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苹果iPhone Air的发布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国内eSIM通信时代的大门。随着这款无物理SIM卡槽手机的亮相,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纷纷宣布支持eSIM业务,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正式迈入无卡时代。
苹果iPhone Air的发布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国内eSIM通信时代的大门。随着这款无物理SIM卡槽手机的亮相,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纷纷宣布支持eSIM业务,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正式迈入无卡时代。
9月10日苹果发布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后,中国联通率先宣布成为国内首家支持iPhone eSIM业务的运营商。中国电信随即表示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只待工信部正式批复后即可开放办理。
中国移动也确认已提交eSIM申请,表示“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均已布局eSIM手机业务,长期以来仅限于智能手表和平板设备的国内eSIM市场终于向手机用户敞开。
三大运营商全面拥抱eSIM 无卡通信时代正式到来
eSIM,即嵌入式SIM卡(embedded SIM),是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制定的新一代SIM卡标准。与传统可插拔的SIM卡不同,eSIM将传统SIM卡功能通过电子化形式直接嵌入设备芯片中,无需物理卡槽。
用户可通过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网络的切换和管理。虽然eSIM看不见摸不着,却具备打电话、发短信和定位等全部通信功能。
eSIM技术带来多重优势。它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有助于实现更轻薄的机身设计,iPhone Air的5.6mm超薄机身就是最佳例证。
eSIM还提升了设备防水防尘能力,使用户能够在不同运营商套餐间更灵活地切换,出国时也可直接在线购买当地eSIM套餐,无需寻找实体SIM卡。
设备丢失后,用户可远程锁定或删除eSIM资料,安全性更高。对于运营商而言,全面推广eSIM后,用户管理成本可降低30%以上。
中国联通是eSIM领域的先行者。目前已在25个省市重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的eSIM业务,并计划于9月19日iPhone Air开售时同步开放手机eSIM商用试验。
联通要求用户前往线下营业厅核实证件后办理,以符合实名制规定。
中国电信表示,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待工信部批复后将立即开放,覆盖机型包括iPhone 17系列。北京电信官方小红书账号曾宣布将于9月19日新iPhone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
中国移动同样提交了eSIM申请。移动已完成支持eSIM手机能力的系统开发改造,各省营业厅也已具备承接eSIM手机业务的服务能力。移动将支持eSIM全系产品,包括手机、手表等多种形态,支持华为、苹果、OPPO、荣耀等多个头部品牌。
对于想要体验eSIM的用户,目前办理流程主要线下进行。新用户入网需携带iPhone Air和身份证,前往运营商门店免费办理“eSIM手机入网”。
老用户转卡则需携带iPhone Air和身份证(建议同时带现有实体SIM卡),免费办理“eSIM补换卡”,转卡后手机号、套餐、权益均不变。
一个重要提示是:目前仅国行iPhone Air可安装中国大陆运营商的eSIM配置文件,外版机型无法使用国内eSIM。消费者购买时需特别注意此区别。
eSIM的普及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通信行业生态的重构。当用户切换运营商的门槛消失,市场竞争将从资源壁垒转向服务体验,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eSIM的真正价值还将更多体现在物联网生态的构建上。对于体积受限的物联网终端,eSIM可省去物理卡槽占用空间,适配小型化、集成化设计需求。
三大运营商全面拥抱eSIM,无卡通信时代正式到来
从长远来看,对于无人机、户外检测设备等对封闭性、防水性要求较高的产品,eSIM无需预留卡槽开口的特性,将进一步适配其场景化需求。
据QYResearch预测,2031年全球eSIM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中国作为核心生产与需求市场,产业链上下游正加速协同。
eSIM技术的推广不仅将改变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更将重塑整个通信产业的未来格局。随着运营商之间竞争重点从资源壁垒转向服务质量,用户将成为最终受益者。
无卡通信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手中的设备正变得更加轻薄、智能且互联。
来源:中大小young