济合作的工具,从而影响援助决策。该研究揭示了国际投资协议在援助政策中的作用,挑战了传统上将援助视为单纯的经济或人道主义工具的观点,为理解国际援助的多维动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31
不确定性外交:探索有志国家的多变力量
题目:The Diplomacy of Uncertainty: Exploring the Protean Power of Aspirant States
作者:Gëzim Visoka,都柏林城市大学和平与冲突学副教授;Muhamet Brajshori,科索沃共和国外交部副总干事。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国际承认有限的情况下,准国家如何通过灵活的外交策略争取国际组织成员资格。作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多个准国家在争取国际组织成员资格过程中的外交策略。研究发现,准国家在争取国际组织成员资格时,常常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包括利用不确定性、建立非正式关系和利用国际法的灰色地带等。这些策略帮助它们在有限的国际承认中争取到更多的国际空间。该研究挑战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强调了不确定性和灵活性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准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33
如何礼貌地说“不”:约旦在中美竞争中的间接搭便车行为
题目:How to Politely Say No: Jordan's Indirect Bandwagoning Behavior toward US–China Competition
作者:Dana Abu-Haltam,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政治学系博士生。
简介:本文研究了约旦如何在美中竞争中,既不直接对抗美国,又能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合作?作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结合约旦的外交政策文件、官方声明和国际合作案例,分析其在美中竞争中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约旦通过“间接追随”(indirect bandwagoning)策略,在不直接对抗美国的前提下,寻求与中国在经济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这种策略体现了约旦在大国竞争中的灵活外交。该研究挑战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强调了小国在大国竞争中的策略灵活性,为理解中东地区国家在美中竞争中的外交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fpa/oraf032
译者:刘睿琦,国政学人编译员,研究生毕业于都柏林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审校 | 赖永祯
排版 | 邓楠
本文源于《外交政策分析》(FPA), Vol. 21, No. 4, October 2025。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国政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